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極點商業評論 賀譚鳴
編輯 | 楊銘
2024年12月3日,石頭科技創始人昌敬被網民懟上了熱搜。
上一次他這么被社會關注,應該還是2020年石頭科技登陸創業板,作為國內掃地機器人行業的巨擘,石頭科技迅速獲得了“掃地茅”的稱號,其創始人昌敬也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回看昌敬這一生,之前還是比較順利的。2011年,在圖片生態圈雛形初現的時候,昌敬便創立了魔圖精靈,并很快被百度以1200萬美元收入麾下,并更名為百度魔圖。
第一次創業就成功的昌敬并沒有滿足。2014年,在小米的支持下,昌敬創立了石頭科技;隨著時間的推移,石頭科技逐漸從小米的代工廠轉變為獨立的品牌運營商。2017年,石頭科技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智能掃地機器人,并逐步減少對小米的依賴,發展成為獨立的高新技術企業。
如果故事到這里結束,昌敬也算得上自主創業的成功案例了,但是第三次創業,卻遠不如前兩次那么順利。
2021年,事業有成的昌敬又把目光瞄向了新能源汽車,與魏橋創業集團攜手成立了上海洛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并推出了自己的汽車品牌——極石汽車。
相比于石頭掃地機器人,極石汽車在市場上掀起的浪花太小了;許多人認為,極石汽車的出現,已經阻礙了石頭科技的發展。
01、不愛“掃地”愛“越野”
以前的昌敬上熱搜,是因為他創業有成;這次昌敬上熱搜,是因為他“言行不一”。
作為石頭科技的創始人兼CEO,許多人認為他應該更加關注石頭科技一些,但是昌敬并沒有。
在抖音平臺上,昌敬發布了許多作品,但內容大多與“極石汽車01”、“越野”等內容相關,石頭科技的掃地機器人相關內容寥寥無幾。
甚至在認證的身份上,“極石汽車創始人”都位列“石頭科技董事長”之前。
作為跨界造車的企業家,宣傳自己的汽車品牌本身沒啥問題,問題出在石頭科技上。
10月8日以來,石頭科技股價一路下滑;10月30日,石頭科技發布三季報,三季報顯示石頭科技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43.40%。
于是,就有投資者建議昌敬多多關注一下石頭科技的發展,這卻迎來了昌敬的“反懟”,在抖音發布視頻勸投資者們耐心一點。
這直接點燃了投資者們的怒火,要知道,自2023年以來,昌敬就在持續減持石頭科技的股份。作為第一股東,減持的同時還要求股民耐心,這個現象屬實有點諷刺,而這一回復也迅速被網友們懟上了熱搜。
從當前的行為來看,昌敬被懟上熱搜也怨不得別人,自創立極石汽車以來,昌敬的重心就放在了極石汽車上面;甚至減持石頭科技所得的錢,業內都猜測是用于極石汽車的發展。
老話說“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這些年,作為“二兒子”的石頭科技,確實沒有得到昌敬特別的關愛。
02、外患內憂共存,石頭科技發展遇阻
雖然昌敬沒有太過關注石頭科技,但在2024年上半年之前,石頭科技是“爭氣”的。
石頭科技自獨立以來,一直牢牢的占據著國內市場前三甲的位置;2023年,成功超過科沃斯成為全國第一;2024年二季度,超過iRobot,銷量躍居全球第一。
但是這個地位并不牢固,一方面,美國仍然是全球市場中使用掃地機器人最多的國家,iRobot當前在美國、日本、英國、加拿大市場仍因品牌影響力占據主導地位;另一方面,相較于其他產品,石頭科技的掃地機器人定價較高,在技術水平趨于一致的背景下,石頭科技的“銷量世界第一”很難維持。
有“外患”,也有“內憂”。
10月30日,石頭科技發布了2024年Q3財報,雖然營收有所增長,但是歸母凈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43.40%。
對此,石頭科技在財報中解釋說,主要因為公司進一步加強海內外市場拓展且推出多款新品,導致相關銷售費用、研發費用投入增長。
