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安徽富豪朱世會再出手,曾因資金占用事項引發監管部門介入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安徽富豪朱世會再出手,曾因資金占用事項引發監管部門介入

獵物雖美,也要注意食量。

文|雷達財經 肖灑

編輯 | 深海

關注A股市場的人應該注意到,安徽富豪朱世會,成為眼下炙手可熱的資本玩家。

11月29日,萬業企業和上工申貝雙雙復牌,并公告了股權轉讓事項。其中,廣州先導獵宇科技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先導獵宇”)、先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先導科技”)通過受讓萬業企業間接控股股東上海宏天元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宏天元合伙”)100%份額的方式,間接控制公司24.27%股份的表決權,萬業企業實控人變為朱世會。

同時,上工申貝也宣布,公司第一大股東浦科飛人的間接控股股東宏天元合伙的合伙人正在籌劃財產份額協議轉讓事項,相關權益變動完成后先導科技、先導獵宇將持有宏天元合伙100%份額,從而間接控制上工申貝第一大股東。

先導科技、先導獵宇均是受朱世會實際控制的企業,上述轉讓交易價款合計為24.97億元。雷達財經注意到,朱世會首次踏足A股市場,是在2019年4月入主中飛股份,后更名為光智科技。就在前不久,光智科技才拋出一份交易預案,籌劃對朱世會旗下核心資產先導電科的收購。

光智科技曾披露,朱世會為安徽蚌埠人,畢業于廣州外國語學院,早年間在廣東省對外經濟發展公司任職,后下海經商涉?稀散?屬?業,于2003年在廣東清遠創辦了廣東先導稀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先導稀材”),隨后又陸續成立了先導科技、先導電科等諸多企業。

近年來,“先導系”快速崛起,朱世會更是在2024年首登胡潤富豪榜,以90億元的身價位列第576位。

值得關注的是,朱世會及其控制的企業,曾因非經營性資金占用,引發監管部門介入。

豪擲25億元“一石二鳥

一次出手便入主萬業企業、拿下上工申貝第一大股東之位,朱世會有望“一石二鳥”。

11月28日晚間,萬業企業公告,公司間接控股股東宏天元合伙的執行合伙人上海宏天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宏天元管理”)與先導獵宇、先導科技簽署了財產份額轉讓協議,宏天元合伙有限合伙人上海申宏元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申宏元管理”)等11名有限合伙人與先導獵宇簽署了財產份額轉讓協議。

公告顯示,上海浦科為萬業企業控股股東,宏天元合伙持有上海浦科51%的股份,為上海浦科控股股東。

而宏天元管理持有宏天元合伙 16.45%的份額,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申宏元管理持有宏天元合伙 11.07%的份額,擔任有限合伙人。

此次權益變動后,宏天元管理和申宏元管理不再持有萬業企業股份,浦科投資仍為萬業企業控股股東。先導科技、先導獵宇將持有宏天元合伙100%份額,并間接持有浦科投資51%股權,因此間接控制萬業企業24.27%的股份表決權。

根據協議內容,宏天元合伙全部份額的轉讓交易價款合計為24.97億元。本次交易為間接收購上市公司控制權,不觸及要約收購,亦不構成關聯交易。

天眼查App顯示,先導科技成立于2011年,由朱世會全資持有;先導獵宇于今年10月成立,股權穿透后同樣由朱世會實際控制。由此,股權轉讓完成后萬業企業的實控人將變更為朱世會。

中報顯示,萬業企業主要經營兩大核心業務,一方面是專注于集成電路核心裝備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技術服務,另一方面是存量房地產業務的銷售與去化。

公司旗下凱世通和嘉芯半導體主要從事集成電路核心裝備業務。其中,凱世通所涉核心裝備業務是以離子注入技術為核心的集研發、制造、銷售于一體的高端離子注入機項目,重點應用于集成電路領域。

