界面新聞記者 | 劉晨光
港交所又公布了新的基礎設施建設方案。
12月12日,港交所宣布,將啟動一項提升股票現貨市場交易后服務的計劃。由2025年中起,港交所將在其領航星綜合現貨平臺(OCP)上逐步引入新的交易后功能,為證券市場提供現代化和高效的交易后服務。
新增的功能包括自動化報告下載和信息交換,實時傳輸及處理交易數據、相關持倉及參考數據,以及實時交收指令配對。
如優化中央結算系統及共同抵押品管理系統的報表下載。為促進安全高效的報表下載,港交所旨在通過報表檢索平臺(RAP)推出安全檔案傳送協議(SFTP)服務,作為中央結算系統(CCASS)及共同抵押品管理系統(CCMS)報表的新下載渠道,以取代現時透過中央結算系統終端機的報表檢索服務。此優化項目預計于2025年年中實施。
進行信息交換的API功能為提高營運效率及促進自動化工作流程及溝通,港交所計劃在OCP 中引入應用程序界面(API)功能,作為參與者的自選服務。 API功能最初將開放予全面結算參與者(GCP),用于實時傳輸交易數據及參考數據。此優化項目預計于2026年實施。
再者,強化交收指示處理,實時交收指示配對及其他新功能,為加強及簡化處理交收指示,OCP暫定于2027年引入實時交收指示配對及其他優化交收指示處理的新功能,具體需要看市場反饋及業務需求而定。
作為整個平臺提升計劃的一部分,港交所會確保其系統于2025年底前在技術上能兼容T+1結算周期。但未來香港采用何種結算周期將經由市場討論后再作決定。港交所的目標是于2025年上半年發布白皮書以引發市場對香港結算周期的討論。
幾個月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通過新規定,今年5月28日起,美股的交易標準結算周期從T+2縮短至T+1,美國股票市場也迎來了重要變革。
有資深業內人士告訴界面新聞,減少結算的時間周期,可以提高投資者在證券賬戶上的資金調動靈活性,有效加強在不同市場間的資產配置能力,尤其有利于一些高頻交易快進快出的需求。
港交所政總裁陳翊庭表示,港交所一直大力投資科技及市場基礎設施,確保香港資本市場的長期繁榮發展。很高興啟動現貨平臺的現代化計劃,藉此提供實時及更高效的交易后服務。港交所將持續提升領航星現貨平臺,增強市場的深度和活力,為捕捉未來機遇做好充分準備,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港交所首席信息總監梁松光表示:“平臺開發是香港交易所核心戰略的一部分,以確保業務和市場與時并進。很高興以模塊化的方式引入新的交易后功能,讓市場彈性地采用。期待在優化基礎設施的進程中與市場參與者合作,攜手提升香港資本市場的競爭力。”
港交所指出,在OCP上陸續推出新的交易后服務及功能,而各項的推出日期將另行公布。此外,港交所會繼續透過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CCASS)提供核心的交易后服務,并在各項新功能在OCP逐步推出后,與市場探討CCASS在未來的定位。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在OCP之前,港交所在今年4月份還宣布開發領航星衍生產品平臺(ODP),以進一步提升交易、清算和風險管理能力。
該平臺由港交所技術團隊內部開發,預計于2028年推出。據彼時港交所透露,新平臺將促使港交所能支持近24小時交易、推出新產品、提高交易及結算效率,領航星衍生產品平臺開發工作會持續進行,日后的系統遷移將以分階段形式進行,以確保平穩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