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朱詠玲
界面新聞編輯 | 樓婍沁
意大利媒體《24小時太陽報》日前報道,中國時尚公司報喜鳥集團正考慮收購高端戶外品牌Woolrich,報喜鳥集團與該品牌的最大股東、位于盧森堡的私募股權公司L-Gam已進入談判后期階段。
界面新聞通過多個公開渠道向報喜鳥集團求證該消息,未獲回復。
Woolrich是1830年誕生于美國的戶外品牌,但如今的主要市場在歐洲。Woolrich現在的母公司Woolrich Internatioanl由該品牌的美國母公司Woolrich Inc.及品牌的意大利運營商成立的公司Woolrich Europe在2016年合并而成。值得提到的是,日本戶外公司Goldwin Inc.曾在2017年入股Woolrich Internatioanl,獲得少數股權,雙方合作經營Woolrich的日本業務。
2018年,Woolrich Internatioanl的多數股權被L-Gam接手。L-Gam當時表示,將進一步推動Woolrich在全球市場的發展,該品牌增長的關鍵是對歐洲、北美和日本市場進一步投資,以及進入中國。Woolrich在2021年曾試水中國市場,入駐北京的老佛爺百貨,至今Woolrich仍在中國的部分老佛爺百貨中有售,但未再有進一步的擴張動作。
路透社2024年5月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L-Gam正在探索剝離Woolrich公司股份的方案。
盡管Woolrich或將再度易手,但其向全球化發展的戰略方向大概率不會有變。
據時尚媒體“The Spin Off”2024年初對Woolrich品牌首席執行官Stefano Saccone的采訪,目前歐洲市場對Woolrich總收入的占比大約是75%到80%——絕大部分是批發業務,該品牌希望在未來三年內將亞洲和北美市場的占比均提升至20%。當時Woolrich在全球擁有約1200個批發分銷點和40家獨立門店。

如果能將Woolrich收入囊中,對報喜鳥集團而言有著多重意義。
最直接的益處是帶來新的增長。Stefano Saccone此前接受《24小時太陽報》采訪時透露,Woolrich在2022年增長了22%,2023年全年有望增長10%至15%。據公開報道,Woolrich Internatioanl在2017年的收入為1.8億歐元(按目前匯率計約合人民幣14億元)。
報喜鳥集團此前已經從代理海外品牌中嘗到了甜頭。目前該集團的兩大主力品牌是自有的商務男裝品牌報喜鳥,以及代理的韓國休閑服品牌哈吉斯(HAZZYS)。2023年,哈吉斯已經超越報喜鳥品牌成為集團營收的最大貢獻者,帶動總營收突破50億元大關。2018年至2023年,哈吉斯單品牌營收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5%,而報喜鳥為6%。
除了貢獻業績外,Woolrich還能為報喜鳥集團探索海外業務及高端市場提供經驗。報喜鳥集團一直聚焦國內的中高端市場,未涉足出海業務。另外,Woolrich的定位要比報喜鳥和哈吉斯等品牌還再高一檔。據前述“The Spin Off”報道,目前Woolrich約70%的銷售額來自600歐元到1000歐元之間的產品(約合人民幣4583元至7638元)。
雖然Woolrich在中國及全球市場還有開拓空間,但對缺乏相關經驗的報喜鳥集團來說,挑戰并不小。
Woolrich的戶外定位和報喜鳥集團擅長的正裝及休閑裝領域不同,產品、渠道和營銷上的打法未必能直接復用。報喜鳥集團不是完全沒有運營戶外品牌的經驗,其從2016年開始代理法國戶外品牌樂飛葉(Lafuma),但過去多年樂飛葉在中國市場還不算打響了名聲。
報喜鳥集團主要在北方市場運營該品牌,截至2024年6月底,樂飛葉共有80家線下店,遠少于報喜鳥集團旗下其他幾個主要品牌。作為對比,與其定位相當、背靠安踏集團的戶外品牌可隆的門店數量大約是其兩倍。報喜鳥集團對樂飛葉的投入程度或與雙方的合作期限有關。報喜鳥集團從樂飛葉品牌方處獲得的授權期限到2026年12月31日止,僅剩下2年時間。
而樂飛葉近幾年展現出的戶外服飾增長潛力,足以驅動報喜鳥集團繼續尋找下一個戶外品牌來豐富業務版圖。報喜鳥集團在2023年財報中才開始單獨列出樂飛葉的品牌收入,2023年該品牌收入同比增長41%至2.6億元,2024年上半年增幅達32%,增速遠超集團其他品牌。
此外,考慮到近兩年國內服裝市場明顯遇冷,增長、盈利都比以往更難;而收購全球品牌的成本不會低,報喜鳥集團的試錯空間相對有限,也需要警惕債務風險。
2024年上半年,報喜鳥集團營收僅微增0.36%至23.79億元,歸母凈利潤則下滑15.6%,是自2018年同期以來首次利潤下滑。截至2024年6月底,報喜鳥集團的貨幣資金及交易性金融資產合計約20億元,短期借款5.06億元,長期借款424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