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杜萌 紀瑤
界面新聞編輯 | 張一諾
晨鳴紙業陷流動性危機,引發部分“利得系”投資者的擔憂。
11月19日,造紙業龍頭晨鳴紙業(000488.SZ)發布債務逾期暨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的公告,將其嚴重的流動性問題公之于眾。不到兩周前,董事長陳洪國剛剛宣布辭職。
界面新聞記者多方調查發現,晨鳴紙業及子公司壽光美倫紙業持有的部分應收債權仍被包裝為優質資產,被上海利得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得基金銷售公司”)以利得盈1號、利得隆鑫2號、利得鳴鑫9號、利豐盈5號等多個私募產品的形式面向合格投資者發售,并明確給出了“5%-7%”不等的“業績比較基準”。
天眼查顯示,穿透層層股權關系,晨鳴紙業現任副董事長李興春通過利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得科技”)參與和控制多家“利得系”資產管理公司的股權,包括利得資本、利得資產、利得股權投資、利得金融、西部利得基金等,實現其在財富端的嫻熟“財技”。
依然在努力銷售的利得基金
11月19日晚間,晨鳴紙業(000488.SZ)發布公告稱,截至11月18日,晨鳴紙業及其子公司累計逾期的債務本息金額合計人民幣18.20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資產的10.91%;公司為子公司相關融資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對應逾期金額為人民幣5.74億元,約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3.44%。
從晨鳴紙業三季報的資產負債表來看,截至9月30日,公司有貨幣資金100.53億元,公司的應收票據為8.17億元,存貨和固定資產分別為40.14億元、317.97億元,但需要支付的短期借款為299.9億元,應付票據為53.63億元,其他應付款為34.14億元,其他流動負債為0.7億元。

“單單從資產負債表來看,公司已經面臨流動性危機了,賬上100多億的現金無法償還近300多億的借款。除非公司變賣固定資產,否則單靠賬上的錢,是還不上這么多債了。”某紅圈律師事務所負責企業并購重組的會計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目前擺在公司面前的難題就是能否找到將近200億的資金來補這個缺口,并且還有80多億供應商的欠款需要支付。
債務壓力大,現金流斷裂,偏偏賺錢能力也出現了問題。
財報顯示,自2022年以來,公司的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61億元、-19.42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10.75億元。
上述公告還稱,晨鳴紙業壽光基地多條生產線臨時停產,停機漿、紙產能703萬噸,占總產能的71.7%,影響月度漿紙產量約58萬噸、紙銷量約35萬噸。對此,晨鳴紙業表示目前公司正多途徑拓寬融資渠道,努力籌措償債資金,并積極與債權人溝通,協商展期、調整還款計劃等方式的償債方案;同時,公司將采取有效措施盡全力保障生產經營,繼續加大非主業資產處置力度,努力改善公司經營狀況。
一面是晨鳴紙業的流動性危機,另一面該公司及子公司持有的部分應收債權仍被利得基金銷售公司包裝成優質資產售賣。
根據利得基金銷售公司的產品資料,界面新聞記者發現,包括利得盈1號、利得隆鑫2號、利得鳴鑫9號、利豐盈5號等4個私募產品和晨鳴紙業及子公司的應收債權有關。上述4個產品的備案規模均是3億元,存續期均是5年。隨著投資金額的不同,產品預計的業績比較基準不同。

《利得盈1號》的產品推介資料,明確介紹該項目的基礎資產是晨鳴紙業持有的應收賬款債權,而還款來源則是晨鳴紙業的到期回購。推介資料顯示,晨鳴控股對回購提供連帶責任擔保,應收賬款債權在中登網辦理質押登記。產品總期限為60個月,每滿30日可要求提前回購,產品起投金額為30萬元,業績比較基準為5%。

晨鳴紙業如何度過兌付危機,這幾個產品為何還可以繼續買入,是否會被影響兌付?
“晨鳴紙業是大型國企,現在出現資金困難只是行業周期影響。”利得基金銷售公司的一名理財師表示,“政府層面會出面扶持(晨鳴),公司沒有資金安全性問題”。
為了打消投資者的疑慮,上述銷售人員表示,“目前對產品運營沒有任何影響,前一天才有客戶兌付成功。”
利得基金銷售公司如何保證穩定順利兌付本金和收益?“這就是我們和他們之間的關系了,錢一直在兌付就是保證的結果。”面對追問,該銷售人員表示。
上述幾只產品推介資料均顯示,晨鳴控股對標的債權回購提供連帶責任擔保,如果晨鳴紙業債務逾期,是否會對產品兌付產生影響?
上海新古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王懷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利得盈1號產品的基礎資產是晨鳴紙業的標的債權轉讓,當晨鳴紙業出現債務逾期,這將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底層資產價值和兌付能力。因此,晨鳴紙業的債務逾期情況確實會對利得盈1號產品的兌付產生影響,投資者可能面臨無法按時獲得預期兌付的風險。
如果不能如期兌付,那么是否會觸發晨鳴控股的責任擔保?王懷濤律師表示,根據《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一條規定,保證合同是為保障債權的實現,當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情形時,保證人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合同。因此,當晨鳴紙業無法履行債務時,即觸發晨鳴控股的連帶責任擔保。如果利得盈1號產品發生暴雷,即晨鳴紙業無法履行債務,投資者可以依據相關合同條款和法律規定,向晨鳴控股索賠。