嘉芯半導體所涉及的產品范圍覆蓋刻蝕機、薄膜沉積、快速熱處理等多品類的半導體前道設備。

公司的房地產業務目前主要是車位和原有存量房產的銷售和經營,已無新的住宅開發項目,進入收尾階段。

對于本次入主萬業企業目的,先導科技一方稱將充分發揮自身資金優勢、產業優勢,支持上市公司現有主營業務持續發展,同時對上市公司產業結構的優化、新業務新產業的培育和嘗試提供支持與賦能。

同時,由于此前宏天元合伙通過浦科飛人及上海浦科間接持有A股上市公司上工申貝8.52%的股份,在上述權益變動后,先導科技、先導獵宇將持有宏天元合伙100%份額,并通過浦科飛人及上海浦科間接持有公司6078.95萬股A股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8.52%。

上工申貝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及銷售縫制設備及智能制造設備,經營業務還涉及汽車內飾件、商貿物流等領域。對于權益變動的目的,先導科技一方稱是基于對上市公司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價值的認可。

起底安徽富豪朱世會

豪擲近25億元展開資本運作,如此大手筆的朱世會是什么來頭?

光智科技曾披露,朱世會為中國國籍,安徽蚌埠人,畢業于廣州外國語學院,研究生學歷,1993年-1996年在廣東省對外經濟發展公司任職;1996年-2003年在廣州住友商事有限公司,任產品經理。

南方日報曾報道,在兩家企業供職期間,朱世會接觸到硒、碲等化學元素,并發現國內材料行業面臨著“卡脖子”的難題,在歐美、日韓的不少企業掌握著高純度稀散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提純、生產等核心技術,于是他心有不甘,決意下海經商。

1995年,朱世會成立了先導科技集團,涉足硒、碲等稀散金屬材料行業,但起初公司發展形勢并不好。

直到2003年,朱世會正式脫離原單位,將初創團隊、生產設備等遷至廣東清遠,并在這里成立了先導稀材,公司主營稀散金屬回收提純業務,由此掘到第一桶金。彼時,清遠各項要素成本相較廣州更低,對新興產業的扶持力度大,對于創業型企業有較大吸引力。

以先導稀材為基礎,朱世會不斷拓展商業版圖,2005年先導稀材即買下原本租用的10畝地。2014年與比利時優美科合資成立ITO(氧化銦錫)靶材清遠工廠;2017年實現對優美科ITO業務的全資收購。

官網顯示,先導科技集團在稀散?屬、先進材料和資源回收業務的基礎上,重點布局下游器件、模組、系統等領域,產品應?于半導體、微電?、5G、光通訊、光伏等行業,公司是?個實現國產化?尺?ITO旋轉靶的供應商(G11),全球三大紅外材料供應商之?,化合物半導體襯底產品的核?供應商。

此外,朱世會也很早嘗試涉足資本市場。早在2012年其帶領先導稀材試圖在創業板上市,但由于公司持續盈利能力存重大不確定性等原因,證監會未核準該公司的上市申請。

時間來到2019年,朱世會實現“曲線上市”。當年4月10日,中飛股份公告稱公司實控人擬發生變更,楊志峰擬將其持有的620萬股股權(總股本的6.83%)轉讓給朱世會粵邦投資,并將其仍持有的剩余1860萬股(總股本的20.5%)表決權委托給粵邦投資。

該次權益變動后,粵邦投資直接持有公司6.83%,實際擁有上市公司27.33%股份的表決權。粵邦投資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朱世會成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至此,隨著中飛股份“易主”,朱世會拿下首家上市公司控股權,而后將其更名為光智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初,光智科技發布公告稱,安徽光智多次通過第三方提供資金給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業使用,形成非經營性資金占用,累計金額8.31億元,因此被證監局下發了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光智科技上演“蛇吞象”

近年來,朱世會在A股市場上異軍突起,一躍成為“資本新貴”,資本運作頻繁。

今年2月,朱世會旗下的先導電科宣布啟動IPO輔導。但到了9月底,光智科技拋出了一份交易額可能超200億元的“蛇吞象”式關聯并購,收購標的為先導電科100%股份,交易對方為先導稀材等55名股東。

