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一大批年輕人,正在重新“審判”瓊瑤劇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一大批年輕人,正在重新“審判”瓊瑤劇

在如今,到底還有多少人看瓊瑤?年輕人又是如何看待和解讀瓊瑤作品的?

文 | DT財經

12月4日下午,作家瓊瑤在臺灣家中離世,終年86歲。

緊接著,明星紛紛發文悼念、湖南衛視重播《又見一簾幽夢》,社交媒體上,又涌現出一波對瓊瑤劇的自發討論。

2024年,距離《還珠格格1》電視劇播出已經過去26年,但瓊瑤作品、瓊瑤人物似乎一直以切片、截圖,甚至是表情包的形式,在互聯網上傳播并引起討論。

我們好奇,在如今,到底還有多少人看瓊瑤?年輕人又是如何看待和解讀瓊瑤作品的?

瓊瑤離開了,但年輕人還在看瓊瑤劇

比起小說,更多人可能是通過影視作品認識瓊瑤的。

1955年,瓊瑤發表第一部小說《云影》;1963年,她憑借《窗外》一舉成名。2年后,小說《六個夢》被改編成電影《婉君表妹》,開始了其作品影視化之路。

豆瓣上,根據瓊瑤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中,有14部超過一萬人打分,其中《還珠格格1》《還珠格格2》的評分在8分以上,分別被47萬人、30.6萬人標記“看過”。

2011年的《新還珠格格》和2013年的《花非花霧非霧》,雖然打分人數遠低于經典系列,但也分別有4.9萬人和2.3萬人為之評分。

《婉君》《青青河邊草》陪伴著75后、80后成長,《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則幾乎成了85后、90后、95后們暑假必看的電視劇。

紫薇和小燕子的姐妹情深、依萍與書桓的愛恨糾葛;費云帆“你失去了一條腿,可她也失去了半條命和她的愛情” 的炸裂發言……觀眾對劇情了如指掌,閑暇時還會把經典臺詞拿出來細細品味。

林青霞、蔣勤勤、馬景濤等明星,都因出演過瓊瑤的影視作品,火遍大江南北。《還珠格格》里“容嬤嬤”的扮演者李明啟老師,甚至因為角色太深入人心而“痛失本名”。

在抖音,瓊瑤相關的視頻累計播放量30.86億。瓊瑤劇以言情聞名,但抖音上關注瓊瑤話題的人群,在性別上并沒有明顯差異。

另外,根據飛瓜數據·抖音版,我們還發現,在關注#瓊瑤#的人群畫像中,18-30歲人群的占比近40%。

也就是說,雖然瓊瑤的作品大多是10年前甚至更早的“老劇”,但年輕人也在關注瓊瑤和瓊瑤劇。

小紅書上一則《還珠格格》的討論帖下,網友還在線玩起了臺詞和分鏡接龍,就連背景音樂什么時候響,都貼心地考慮進去了。

瓊瑤作品里討論度高的角色都有誰?

正如時至今日,金庸武俠里“誰武功最高”仍是未解之謎,瓊瑤宇宙里男男女女的愛恨糾纏,在當下仍是被熱烈討論的話題。

我們通過關鍵詞檢索,采集了2024年微博、抖音、小紅書和B站上的人物角色討論帖,整理出2024年瓊瑤筆下討論度TOP20的角色。

《還珠格格》和《情深深雨濛濛》這兩大IP貢獻了9成的熱議角色,另外兩個熱議角色分別是《花非花霧非霧》的女主“葉凡”和男主“齊飛”。

總的來看,熱議角色中,女性角色占比更多,TOP20里有13個都是女性。

而最熱門的角色,當屬《還珠格格》里的兩位女主,“紫薇”比“小燕子”略勝一籌,但兩位角色的互動量都斷崖式領先。爾康和永琪兩位男性角色,互動量大概只有他們CP的一半;同樣地,何書桓的互動量大概也只有依萍的一半。

另一個有意思的點是,配角,尤其是“反派”配角、女性配角的討論也很多。

《還珠格格》里讓人恨得牙癢癢的“容嬤嬤”,比“冰山下的火種”晴兒還高,《情深深雨濛濛》里的“雪姨”(王雪琴),遠高于她的“黑豹子”老公陸振華和寶貝兒子爾豪。

在瓊瑤小說和瓊瑤劇中,女性角色本就是C位,更多的女性角色上榜理所當然。

但從女配角、女反派的上榜,以及具體的討論內容來看,如今的年輕人,對于瓊瑤作品和瓊瑤人物的認識,和過去相比發生了變化。

過去人們討論含香,是談論她的美貌、舞姿,現在談論含香,有人開始思考“同為公主,賽婭可以選擇愛情,含香卻被當成禮物獻給皇上”;之前人們討論晴兒,是清一色夸贊溫柔大方,是主角團的完美助攻,如今則看到了她“必須出逃的理由”“乖乖女也能精神弒父”……