李興春的財富版圖
晨鳴紙業副董事長李興春的“財富版圖”始于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遠遠早于其加入晨鳴紙業之前。
公開資料顯示,李興春,早年畢業于復旦大學原子核科學系,后考取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金融工程方向)博士,2000年至2008年先后履職攜程旅行網高級總監,富友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泛亞信托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西部發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總裁,履歷貫穿了實業管理、證券公司以及信托公司。
2008年,全球爆發金融危機,多數發達經濟體實施了貨幣寬松政策,中國也不例外。寬松政策帶動了一批行業及產業鏈的興起,打通投資者與信托供需兩端的第三方財富管理尤為甚之。
這也讓彼時的李興春看到了契機。
公開的工商變更資料顯示,利得科技的雛形起步于2008年一家名為上海基德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先后由黃敏、吳小蘭、彭貴和汪秀英四名自然人出資持股。2011年,李興春通過持有萬稹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67%的股份進入上海基德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持有后者超四成股權,并將公司更名為上海利得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此后又在2016年6月更名為利得科技。
天眼查顯示,2011年6月27日至2013年1月28日期間,李興春還一度擔任利得科技的法人。
此后,利得科技的版圖不斷擴大。
截至目前,天眼查數據顯示,利得科技擁有旗下7家子公司的實際控制權,分別是利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100%)、利得資本管理有限公司(100%)、利得信息服務有限公司(100%)、利得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00%)、利得金融(51.5017%)、合肥利蘊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00%)和上海利得山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60%)。
通過天眼查股權穿透,李興春仍為利得科技的實際控制人。目前,在利得科技的幾個子公司和孫公司中,他擔任利得山金資管公司的總經理/董事長、利得數據科技公司的法人/總經理/執行董事、利得金融的法人/執行董事、利得基金的董事長/法人等職務。

利得科技的財富布局并不止于此,它還想擁有一家全部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
2019年10月9日,利得基金(公募)向證監會遞交設立申請,由利得資本、蘇州海匯投資擬作為股東。同年10月15日,利得基金(公募)獲補正通知。不過,直至2020年8月11日才正式獲受理。2020年11月,證監會對于利得基金(公募)的設立反饋了意見。具體來看,證監會針對股東方出資能力、如何確保基金公司獨立性和財產安全、擬任總經理是否具備履職精力等11個問題,要求擬發起股東做出詳細說明。目前來看,證監會尚未收到反饋材料。
不過,作為重要的銷售窗口,被利得科技實際控制的利得基金銷售公司,過往業績并不如人意。
天眼查數據顯示,利得基金銷售公司成立于2011年,曾用名為上海基德金融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實繳資本金為3.8億元。中基協數據顯示,公司2023年有員工50人,具備基金從業資格的員工有45人。
中基協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公募銷售百強名單顯示,利得基金銷售公司的權益基金、非貨基金的保有規模分別為42億元、547億元。去年年末,該機構的股票+混合公募保有規模、非貨基金保有規模分別為32億元、534億元。
利得基金銷售公司APP顯示,該機構目前代銷1.7萬余只公募基金,共有300余家合作機構。現有的高端理財產品則分為資管和私募兩類,私募產品共有20只。
與晨鳴紙業千絲萬縷的聯系
利得基金為何會銷售晨鳴紙業及子公司的債權產品?界面新聞記者調查發現,李興春、以及李興春實際控制的利得科技,與晨鳴紙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時間回溯到2015年,晨鳴紙業中報數據顯示,晨鳴紙業以3600萬元的價格受讓了利得科技(上海利得財富)3%的股權。截至目前,天眼查顯示,晨鳴紙業仍然持有利得科技2.7481%的股份。
可查的資料顯示,李興春本人進入晨鳴紙業大約是在2019年,晨鳴紙業2019年年報顯示,當年6月李興春由股東大會選舉為執行董事、副董事長,任期三年至2022年6月份。
2019年以來,李興春作為執行董事、副董事長,每年從晨鳴紙業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499萬元、480萬元、480萬元、480萬元、420萬元。
2020年5月29日,晨鳴紙業實施A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以每股2.85元的價格授予李興春500萬股限制性股票。由于公司2022年業績未達到此前設定的考核目標,公司董事會根據授權回購注銷了部分高管持有的股票,其中李興春回購注銷150萬股。
截至目前,天眼查股權穿透顯示(如圖 5),李興春擔任晨鳴紙業副董事長、青海晨鳴實業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晨鳴紙業由晨鳴控股有限公司和晨鳴(香港)有限公司分別持股15.47%、12.54%,青島晨鳴實業由晨鳴控股有限公司控股,持股比例為67%。
近日,界面新聞記者實地探訪利得基金公開的的辦公地址(即,上海市虹口區東大名路1158號浦江國際金融廣場53層)時還發現,利得科技的辦公地點與其處于同一大廈的同一層(53F),而晨鳴集團在同一大廈的52層和55層均有辦公室。

針對公司與利得基金相關的問題,界面新聞記者采訪了晨鳴紙業,截止發稿尚未收到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