2024年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顯示,先導電科的估值為210億元,遠高于光智科技目前的市值,因此外界也將這場重組稱為“蛇吞象”。

根據光智科技11月14日的公告,本次交易涉及的盡職調查、審計、評估或估值等工作正在進行中。

實際上,在入主光智科技之后,朱世會曾展開運作,但并未從根本上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資料顯示,中飛股份上市之初的主營業務為高性能鋁合金材料及機加工零部件領域的生產、研發和銷售,但2017、2018年公司利潤暴跌,2019年歸母凈利潤虧損1.12億元。

在此情況下,2020年初,中飛股份宣布與先導稀材合資設立合資公司清遠中飛先導科技有限公司,后又更名為安徽中飛先導、安徽中飛,合資公司聚焦于光學材料和光學元器件、紅外光學元器件等的研制、生產。

由此,中飛股份實現高端鋁合金材料、紅外光學及激光器件雙主業經營。由于主營業務的變化,自2021年11月24日起,中飛股份證券名稱變更為光智科技。

然而,一番籌謀下來,光智科技的財務狀況還是持續惡化。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光智科技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24億元、9.36億元、10.11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0.04億元、-1.14億元、-2.41億元,連續增收不增利。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虧損勢頭不改,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9.55億元,同比增長32.45%;歸母凈利潤為虧損2530.48萬元。

光智科技的資產負債率也常年處在高位。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22年為89.84%,2023年為98.07%,好在今年三季度末降為78.24%。先導電科的經營狀況如何目前不得而知,資產注入能否增強光智科技的盈利能力,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光智科技

  • 鍺產品量價齊升與終端產品放量,光智科技(300489.SZ)預計2024年扭虧為盈
  • 光智科技(300489.SZ):公司董事、總經理劉留辭職,持有公司股份29.13萬股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安徽富豪朱世會再出手,曾因資金占用事項引發監管部門介入

獵物雖美,也要注意食量。

文|雷達財經 肖灑

編輯 | 深海

關注A股市場的人應該注意到,安徽富豪朱世會,成為眼下炙手可熱的資本玩家。

11月29日,萬業企業和上工申貝雙雙復牌,并公告了股權轉讓事項。其中,廣州先導獵宇科技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先導獵宇”)、先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先導科技”)通過受讓萬業企業間接控股股東上海宏天元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宏天元合伙”)100%份額的方式,間接控制公司24.27%股份的表決權,萬業企業實控人變為朱世會。

同時,上工申貝也宣布,公司第一大股東浦科飛人的間接控股股東宏天元合伙的合伙人正在籌劃財產份額協議轉讓事項,相關權益變動完成后先導科技、先導獵宇將持有宏天元合伙100%份額,從而間接控制上工申貝第一大股東。

先導科技、先導獵宇均是受朱世會實際控制的企業,上述轉讓交易價款合計為24.97億元。雷達財經注意到,朱世會首次踏足A股市場,是在2019年4月入主中飛股份,后更名為光智科技。就在前不久,光智科技才拋出一份交易預案,籌劃對朱世會旗下核心資產先導電科的收購。

光智科技曾披露,朱世會為安徽蚌埠人,畢業于廣州外國語學院,早年間在廣東省對外經濟發展公司任職,后下海經商涉?稀散?屬?業,于2003年在廣東清遠創辦了廣東先導稀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先導稀材”),隨后又陸續成立了先導科技、先導電科等諸多企業。

近年來,“先導系”快速崛起,朱世會更是在2024年首登胡潤富豪榜,以90億元的身價位列第576位。

值得關注的是,朱世會及其控制的企業,曾因非經營性資金占用,引發監管部門介入。

豪擲25億元“一石二鳥

一次出手便入主萬業企業、拿下上工申貝第一大股東之位,朱世會有望“一石二鳥”。

11月28日晚間,萬業企業公告,公司間接控股股東宏天元合伙的執行合伙人上海宏天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宏天元管理”)與先導獵宇、先導科技簽署了財產份額轉讓協議,宏天元合伙有限合伙人上海申宏元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申宏元管理”)等11名有限合伙人與先導獵宇簽署了財產份額轉讓協議。