如萍從“綠茶”成為覺醒最深刻的女性角色;綠萍從“童年陰影”變成“精神狀態超前”的美強慘代表;傅文佩從雪姨情敵變成“最懂雪姨的人”……

重新解讀人物,從“戀愛腦”到“瓊瑤真的很愛女”

現在的年輕人都是怎樣看待瓊瑤劇的?

在B站上,一大批影視區UP主,正在用當代人的思想重新解讀瓊瑤劇,“反PUA”“雌競”“精神狀態”“配得感”等詞高頻出現。

我們篩出了B站上瓊瑤劇的熱門解讀視頻,并從中梳理出以下3點。

 

瓊瑤女主,當代人的“反PUA”導師

很多人可能做夢也想不到,有一天會跟著瓊瑤劇學習“反PUA”。

小時候不懂什么是精神控制,如今才發現,原來《情深深雨濛濛》2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教我們怎么拒絕PUA了。

面對何書桓“我渴望你跟我之間能夠有共鳴”,依萍能夠立馬反應過來,回擊“你要的不是共鳴,你要的是服從”;書桓打感情牌,依萍也見招拆招,說“感情是建立在彼此了解的基礎上,你這樣不了解我,還談什么感情”。

不同于依萍的“人間清醒”人設,劇中的如萍早期是一個愿意為愛放棄自我的人物,面對何書桓的搖擺,她曾經告訴書桓,“我不在乎你退而求其次”。

不過,瓊瑤也給了如萍成長的機會,當她決定從三角關系中退出時,面對何書桓模棱兩可的表白“不管我在誰的身邊,我心里有個角落,永遠為你保留著”,如萍做出了回擊——

“你以為我會為了這個角落而活著嗎?你以為你給了我一個角落,我就該滿足了?我會感動得一塌糊涂,回家去,幻想這角落里有花有草有瀑布,美得讓人迷惑!那個角落我看不見也摸不著,不能吃也不能用,你還是把它留給依萍吧!”

女性反派角色,男女平等首批踐行者

重看瓊瑤劇的過程中,不光主角被反復審判,以前沒有留意的配角也被賦予了更多關注,人們開始挖掘小角色的行為動機,為他們編寫小傳,試圖從配角甚至反派的角度理解整個故事。

比如《情深深雨濛濛》里的雪姨,以前只覺得她是個反派角色,現在卻發現她其實是個“平權斗士”,率先舉起男女平等的大旗——

出軌被發現后,她高喊:“你有那么多小老婆,我為什么要為你守身如玉?我又不需要貞節牌坊!”

有網友扒出了原著小說,發現原著中傅文佩早就知道雪姨出軌,但始終沒有揭發,面對依萍的憤怒,傅文佩是這樣說的:

“你想,你父親一生,有過多少女人! 他對任何一個女人忠實過嗎?那么,為什么他的女人就該對他忠實呢?這社會不責備不忠的男人,卻責備不忠的女人,這是不公平的!依萍,你的思想難道也如此世俗嗎?雪琴為什么一定該忠于你的父親呢?”

瓊瑤女配角, 人均“高配得感”

2024年,“配得感”成為社交媒體上新的流行詞,過度反思自己內耗、聽到別人的夸獎后無所適從或者不相信,都是“低配得感”的體現。

許多重溫瓊瑤劇的年輕人發現,瓊瑤劇其實貫穿“高配得感”的理念,不論是主角還是丫鬟,人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

就拿《還珠格格》里的“頂配人設”晴兒來說,老佛爺想把晴兒許配給心屬紫薇的爾康時,晴兒就有一段“高配得感”發言,她對爾康說:

“聰明如我,怎么會讓自己夾在你們中間坐冷板凳呢?那不是太貶低我自己了嗎?難道我不配擁有自己的爾康嗎?”

而出身卑微的金瑣,“配得感”并不那么強,前期一直姿態很低,認為紫薇嫁給爾康,自己也會順理成章“附屬”為爾康的小老婆。瓊瑤借爾康之口道出了她的觀點:

“我怎么忍心讓你做我的小老婆呢?就算是紫薇也不能。你有自己的人生,你有權利追求自己的幸福。”

當金瑣問出“我只是一個丫頭啊,我也值得嗎?”

