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曉迪
界面新聞編輯 | 任雪松
時隔近一年,速凍巨頭安井食品(SH:603345)赴港股上市一事有了進展。近日,安井食品公告稱,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公司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議案。
安井食品公告稱,為加快公司的國際化戰略及海外業務布局,增強融資能力,進一步提高綜合競爭力,根據公司總體發展戰略及運營需要,公司擬發行H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早在2024年1月19日,安井食品公告稱,通過授權公司管理層啟動H股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的議案。不過,在大股東、管理層頻繁減持套現后,安井食品本次赴港上市遭遇了外界的質疑,有投資者質疑其在“港股上市更方便管理層套現了。”
公開信息顯示,安井食品創始人為劉鳴鳴曾是一位大學教師,曾在鄭州工業大學土木工程系任教,后下海創業,于2001年創立了安井食品,注冊總部位于福建省廈門市,2017年登陸上交所,主要從事火鍋料制品(以速凍魚糜制品、速凍肉制品為主)和面米制品、菜肴制品等速凍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據稱,目前,安井食品擁有1964家一級經銷商,主要商超客戶包括大潤發、永輝、沃爾瑪、物美、天虹等連鎖大賣場,并與包括張亮麻辣燙、半天妖烤魚、呷哺呷哺、海底撈、魚你在一起酸菜魚等國內多家餐飲連鎖客戶,以及湖北旭樂、浙江瑞松等休閑食品類上市公司上游供應鏈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自上市以來,安井食品業績持續增長,在規模、利潤和市值等方面均位居行業首位,逐步成長速凍食品領軍企業。
財務數據顯示,從2017年至2022年,安井食品連續六年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營業收入由34.84億元增長至121.83億元,復合增長率28.4%;凈利潤由2.02億元增長至11.01億元,復合增長率40.3%,成長速度行業領先。
不過,也是從2022年開始,安井食品的增長勢頭開始放緩。盡管當年營收達到132.88億元,同比增長8.42%,凈利潤8.03億元,同比增長9.17%,但與之前兩位數的增長相比,增速已經出現下滑。
2023年,安井食品的業績增速,進一步下滑。營業收入雖然達到140.45億元,同比增長15.29%,但凈利潤增速降至34.24%,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36.80%,相較于前幾年的高速增長,下滑非常明顯。
2024年前三季度,安井食品實現營收110.77億元,同比增長7.84%,但增收不增利,凈利潤卻下降6.65%,為10.47億元。與此同時,經營現金流凈額錄得-25.14億元,同比下滑238.06%。
面對業績增長已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窘境,安井食品一度謀劃進入預制菜賽道,但2024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安井食品的預制菜業務的收入增速大幅下降,僅為7.34%,毛利率也在不斷降低。
業績增速下滑的同時,安井食品卻屢次被控股股東的減持。
據界面新聞不完全統計,自上市至今,安井食品控股股東國力民生及高管累計減持套現合計超過64億元人民幣。
其中,大股東國力民生的減持包括,2023年6月15日國據安井食品公告,國力民生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公司股票1466.4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00%,合計套現22.7億元。減持完成后,國力民生持有公司股份占比降至25%。
實際上,這并非國力民生首次減持。而此前的2022年6月—9月期間,國力民生已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安井食品520萬股,持股比例從31.77%下降至30%,此次合計套現6.9億元。
通過兩次減持,控股股東國力民生已從安井食品累計套現29.6億元。
之后,安井食品的實際控制人生變,新晉大股東杭建英、陸秋文作出承諾,兩人自成為安井食品實際控制人之日起18個月內,均不轉讓所持有的國力民生的股權;國力民生也表示,兩人自成為安井食品實際控制人之日起18個月內,不轉讓所持有的安井食品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安井食品海外業務占比僅為0.9%,安井食品赴港上市消息公布后,市場對此出現質疑聲,安井食品股價低迷,安井食品表示,此次赴港上市系加快國際化戰略及海外業務布局,增強融資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