公告顯示,上海浦科為萬業企業控股股東,宏天元合伙持有上海浦科51%的股份,為上海浦科控股股東。

而宏天元管理持有宏天元合伙 16.45%的份額,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申宏元管理持有宏天元合伙 11.07%的份額,擔任有限合伙人。

此次權益變動后,宏天元管理和申宏元管理不再持有萬業企業股份,浦科投資仍為萬業企業控股股東。先導科技、先導獵宇將持有宏天元合伙100%份額,并間接持有浦科投資51%股權,因此間接控制萬業企業24.27%的股份表決權。

根據協議內容,宏天元合伙全部份額的轉讓交易價款合計為24.97億元。本次交易為間接收購上市公司控制權,不觸及要約收購,亦不構成關聯交易。

天眼查App顯示,先導科技成立于2011年,由朱世會全資持有;先導獵宇于今年10月成立,股權穿透后同樣由朱世會實際控制。由此,股權轉讓完成后萬業企業的實控人將變更為朱世會。

中報顯示,萬業企業主要經營兩大核心業務,一方面是專注于集成電路核心裝備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技術服務,另一方面是存量房地產業務的銷售與去化。

公司旗下凱世通和嘉芯半導體主要從事集成電路核心裝備業務。其中,凱世通所涉核心裝備業務是以離子注入技術為核心的集研發、制造、銷售于一體的高端離子注入機項目,重點應用于集成電路領域。

嘉芯半導體所涉及的產品范圍覆蓋刻蝕機、薄膜沉積、快速熱處理等多品類的半導體前道設備。

公司的房地產業務目前主要是車位和原有存量房產的銷售和經營,已無新的住宅開發項目,進入收尾階段。

對于本次入主萬業企業目的,先導科技一方稱將充分發揮自身資金優勢、產業優勢,支持上市公司現有主營業務持續發展,同時對上市公司產業結構的優化、新業務新產業的培育和嘗試提供支持與賦能。

同時,由于此前宏天元合伙通過浦科飛人及上海浦科間接持有A股上市公司上工申貝8.52%的股份,在上述權益變動后,先導科技、先導獵宇將持有宏天元合伙100%份額,并通過浦科飛人及上海浦科間接持有公司6078.95萬股A股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8.52%。

上工申貝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及銷售縫制設備及智能制造設備,經營業務還涉及汽車內飾件、商貿物流等領域。對于權益變動的目的,先導科技一方稱是基于對上市公司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價值的認可。

起底安徽富豪朱世會

豪擲近25億元展開資本運作,如此大手筆的朱世會是什么來頭?

光智科技曾披露,朱世會為中國國籍,安徽蚌埠人,畢業于廣州外國語學院,研究生學歷,1993年-1996年在廣東省對外經濟發展公司任職;1996年-2003年在廣州住友商事有限公司,任產品經理。

南方日報曾報道,在兩家企業供職期間,朱世會接觸到硒、碲等化學元素,并發現國內材料行業面臨著“卡脖子”的難題,在歐美、日韓的不少企業掌握著高純度稀散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提純、生產等核心技術,于是他心有不甘,決意下海經商。

1995年,朱世會成立了先導科技集團,涉足硒、碲等稀散金屬材料行業,但起初公司發展形勢并不好。

直到2003年,朱世會正式脫離原單位,將初創團隊、生產設備等遷至廣東清遠,并在這里成立了先導稀材,公司主營稀散金屬回收提純業務,由此掘到第一桶金。彼時,清遠各項要素成本相較廣州更低,對新興產業的扶持力度大,對于創業型企業有較大吸引力。

以先導稀材為基礎,朱世會不斷拓展商業版圖,2005年先導稀材即買下原本租用的10畝地。2014年與比利時優美科合資成立ITO(氧化銦錫)靶材清遠工廠;2017年實現對優美科ITO業務的全資收購。

