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安晶
當地時間2024年11月27日凌晨4點,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達成的停火協議正式生效,雙方持續近14個月的戰斗暫時停止。
周三早上,有大批車輛從黎巴嫩西南部港市西頓出發前往黎南部。以色列國防軍則敦促黎巴嫩居民暫時不要返回黎南部,指出隨著停火協議生效,以色列軍隊將繼續在黎南部“待命”。
就在停火正式生效前,以色列對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狂轟濫炸,在短短2分鐘內空襲了貝魯特南郊的20個目標。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警告,雖然停火協議達成,但只要黎巴嫩真主黨違反協議,以色列將立刻“攻擊”。
據《以色列時報》報道,雖然以色列政府沒有在停火生效前公布協議內容,但根據以色列官員和美國總統約瑟夫·拜登透露的信息,停火將分階段執行。
停火協議設定了60天的過渡期。在60天內,黎巴嫩政府將向利塔尼河以南地區派出5000名士兵,恢復對黎南部的控制。
在停火一開始,以色列不會立刻從黎南部撤軍,而是等黎巴嫩政府軍前往黎南部后才逐步撤軍。黎巴嫩真主黨則需要將其成員和武器裝備撤到利塔尼河以北。黎巴嫩政府負責確保真主黨在黎南部的軍事設施全部拆除,且不得重建。

利塔尼河是黎巴嫩最長的河流,該河的東西走向段與“藍線”平行,距離“藍線”約30公里。“藍線”是2006年的第二次黎巴嫩戰爭后由聯合國劃定的黎以臨時停火線。
根據2006年聯合國安理會的第1701號決議,在利塔尼河南岸到“藍線”之間的區域內,只有黎巴嫩政府能部署武裝人員和武器,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在該地區監督停火。但決議并沒有完全執行,黎巴嫩真主黨繼續在利塔尼河以南地區設軍事據點,以色列則頻繁向該地區派無人機和戰機。
為確保此次的停火能得到執行,美國和法國將與聯黎部隊一同負責監督,法國是黎巴嫩的前宗主國。監督小組還將確保黎巴嫩政府軍接受所需訓練、獲得足夠裝備以執行停火協議。拜登強調,美國不會派作戰部隊前往黎巴嫩,僅是為黎巴嫩政府軍提供軍事支持。
除此之外,其他未公布名稱的國家還將設立軍事技術委員會,為黎巴嫩政府軍提供額外經濟和軍事援助。
在談判中,以色列要求一旦該國認為黎巴嫩真主黨違反協議,以色列將有權自行對黎巴嫩發動攻擊。黎巴嫩政府堅決反對,指責該要求侵犯黎巴嫩主權。最終協議中沒有包括該條款,但美國另外起草了附加文件支持以色列的自衛權。
據以色列媒體報道,附加文件沒有明確支持以色列自行攻擊黎巴嫩,而是要求以色列先向國際監督小組報告可能存在的違反停火情況,監督小組成員將討論相關情況的嚴重程度。美國同時也支持以色列在面臨“迫切威脅”時立刻進行反擊。
周二晚,以色列安全內閣以10票贊成1票反對的結果批準了黎以停火協議,唯一投出反對票的是以色列國家安全部長、極右翼政黨猶太力量黨領導人伊塔馬爾·本·格維爾。但本·格維爾沒有威脅要帶猶太力量黨退出聯合政府。
此前有消息稱內塔尼亞胡準備等到唐納德·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國總統之時,把黎以停火作為禮物獻給特朗普。但以色列官員透露,拜登政府以延緩提供援助物資和聯合國安理會制裁決議為威脅,要求以色列盡快達成協議。
對于即將離任的拜登而言,黎以停火協議也是他在中東問題上留下的為數不多的政績。以色列安全內閣批準協議后,拜登立刻在白宮玫瑰花園發表講話,稱自己“從來沒有一刻停止尋求和平”。
拜登與內塔尼亞胡和黎巴嫩看守政府總理納吉布·米卡提進行了通話,后兩者均宣布各自政府接受停火協議。在停火談判中,黎巴嫩政府是黎巴嫩真主黨的中間人。
拜登表示,此次停火協議意在讓各方“永久停止敵對行動”,黎巴嫩真主黨剩下的軍事力量已經不足以再次威脅以色列的安全。
內塔尼亞胡卻沒有展現出相同的樂觀。他警告,如果黎巴嫩真主黨違反協議并試圖重新武裝,“我們會攻擊”;如果黎巴嫩真主黨在黎以邊境重建“恐怖主義基建”、發射火箭彈、挖掘地道、運輸導彈,以色列“都會攻擊”。
黎巴嫩與以色列的緊張關系由來已久。以色列建國后與阿拉伯國家不停交戰,在1982年的第五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入侵黎巴嫩,6天內就占領了黎巴嫩四分之一的領土。此后,兩國沖突不斷并于2006年爆發了第二次黎巴嫩戰爭,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大打出手。
黎巴嫩真主黨被以色列定為恐怖組織,但該組織是黎巴嫩重要的政治和軍事力量,以合法政黨身份在黎巴嫩議會參政。得到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黨也是中東頗具影響力的非政府武裝,在敘利亞內戰中協助敘政府作戰。
內塔尼亞胡稱,以色列此次同意與黎巴嫩真主黨停火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以色列將把重點放在應對伊朗威脅上,但他拒絕透露具體詳情。伊朗外交部已經對黎以停火表示歡迎,重申對黎巴嫩政府的堅定支持。
特朗普第一任期,美國對伊朗實施了極限施壓,炸死了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圣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并促成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和解以組建反伊朗聯盟。特朗普重返白宮后,伊朗將再次成為重點打壓對象。
內塔尼亞胡表示,同意停火的其他兩個原因分別為讓以色列軍隊休整以及孤立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
雖然拜登準備趁黎以達成停火之際再次推動巴以停火,但以色列和哈馬斯雙方都沒有展示出任何停火意愿。
以色列正在加大對加沙北部的襲擊,以在當地建立緩沖區。以色列財長、宗教猶太復國主義者黨比撒列·斯莫特里赫周一呼吁以色列重新占領加沙,并在2年內通過“自愿移民”將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口減少一半。
本輪黎以沖突始于2023年10月的巴以沖突。為策應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幾乎每天在邊境地區與以色列交火。今年以來,雙方行動升級,黎巴嫩真主黨對以色列北部發動大規模無人機和火箭彈襲擊,以色列則對黎巴嫩發動地面進攻并連續打死真主黨高層。
在沖突最開始,黎巴嫩真主黨堅持把以色列停止對加沙的入侵作為該組織停止襲擊以色列的前提條件。但隨著黎以交手升級、眾多高層喪生,黎巴嫩真主黨已不再把結束巴以沖突作為結束黎以沖突的前提。
截至目前,黎以沖突造成黎巴嫩3823人喪生,超過120萬居民被迫撤離。以色列方面有70多人喪生,6萬多居民撤離。以色列對黎巴嫩的空襲和地面行動還給黎巴嫩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
世界銀行本月公布的報告預計,黎巴嫩遭受的損失超過85億美元。黎巴嫩南部近10萬住宅被毀,16.6萬人因沖突失業,旅游業、服務業、農業和商業遭受最大沖擊。受黎以沖突影響,黎巴嫩今年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將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