爾康告訴金瑣:“你跟紫薇、小燕子、晴兒都是一樣的,你跟任何一個格格都是一樣的,他們能夠擁有的,你也有資格擁有。”

不過,就和任何時期的文學影視作品一樣,瓊瑤的作品也有其時代局限性。

在那個愛情至上的時代里,瓊瑤筆下的女性似乎一定要進入愛情,當方瑜因為感情而苦惱時,依萍就曾對她說,“你只是一個平凡的女人,需要一個平凡的男人來愛你”,似乎完全忘記了方瑜也有主動離開的可能性。

但我們不能否認瓊瑤劇的先鋒意義。

正如依萍面對父兄對她舞女職業的質疑,能夠理直氣壯地回懟“我比你高貴,你是來消遣的,我是來賺錢的”;當小燕子發現全村人要燒死一個未婚先孕的少女時,也能大聲地喊出來“那個讓她懷孕的男人在哪呢?”

寫在最后

有關瓊瑤作品的輿論在逐漸反轉。

很長一段時間里,瓊瑤作品被詬病“戀愛腦”、三觀不正,現在,雖然仍有負面爭議,但許多人從“言情作品”里看到了“大女主”的樣子:是不完美的、脆弱的,也是有自我意識的、能獨立成長的。

比起近兩年,一些打著大女主旗號卻“毫無成長”的偽大女主劇,部分網友意識到瓊瑤是“愛女”的正確打開方式——“正視女性復雜的情感和人性、承認女性的惡念和城府、尊重女性的思想和主觀能動性、欣賞女性的野心和欲望,才是愛女。”

事實上,瓊瑤生前接受采訪時,早就這樣說過:“我有個難過的點是,很多人看我的小說,只接受情節,不接受我的思想,不止男女情愛,還有人性的部分……我的女主都是很有個性的,有脆弱的一面,但一定要自強、自主。只有這樣才能在殘忍的社會生活下去。 ”

角色、人性、人生是復雜的,而隨著一代又一代人思潮的變化,我們總能從其中解讀出新的東西。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一大批年輕人,正在重新“審判”瓊瑤劇

在如今,到底還有多少人看瓊瑤?年輕人又是如何看待和解讀瓊瑤作品的?

文 | DT財經

12月4日下午,作家瓊瑤在臺灣家中離世,終年86歲。

緊接著,明星紛紛發文悼念、湖南衛視重播《又見一簾幽夢》,社交媒體上,又涌現出一波對瓊瑤劇的自發討論。

2024年,距離《還珠格格1》電視劇播出已經過去26年,但瓊瑤作品、瓊瑤人物似乎一直以切片、截圖,甚至是表情包的形式,在互聯網上傳播并引起討論。

我們好奇,在如今,到底還有多少人看瓊瑤?年輕人又是如何看待和解讀瓊瑤作品的?

瓊瑤離開了,但年輕人還在看瓊瑤劇

比起小說,更多人可能是通過影視作品認識瓊瑤的。

1955年,瓊瑤發表第一部小說《云影》;1963年,她憑借《窗外》一舉成名。2年后,小說《六個夢》被改編成電影《婉君表妹》,開始了其作品影視化之路。

豆瓣上,根據瓊瑤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中,有14部超過一萬人打分,其中《還珠格格1》《還珠格格2》的評分在8分以上,分別被47萬人、30.6萬人標記“看過”。

2011年的《新還珠格格》和2013年的《花非花霧非霧》,雖然打分人數遠低于經典系列,但也分別有4.9萬人和2.3萬人為之評分。

《婉君》《青青河邊草》陪伴著75后、80后成長,《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則幾乎成了85后、90后、95后們暑假必看的電視劇。

紫薇和小燕子的姐妹情深、依萍與書桓的愛恨糾葛;費云帆“你失去了一條腿,可她也失去了半條命和她的愛情” 的炸裂發言……觀眾對劇情了如指掌,閑暇時還會把經典臺詞拿出來細細品味。

林青霞、蔣勤勤、馬景濤等明星,都因出演過瓊瑤的影視作品,火遍大江南北。《還珠格格》里“容嬤嬤”的扮演者李明啟老師,甚至因為角色太深入人心而“痛失本名”。

在抖音,瓊瑤相關的視頻累計播放量30.86億。瓊瑤劇以言情聞名,但抖音上關注瓊瑤話題的人群,在性別上并沒有明顯差異。

另外,根據飛瓜數據·抖音版,我們還發現,在關注#瓊瑤#的人群畫像中,18-30歲人群的占比近40%。

也就是說,雖然瓊瑤的作品大多是10年前甚至更早的“老劇”,但年輕人也在關注瓊瑤和瓊瑤劇。

小紅書上一則《還珠格格》的討論帖下,網友還在線玩起了臺詞和分鏡接龍,就連背景音樂什么時候響,都貼心地考慮進去了。

瓊瑤作品里討論度高的角色都有誰?