但是極點財經對比了過去幾個季度的研發費用占比,2024年Q1的研發費用與營收比是10.57%,2024年上半年是9.28%,到了2024年Q3只有8.90%。
所以,對于石頭科技來說,研發投入相較于去年確實是有所增長,但是和銷售費用比起來,研究費用其實也算不得什么了。
從三季報中可以看到,在2024年前三個季度,石頭科技的營銷費用達到了15.64億元,相較于去年同期增長了46.04%,而研發費用僅有6.40億元,同比增長36.12%;這預示著石頭科技走向了“重營銷,輕研發”的道路。
如果只走錯了一條路,那石頭科技糾錯的成本還能夠接受;如果走錯了兩條路,石頭科技要付出的代價可就不小了。
為了企業發展,石頭科技也順勢開啟了第二曲線;不過比較尷尬的是,石頭科技開辟的第二曲線,是洗衣機這個方向。
目前國內的洗衣機市場已經非常成熟,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城鎮洗衣機每百戶擁有量為101臺,農村洗衣機每百戶擁有量為97臺,市場飽和度較高。
從今年雙十一的銷售數據來看,石頭科技的新產品銷量還算不錯。比如洗衣機,在京東、天貓、抖音三個平臺中,石頭科技的洗衣機銷量均實現了同比成倍的增長,尤其在抖音,洗衣機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2672%;石頭科技的洗烘一體機、便攜洗衣機等產品也登上了熱銷榜。
這個數據很不錯,但不意味著石頭科技已經能夠在洗衣機賽道立足了,如果一年之后,石頭科技還能有亮眼的銷售數據,才算在這個賽道站穩了腳跟。
希望石頭科技做好了打硬仗的準備,除了美的、格力等老牌電器,追覓、小米這些新勢力也在攪局,行業本身已經非常內卷,要想從這些勢力里殺出來,遠比石頭科技想象中要難。
03、跨界造車,昌敬趕雷軍差遠了
對石頭科技“不管不顧”,昌敬的造車事業又如何了呢?
說實話,極石汽車面世之后的效果很一般。
論銷量,2023年11月極石汽車問世以來,極石汽車的月度銷量均未超過1000輛;同期對標的理想L7、問界M7月度銷量基本都在1萬以上,同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新面孔的小米SU7,銷量也從剛面試的7000余輛到如今的突破2萬。
論口碑,雖然車主和測評人對于極石01的評價比較高,但是之前引起輿論關注還是因為車上配備馬桶設計的話題;上市之初,極石還曾贊助過一檔真人秀節目,但并未起到多大宣傳效果。
論配置,極石汽車作為大型SUV,強調不局限于越野場景而是全地形適用,但這個定位和理想L7、問界M7太過相似;極石01雖然動力方面略微領先,但在其他方面并不突出,其核心的純固態激光雷達技術也逐漸被應用于其他車企車型。
好在昌敬也知道,國內市場不是極石汽車的主戰場,于是積極開發海外市場。
據極石汽車高層透露,目前海外市場是極石的主要利潤來源,主要集中在中東地區;日前廣州車展上展示的極石01獵裝版,就是主要為中東客戶設計的;在車展之后,也順利獲得了伊拉克、約旦、阿曼、利比亞的經銷商的合作協議。
不過在"極點商業"看來,海外市場或許能給極石汽車帶來一定的盈利,但極石汽車想藉此加入新能源汽車的戰局卻是不太可能。
目前積極拓寬海外市場的車企不少,定位相似、價格更低、功能更好的汽車也不是沒有,極石汽車現在擁有的客戶,之后也可能變成其他車企的客戶。
余承東認為,未來汽車品牌的競爭會像飛機制造業一樣大浪淘沙,最終主力玩家將不超過5個。
之前多少互聯網巨頭想要在新能源汽車賽道分一杯羹,但存活下來的有多少?威馬汽車破產倒閉,哪吒、合創岌岌可危;一沒有老牌車企作為背后靠山,二沒有雄厚資本支持內卷,極石汽車很難挺過新能源汽車的井噴期。
對于昌敬來說,無論是石頭科技,還是極石汽車,都需要他來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來證明自己。
但不論結果是成功與否,極點商業也會對這位創業人致以最大的敬意。畢竟,在機會初顯的時候,他有最敏銳的目光;在事業有成的時候,它敢于逃離舒適區;在格局漸定的背景下,他有上桌分蛋糕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