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李燁
界面新聞編輯 | 許悅
國產奶粉企業貝因美與自己的經銷商對簿公堂。
近期,貝因美發布關于重大訴訟事項的公告指出,公司近日收到杭州市濱江區人民法院發出的《受理案件通知書》等法律文書,與浙江科露寶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露寶”)關于銷售代理合同糾紛一案已立案。
在這場糾紛中,貝因美為本訴被告,反訴原告。涉案金額方面,科露寶原訴訟請求金額為1.27億元,后變更為1.85億元。貝因美提起反訴,要求科露寶支付各項損失合計2.02億元。
公告顯示,貝因美與科露寶的合同糾紛源自雙方2021年時的代理合作,當年雙方簽署協議,科露寶成為貝因美4款特殊醫學系列產品的獨家經銷商,全面推廣貝因美旗下系列嬰幼兒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貝因美公告中同時稱,后續由于科露寶未實現合作協議約定的銷售目標,構成事實違約,貝因美與其提前終止合作。這也成為對簿公堂的原因。
截至公告披露日,本案尚未開庭審理,因此本次訴訟對貝因美本期利潤或期后利潤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
界面新聞針對此事向貝因美發出問詢,貝因美回復表示:“對方事實違約,影響公司特配業務的成長,一切以法院裁決為準。”
往期公開信息顯示,科露寶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從事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及相關醫學營養品研發與生產的企業。2021年,科露寶成為貝因美旗下相關板塊特殊醫學食品產品的獨家經銷商,產品涉及領域包含無乳糖配方、部分蛋白水解配方、早產/低出生體重嬰兒配方、母乳營養補充劑等。
所謂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即為了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這類產品必須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指導下,單獨食用或與其他食品配合食用。
目前科露寶官網上的產品介紹頁面并無顯示上述貝因美產品。界面新聞自公開檢索看到部分終端門店的進貨信息,其顯示,這些科露寶所代理的貝因美產品具體為“貝因美貝新爾特殊醫學用途早產/低出生體重嬰兒配方食品”、“貝因美舒力樂特殊醫學用途嬰兒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食品”、“貝因美特殊醫學用途嬰兒無乳糖配方食品”等幾款。

貝因美在公告中表示,雙方起爭議的原因為科露寶未能實現銷售目標。具體情況上,界面新聞看到,對上述幾款產品進行檢索,可看到其目前分布的渠道主要集中在貝因美官方旗艦店與部分線下母嬰店,以及個別區域性藥店。
除了在2020年半年報中披露特配粉業務錄得營收856萬元,同比增長119.85%外,2021年至今的財報中貝因美未再披露過該項業務的成績。同時,科露寶公司同時出現在貝因美2023年與今年上半年的賬齡超過1年或逾期的重要其他應付款項目里,期末余額為250萬元,未償還或結轉的原因標注為管理保證金。
特配粉被貝因美視作增長的第二曲線。這種旨在針對嬰幼兒、特殊病患者營養補充的產品,是乳企目前在出生率福利期過后可以轉型的一個方向。
據央視新聞報道,近兩年市場監管總局批準注冊120個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今年以來國內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企業新增13家,企業總量增長三成。在此情形下,乳企幾乎已集體入局,包括雀巢、達能、君樂寶、飛鶴、伊利、雅培、美贊臣等。
貝因美迫切需要看到特配粉帶來的成效。上市之后連續的高層變動與經銷網絡的調整,在此前近十年間令這家公司產生一系列壞賬,在這期間,貝因美錯過了“二孩政策”的福利期,如今又走到了新生兒數量大幅下降的乳企重要關頭。
這中間貝因美業績連年承壓,2022年凈利潤虧損1.76億元,2023年短暫扭虧為盈,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貝因美實現營收20.87億元,同比增長8.91%;歸母凈利潤7179.36萬元,同比增長45.3%。而本次的訴訟金額,加起來則超過了貝因美去年一整年與今年前三季度的利潤總和。
科露寶公司之外,貝因美還在特配粉業務上找尋新的合作對象。其半年報披露,今年1月公司管理層決定貝因美出資300萬元與鄭州市喜丹達母嬰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一家合資公司,用以開展特殊醫學配方乳粉相關銷售業務。此外貝因美還成立了另一家在杭州的特醫營養食品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科露寶公司與貝因美之間的關聯并非只有特配粉。界面新聞注意到,2022年,貝因美還曾與科露寶旗下子公司“意氏”簽訂合作,意氏公司入股貝因美旗下全資子公司“浙江領遨數據服務有限公司”,共同研發低敏營養米粉系列產品。
天眼查APP顯示,目前意氏公司仍有領遨51%的股權。而在與科露寶糾紛后,這項合作及其或對貝因美米粉業務產生的影響也成為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