正如時至今日,金庸武俠里“誰武功最高”仍是未解之謎,瓊瑤宇宙里男男女女的愛恨糾纏,在當下仍是被熱烈討論的話題。

我們通過關鍵詞檢索,采集了2024年微博、抖音、小紅書和B站上的人物角色討論帖,整理出2024年瓊瑤筆下討論度TOP20的角色。

《還珠格格》和《情深深雨濛濛》這兩大IP貢獻了9成的熱議角色,另外兩個熱議角色分別是《花非花霧非霧》的女主“葉凡”和男主“齊飛”。

總的來看,熱議角色中,女性角色占比更多,TOP20里有13個都是女性。

而最熱門的角色,當屬《還珠格格》里的兩位女主,“紫薇”比“小燕子”略勝一籌,但兩位角色的互動量都斷崖式領先。爾康和永琪兩位男性角色,互動量大概只有他們CP的一半;同樣地,何書桓的互動量大概也只有依萍的一半。

另一個有意思的點是,配角,尤其是“反派”配角、女性配角的討論也很多。

《還珠格格》里讓人恨得牙癢癢的“容嬤嬤”,比“冰山下的火種”晴兒還高,《情深深雨濛濛》里的“雪姨”(王雪琴),遠高于她的“黑豹子”老公陸振華和寶貝兒子爾豪。

在瓊瑤小說和瓊瑤劇中,女性角色本就是C位,更多的女性角色上榜理所當然。

但從女配角、女反派的上榜,以及具體的討論內容來看,如今的年輕人,對于瓊瑤作品和瓊瑤人物的認識,和過去相比發生了變化。

過去人們討論含香,是談論她的美貌、舞姿,現在談論含香,有人開始思考“同為公主,賽婭可以選擇愛情,含香卻被當成禮物獻給皇上”;之前人們討論晴兒,是清一色夸贊溫柔大方,是主角團的完美助攻,如今則看到了她“必須出逃的理由”“乖乖女也能精神弒父”……

如萍從“綠茶”成為覺醒最深刻的女性角色;綠萍從“童年陰影”變成“精神狀態超前”的美強慘代表;傅文佩從雪姨情敵變成“最懂雪姨的人”……

重新解讀人物,從“戀愛腦”到“瓊瑤真的很愛女”

現在的年輕人都是怎樣看待瓊瑤劇的?

在B站上,一大批影視區UP主,正在用當代人的思想重新解讀瓊瑤劇,“反PUA”“雌競”“精神狀態”“配得感”等詞高頻出現。

我們篩出了B站上瓊瑤劇的熱門解讀視頻,并從中梳理出以下3點。

 

瓊瑤女主,當代人的“反PUA”導師

很多人可能做夢也想不到,有一天會跟著瓊瑤劇學習“反PUA”。

小時候不懂什么是精神控制,如今才發現,原來《情深深雨濛濛》2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教我們怎么拒絕PUA了。

面對何書桓“我渴望你跟我之間能夠有共鳴”,依萍能夠立馬反應過來,回擊“你要的不是共鳴,你要的是服從”;書桓打感情牌,依萍也見招拆招,說“感情是建立在彼此了解的基礎上,你這樣不了解我,還談什么感情”。

不同于依萍的“人間清醒”人設,劇中的如萍早期是一個愿意為愛放棄自我的人物,面對何書桓的搖擺,她曾經告訴書桓,“我不在乎你退而求其次”。

不過,瓊瑤也給了如萍成長的機會,當她決定從三角關系中退出時,面對何書桓模棱兩可的表白“不管我在誰的身邊,我心里有個角落,永遠為你保留著”,如萍做出了回擊——

“你以為我會為了這個角落而活著嗎?你以為你給了我一個角落,我就該滿足了?我會感動得一塌糊涂,回家去,幻想這角落里有花有草有瀑布,美得讓人迷惑!那個角落我看不見也摸不著,不能吃也不能用,你還是把它留給依萍吧!”

女性反派角色,男女平等首批踐行者

重看瓊瑤劇的過程中,不光主角被反復審判,以前沒有留意的配角也被賦予了更多關注,人們開始挖掘小角色的行為動機,為他們編寫小傳,試圖從配角甚至反派的角度理解整個故事。

比如《情深深雨濛濛》里的雪姨,以前只覺得她是個反派角色,現在卻發現她其實是個“平權斗士”,率先舉起男女平等的大旗——

出軌被發現后,她高喊:“你有那么多小老婆,我為什么要為你守身如玉?我又不需要貞節牌坊!”