官網顯示,先導科技集團在稀散?屬、先進材料和資源回收業務的基礎上,重點布局下游器件、模組、系統等領域,產品應?于半導體、微電?、5G、光通訊、光伏等行業,公司是?個實現國產化?尺?ITO旋轉靶的供應商(G11),全球三大紅外材料供應商之?,化合物半導體襯底產品的核?供應商。

此外,朱世會也很早嘗試涉足資本市場。早在2012年其帶領先導稀材試圖在創業板上市,但由于公司持續盈利能力存重大不確定性等原因,證監會未核準該公司的上市申請。

時間來到2019年,朱世會實現“曲線上市”。當年4月10日,中飛股份公告稱公司實控人擬發生變更,楊志峰擬將其持有的620萬股股權(總股本的6.83%)轉讓給朱世會粵邦投資,并將其仍持有的剩余1860萬股(總股本的20.5%)表決權委托給粵邦投資。

該次權益變動后,粵邦投資直接持有公司6.83%,實際擁有上市公司27.33%股份的表決權。粵邦投資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朱世會成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至此,隨著中飛股份“易主”,朱世會拿下首家上市公司控股權,而后將其更名為光智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初,光智科技發布公告稱,安徽光智多次通過第三方提供資金給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業使用,形成非經營性資金占用,累計金額8.31億元,因此被證監局下發了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光智科技上演“蛇吞象”

近年來,朱世會在A股市場上異軍突起,一躍成為“資本新貴”,資本運作頻繁。

今年2月,朱世會旗下的先導電科宣布啟動IPO輔導。但到了9月底,光智科技拋出了一份交易額可能超200億元的“蛇吞象”式關聯并購,收購標的為先導電科100%股份,交易對方為先導稀材等55名股東。

2024年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顯示,先導電科的估值為210億元,遠高于光智科技目前的市值,因此外界也將這場重組稱為“蛇吞象”。

根據光智科技11月14日的公告,本次交易涉及的盡職調查、審計、評估或估值等工作正在進行中。

實際上,在入主光智科技之后,朱世會曾展開運作,但并未從根本上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資料顯示,中飛股份上市之初的主營業務為高性能鋁合金材料及機加工零部件領域的生產、研發和銷售,但2017、2018年公司利潤暴跌,2019年歸母凈利潤虧損1.12億元。

在此情況下,2020年初,中飛股份宣布與先導稀材合資設立合資公司清遠中飛先導科技有限公司,后又更名為安徽中飛先導、安徽中飛,合資公司聚焦于光學材料和光學元器件、紅外光學元器件等的研制、生產。

由此,中飛股份實現高端鋁合金材料、紅外光學及激光器件雙主業經營。由于主營業務的變化,自2021年11月24日起,中飛股份證券名稱變更為光智科技。

然而,一番籌謀下來,光智科技的財務狀況還是持續惡化。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光智科技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24億元、9.36億元、10.11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0.04億元、-1.14億元、-2.41億元,連續增收不增利。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虧損勢頭不改,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9.55億元,同比增長32.45%;歸母凈利潤為虧損2530.48萬元。

光智科技的資產負債率也常年處在高位。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22年為89.84%,2023年為98.07%,好在今年三季度末降為78.24%。先導電科的經營狀況如何目前不得而知,資產注入能否增強光智科技的盈利能力,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岱山县| 大足县| 河南省| 子长县| 扬州市| 德保县| 安顺市| 银川市| 丰城市| 遂昌县| 壶关县| 尤溪县| 武穴市| 青阳县| 奉贤区| 凌海市| 德惠市| 桐梓县| 建宁县| 出国| 黔西| 镇远县| 林州市| 洞头县| 基隆市| 弥渡县| 长沙市| 辽源市| 栖霞市| 大城县| 云龙县| 鄂尔多斯市| 安远县| 河西区| 永仁县| 沛县| 廉江市| 龙泉市| 南溪县| 永春县| 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