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新知 思原
編輯丨蕨影
快手的人事動蕩似乎還未結束。
近日,據知情人士爆料,快手社區科學線推薦架構負責人任愷已于近期離職,去向未知。「科技新知」向快手相關人士詢問此事,也暫未得到回應。
根據公開信息,快手社區科學線是快手核心場景的AI算法引擎部門,用一整套AI解決方案實現并負責視頻、直播、電商和本地生活各種算法邏輯,如內容理解與生成、推薦、社交、內容發現、社區增長等,提升快手各種用戶指標,探索新產品用戶興趣。
而任愷也屬于該業務部的實力“大將”,其2009年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系,2015年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并且在讀博期間,曾發表多篇系統領域頂級會議論文。
博士畢業后,任愷曾擔任Instagram廣告組研究科學家。作為Instagram廣告組的創始成員,從零開始建設Instagram廣告排序服務,和團隊合作在一年內將Instagram廣告營收做到數十億美元規模。
2019年,任愷回國加入快手,擔任推薦架構負責人,負責核心推薦系統和中臺的建設,包括推薦線上服務、推薦模型大規模實時訓練、推薦異構計算等項目。
根據卡耐基梅隆大學北京校友會公眾號的報道,2022年3月,任愷的身份為快手推薦架構高級技術總監(M3C),不過有消息人士稱其目前已達到M4A的職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快手的人事變動頻繁,目前已有多位關鍵崗位的高管離任。
01、技術高管批量離職
據不完全統計,快手今年有多名副總裁級別的技術高管離職,包括快手磁力引擎副總裁、短視頻業務負責人袁帥,多模態負責人王仲遠,首席音視頻架構師劉岐,科技知識圖譜與大模型Agent技術負責人付瑞吉,以及快手副總裁、推薦算法負責人宋洋等。
其中袁帥的離職尤為引人注目。袁帥在快手的職位經歷豐富,他于2019年加入快手,最初擔任快手音樂負責人。2022年,袁帥成為快手創作者服務團隊負責人,隨后,袁帥的職業生涯再次迎來轉折,被調任到快手商業化部門,先后擔任了磁力聚星和快手聯盟業務的負責人。這兩個業務都是快手商業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袁帥在這兩個崗位上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到了2023年底,袁帥再次被委以重任,轉任磁力引擎短視頻業務負責人。但也是在就職短視頻這個核心業務時,袁帥低調離任,去向成謎。
另外,快手首席音視頻架構師劉岐,知識圖譜與大模型Agent技術lerader付瑞吉,兩人一前一后,分別在4月份、5月份出走。前者在職期間,曾參與快手云剪、StreamLake等產品的開發;后者是人工智能界的“大?!?,曾擔任科大訊飛AI研究院副院長,2021年3月入職快手MMU,主導研發了業界首個億級別多模態短視頻百科知識圖譜“快知”和快手大模型Agent技術 KwaiAgents。
2020年6月加入快手的宋洋,曾擔任副總裁(職級為M4B)、快手社區科學部模型與應用部負責人,負責快手短視頻、直播、電商、廣告等領域的推薦模型工作,2023年底被調至搜索部門后便也沒了聲響。
02、程一笑掌舵,架構重整
如今的快手已經進入了程一笑時代,宿華分別于2021年及2023年辭任了快手CEO和董事長職位。
在程一笑的帶領下,快手進入了盈利時代,他對快手也進行了很多重大調整,包括壓縮海外業務止損、解散部分虧損業務等,譬如今年3月份,快手正式解散北京游戲事業部。
然而,短視頻領域并沒有進入終局。視頻號的加速攪局,一定程度上意味著短視頻領域進入了新的競爭期,快手、抖音、視頻號開始搶奪內容、用戶等。
對于宿華來說,未來幾年電商、大模型等業務的好壞,將直接決定著快手這家公司的上限,今年陸續有高管離職,也許就是宿華調整快手架構后,程一笑對其策略的延續。
在2023年年底,快手宣布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據悉該調整涉及主站、電商與商業化三個事業部下屬的 15 條業務線,共 25 名中層管理人員。這是快手上市以來最大的一次組織架構和管理層調整。
架構調整意味著部分業務會出現被合并的現象,這也意味著部分高管被架空,這也許是近幾個月快手高管不斷離職的原因所在。
事實上,快手在組織層面上的問題也并非只有人才管理,員工管理也存在隱患。
今年9月初,一份舉報郵件在網上流傳,稱快手員工泄露了公司的核心數據和規劃打法,導致股價下降。郵件發送給了快手的多位高管,包括聯合創始人程一笑。
隨后,快手的一份處罰通報顯示,經調查核實,原財經線/商業分析部某員工利用職務便利,多次查詢并下載公司業務數據,并將其泄露給多家外部咨詢公司,以此獲利,給公司造成了重大損失和惡劣影響。
這一事件暴露了快手在內部治理上的諸多漏洞。隨著企業規模壯大,如何加強對商業機密和知識產權的保護,如何建立健全的內控制度和風險預警機制,也將成為快手的核心議題。
03、雙線作戰,商業化新賭注
快手自我變革,以主動求變的態度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與快手的焦慮脫不開關系。
首先是二級市場,與巔峰時期相比,快手市值已經大大縮水。而股價下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代表了資本市場對快手成長性的態度。所以,快手也需要講出新故事來滿足市場期待。
快手的主要業務短視頻,目前已經被抖音拉開差距,甚至已經失去“老二”的地位。騰訊旗下的視頻號,背靠微信龐大的流量池,發展勢如破竹,正一步步侵蝕著短視頻市場。
快手2024年第三季度的DAU為4.08億,環比增長3.29%,基本企穩,用戶數據達到新高,可增速開始遲緩。拉長時間線,2023年一季度到今年三季度,快手DAU分別為3.74億、3.76億、3.87億、3.83億、3.94億、3.95億、4.08億,處于增長緩慢、逐漸見頂的狀態。
而國海證券此前估算,視頻號在2023年的日活躍用戶數達到了4.5億,就已超過快手今年三季度的規模。不過在平均使用時長上,視頻號還不足60分鐘,與快手的120分鐘有較大差距。
種種不利因素之下,快手追趕步伐愈發沉重。不過,AI和出海也已經成為快手求變路上的新引擎。
目前,可靈AI的商業化單月流水超千萬元,面向C端推出的會員付費和面向B端推出的API服務也獲得了市場積極的反饋。財報顯示,三季度月均使用快手搜索的用戶超過5億,日均搜索次數同比增長超20.0%至7.3億。
快手海外版短視頻應用 “Kwai” 在中東和北非增長迅速,每月活躍用戶超過 2000 萬,用戶平均每天在 APP 上花費一小時,具有驚人的粘性和吸引力。財報顯示,今年三季度海外市場的整體收入同比增長了104.1%,達到13億元。
從當下一系列落地策略和人事變動來看,快手已經進入轉型的關鍵節點,AI和出海為其帶來豐富的想象空間,但新業務的商業化確實也是快手眼下最需要推進的事情。另外,從更長久的角度來看,除了新業務外,根基業務如何維持穩定增長,也應是快手需要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