有網友扒出了原著小說,發現原著中傅文佩早就知道雪姨出軌,但始終沒有揭發,面對依萍的憤怒,傅文佩是這樣說的:

“你想,你父親一生,有過多少女人! 他對任何一個女人忠實過嗎?那么,為什么他的女人就該對他忠實呢?這社會不責備不忠的男人,卻責備不忠的女人,這是不公平的!依萍,你的思想難道也如此世俗嗎?雪琴為什么一定該忠于你的父親呢?”

瓊瑤女配角, 人均“高配得感”

2024年,“配得感”成為社交媒體上新的流行詞,過度反思自己內耗、聽到別人的夸獎后無所適從或者不相信,都是“低配得感”的體現。

許多重溫瓊瑤劇的年輕人發現,瓊瑤劇其實貫穿“高配得感”的理念,不論是主角還是丫鬟,人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

就拿《還珠格格》里的“頂配人設”晴兒來說,老佛爺想把晴兒許配給心屬紫薇的爾康時,晴兒就有一段“高配得感”發言,她對爾康說:

“聰明如我,怎么會讓自己夾在你們中間坐冷板凳呢?那不是太貶低我自己了嗎?難道我不配擁有自己的爾康嗎?”

而出身卑微的金瑣,“配得感”并不那么強,前期一直姿態很低,認為紫薇嫁給爾康,自己也會順理成章“附屬”為爾康的小老婆。瓊瑤借爾康之口道出了她的觀點:

“我怎么忍心讓你做我的小老婆呢?就算是紫薇也不能。你有自己的人生,你有權利追求自己的幸福。”

當金瑣問出“我只是一個丫頭啊,我也值得嗎?”

爾康告訴金瑣:“你跟紫薇、小燕子、晴兒都是一樣的,你跟任何一個格格都是一樣的,他們能夠擁有的,你也有資格擁有。”

不過,就和任何時期的文學影視作品一樣,瓊瑤的作品也有其時代局限性。

在那個愛情至上的時代里,瓊瑤筆下的女性似乎一定要進入愛情,當方瑜因為感情而苦惱時,依萍就曾對她說,“你只是一個平凡的女人,需要一個平凡的男人來愛你”,似乎完全忘記了方瑜也有主動離開的可能性。

但我們不能否認瓊瑤劇的先鋒意義。

正如依萍面對父兄對她舞女職業的質疑,能夠理直氣壯地回懟“我比你高貴,你是來消遣的,我是來賺錢的”;當小燕子發現全村人要燒死一個未婚先孕的少女時,也能大聲地喊出來“那個讓她懷孕的男人在哪呢?”

寫在最后

有關瓊瑤作品的輿論在逐漸反轉。

很長一段時間里,瓊瑤作品被詬病“戀愛腦”、三觀不正,現在,雖然仍有負面爭議,但許多人從“言情作品”里看到了“大女主”的樣子:是不完美的、脆弱的,也是有自我意識的、能獨立成長的。

比起近兩年,一些打著大女主旗號卻“毫無成長”的偽大女主劇,部分網友意識到瓊瑤是“愛女”的正確打開方式——“正視女性復雜的情感和人性、承認女性的惡念和城府、尊重女性的思想和主觀能動性、欣賞女性的野心和欲望,才是愛女。”

事實上,瓊瑤生前接受采訪時,早就這樣說過:“我有個難過的點是,很多人看我的小說,只接受情節,不接受我的思想,不止男女情愛,還有人性的部分……我的女主都是很有個性的,有脆弱的一面,但一定要自強、自主。只有這樣才能在殘忍的社會生活下去。 ”

角色、人性、人生是復雜的,而隨著一代又一代人思潮的變化,我們總能從其中解讀出新的東西。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州市| 温宿县| 宾阳县| 横峰县| 克拉玛依市| 凤山县| 吴江市| 容城县| 孝昌县| 荆门市| 南平市| 会昌县| 龙泉市| 武夷山市| 内黄县| 封开县| 阳谷县| 景德镇市| 友谊县| 伊金霍洛旗| 衡南县| 兰考县| 巴里| 宿迁市| 资中县| 定结县| 平武县| 光泽县| 合阳县| 阿坝县| 宜黄县| 清涧县| 乌鲁木齐县| 锡林浩特市| 出国| 沭阳县| 武山县| 辉南县| 左权县| 库尔勒市| 大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