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智飛生物宣布與葛蘭素史克生物、葛蘭素史克香港(以下合稱“GSK”)簽署了《獨家經銷和聯合推廣協議補充協議》。此次協議主要優化調整了2023年10月8日簽署的原《獨家經銷和聯合推廣協議》中關于重組帶狀皰疹疫苗的戰略合作期限與采購計劃。
具體而言,智飛生物在中國大陸地區擁有獨家進口、分銷和共同推廣重組帶狀皰疹疫苗的權利期限從2026年底延長至2034年底。此外,雙方還明確公司將與GSK獨家探索并積極促成在中國大陸地區初步為期10年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商業化合作。
雙方針對重組帶狀皰疹疫苗的采購計劃進行了調整,原協議中約定的最低采購金額不再適用。智飛生物將根據市場預期需求,分階段向GSK采購協議產品。在2024年至2029年的合同期間,重組帶狀皰疹疫苗的預測采購金額約為216億元人民幣。具體采購情況將根據合同約定和市場預期需求進行調整,以雙方書面確認的訂單為準。
公告指出,本次補充協議的簽署深化了智飛生物與GSK的戰略伙伴關系,促進了雙方互助互信、合作共贏,進一步實現長期、可持續合作。公司表示,本次協議的簽署預計對本年度的經營成果影響較小,采購計劃不構成業績承諾。若協議對方未按約供應產品,或公司未按約完成采購,都會影響協議的完全履行。
雙方合作進一步深化,屬預期之中。這一延長期限將使智飛生物在更長時間內享有該疫苗在中國的獨家進口和經銷權,有助于鞏固其在國內疫苗市場的地位。重組帶狀皰疹疫苗是智飛生物核心產品之一,截至今年10月末,其重組帶狀皰疹疫苗實現了37批次的批簽發,同比增加94.74%。
此外計劃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也是潛力品種。今年3月,該RSV疫苗已在國內申報臨床,8月,GSK在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注冊了重組RSV疫苗的中國3期臨床試驗。公開數據顯示,我國約有1.9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免疫功能下降,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風險增高。
目前智飛生物處于“青黃不接”的當口。在疫苗價格戰的背景下,智飛生物前三季度收入達到227.86億元,同比大幅下降了41.98%,歸母凈利潤達21.43億元,同比下降了66.41%。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地區和產品的市場推廣未達到預期,尤其是HPV疫苗銷售額同比有所下降。
重組帶狀皰疹疫苗不能形成有效支撐。公司于2024年3月新增代理該疫苗,2024年上半年實現批簽發160.69萬支。截至2024年上半年,重組帶狀皰疹疫苗已覆蓋全國2萬個以上的終端使用單位;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銷售人員增至4749人,同比增長39.51%,顯示市場進一步“內卷”。
近期調研紀要顯示,2024年以來公司加大默沙東九價HPV疫苗接種宣傳,提升民眾對宮頸癌預防的知曉率。同時,公司自2024年1月起正式接手GSK重組帶狀皰疹疫苗的推廣,持續開展產品的進口、批簽發、市場準入和推廣銷售工作。
另一方面,公司自主研發顯得“多而不強”。公司自主研發項目共計32項,其中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正在申報上市;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MRC-5細胞)已完成臨床試驗;四價重組諾如病毒疫苗、15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等正在進行III期臨床試驗。
國內疫苗價格競爭激烈,行業普遍面臨業績下滑。自2024年以來,國產疫苗企業普遍下調了相關疫苗的價格,價格一降再降,深圳低至“地板價”。10月23日,吉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通知,下調部分非免疫規劃疫苗的掛網價格,涉及破傷風、流感、23價肺炎、麻腮風、乙肝等疫苗。其中,四價流感疫苗報出了78元/支的價格,刷新了流感疫苗的最低價。
除了尋求進一步合作,智飛生物還需要通過多種途徑“止損”。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財務費用顯著增加,主要歸因于銀行借款利息支出的上升。公司在近期調研中強調,應收賬款規模與銷售體量相匹配,嚴格遵守企業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政策編制財務報告,強化回款考核,降低呆壞賬發生的風險。公司將持續關注國家化債政策及其落地情況,加強應收賬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