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陽戈
11月26日,據同花順數據,“谷子經濟”概念股漲幅居前,遠超第二位的“芬太尼”概念。“谷子經濟”概念股創源股份(300703.SZ)、華立科技(301011.SZ)、德藝文創(300640.SZ)、奧飛娛樂(002292.SZ)、橫店影視(603103.SH)、實豐文化(002862.SZ)、晨光股份(603899.SH)、廣博股份(002103.SZ)等個股表現不俗。


什么是“谷子經濟”?根據公開信息,二次元衍生商品被稱為“谷子”(英文“Goods”的諧音),即?漫畫、?動畫、?游戲、?偶像、?特攝等版權作品衍生出的周邊產品,?包括?海報、徽章、卡片、?掛件、立牌、手辦、娃娃等。百度指數顯示,2011年以來,“谷子”的搜索指數不斷提升,近年來谷圈文化崛起,已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消費力量。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6-2023年,中國二次元產業規模從189億元增長至2219億元,復合增速42%;其中二次元周邊衍生產業規模從53億元增長至1023億元(占比從28%上升至46%),復合增長率高達53%。截至2023年,中國泛二次元用戶規模已突破5億人,其中Z世代為主力群體。根據《中國二次元內容行業白皮書》,Z世代人群中泛二次元用戶的占比可達95%。從用戶職業分布來看,中國二次元用戶主要為學生和白領群體,其中在讀學生占46%,企業白領占35%,其余職業共占19%。Z世代,也稱為“網生代”“互聯網世代”“二次元世代”“數媒土著”,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他們一出生就與網絡信息時代無縫對接,受數字信息技術、即時通信設備、智能手機產品等影響比較大。
“展望未來,預計2023-2029年,二次元產業規模將從2219億元增長至5900億元,復合增速18%。”浙商證券新消費馬莉團隊如此預測。


浙商證券研報認為,“谷子經濟”能為老商場注入新活力。2023年1月,被稱為“國內首座聚焦次元文化的商業體”的上海百聯ZX創趣場落成,拉開了國內商場爆改二次元的帷幕。去年十一黃金周期間,這家商場斬獲6萬人次的日均客流。今年前三季度,百聯ZX創趣場銷售收入同比上漲84%,客流量同比上漲約40%。
無獨有偶,國內多地的二次元項目也交出亮眼成績:成都的天府國際動漫城于今年9月26日正式開業,國慶10月1日-3日的總客流突破10萬人次;今年上海靜安大悅城的chiikawa快閃店,開業10小時實現268萬元的銷售額。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有超20個一二線城市的超60個核心商圈都在打造二次元消費城市地標。根據36氪統計,上海僅百聯ZX創趣場一家商業體就包含了40多家谷店;北京的二次元吃谷地至少超過220家;廣州和深圳兩市合計谷店近300家,動漫星城單商場谷店超50家;成都市、重慶市、武漢市、鄭州市、西安市、南京市、杭州市分別擁有谷子店超過170家、140家、120家、100家、80家、80家、90家。
界面新聞注意到,泡泡瑪特(9992.HK)近年的表現,頗為搶眼。該公司2022年歸母凈利潤4.76億元,2023年10.82億元,2024年上半年就有9.21億元。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6.17億元、63.01億元、45.58億元。2024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同比增幅分別為109.5%和93.3%。盤面上,今年3月至11月,泡泡瑪特的累計漲幅已經超過300%。

資料顯示,IP是泡泡瑪特業務的核心,泡泡瑪特建立了覆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的一體化平臺,包括藝術家發掘、IP運營、消費者觸達及潮流玩具文化的推廣,通過該平臺公司得以激發粉絲對潮流的熱情,給他們帶來快樂和美好。泡泡瑪特的LABUBU今年就火爆出圈。
浙商證券新消費馬莉團隊表示,中國二次元產業鏈包括內容生產、內容傳播和周邊衍生三部分。其中,內容生產包括動畫制作、漫畫制作、游戲制作,代表性公司有米哈游、網易等;內容傳播包括海外內容代理、綜合平臺、動漫平臺、資訊平臺、游戲發行等,代表性公司有嗶哩嗶哩、ACFUN、阿里魚等;衍生周邊包括二次元商品、虛擬偶像、線下娛樂、服裝等,其中二次元商品(谷子)通過廣泛的生產商與零售商,觸達到終端二次元消費者。就衍生周邊而言,基于原料豐富、輕工業發達等優勢,中國二次元周邊衍生市場集中度較低,呈百花齊放態勢。由于行業利潤普遍較高但技術門檻不高,因此潛在進入者較多,市場競爭較為激烈,未來可能有更多玩家切入二次元周邊賽道。
對此,德邦證券分析師易丁依的觀點一致,其研報表示,相比于二次元內容市場,周邊衍生市場規范較晚,加之由于中國市場需求大、原料豐富、工藝品制造成本低等原因,當前二次元衍生品市場集中度較低,具備供應商議價能力較弱、消費者議價能力較強、現有競爭者數量較大且市場集中度低、利潤較高且產品技術門檻不高等特點,因此潛在進入者較多、替代品風險一般,因此市場競爭較為激烈,主要玩家包括具備全產業鏈布局的泡泡瑪特;以IP運營為主的52toys等及以渠道鋪設為主的名創優品等玩家。
回看同花順概念股,創源股份曾公告,2023年公司與知乎和敦煌博物館達成IP聯名合作,分別推出飛鳥集本冊產品及敦煌文創系列產品。
華立科技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目前游戲游藝設備業務主打的產品包括《狂野飆車9競速傳奇》、《閃電摩托DX》、《奧特曼系列變身大決戰》、《H alo》、《太鼓之達人》、《中二節奏》、《舞萌DX》等產品。動漫IP衍生產品業務主打的產品包括《寶可夢加傲樂》、《我的世界》、《三國幻戰》等系列產品。
德藝文創有打造數字藝術品平臺并發布《如夢青衣》國潮IP及數字衍生品。
奧飛娛樂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表示,卡牌是公司在今年重點拓展的品類。現階段,卡牌業務主要圍繞自有IP開發產品,目前已推出的“鎧甲勇士”和“喜羊羊與灰太狼”第一彈產品,于近期陸續上新,開始銷售“鎧甲勇士”卡牌第二彈產品。接下來公司將繼續推出類型更豐富的卡牌產品,例如“巴啦啦小魔仙”卡牌也已進入產品研發階段,以及尋求與外部知名IP授權合作等形式。
橫店影視半年報中提到,要豐富衍生品周邊產品,擴大IP衍生品的開發業務,爭取與知名品牌達成衍生品快閃店的開設合作,利用衍生品、卡牌等銷售創造良好的動漫二次元氛圍,深度綁定卡牌玩家,開展更多特色活動。
實豐文化半年報顯示,在IP動漫衍生品玩具方面,公司積極與重磅優質IP合作,目前獲得寶可夢、奶龍、蛋仔派對、貪吃蛇大作戰、超級飛俠等熱門IP授權,已開發寶可夢場景套裝玩具系列、可達鴨款(電動)、奶龍款(電動)玩具正熱銷中;同時公司不斷打造自主研發、原創的IP產品,打造了小鸚鵡奇奇、智能飛飛象等多款熱銷智能電動玩具,融入多種文化元素,讓玩具更具人文關懷和溫度,進一步地滿足不同年齡段消費者更高的需求。
晨光股份,旗下多品牌涉足“谷子”,出品“奇只好玩”等品牌,2023年7月,奇只好玩與《原神》合作了兩個游戲角色(“提納里”和“阿貝多”)的6款周邊產品,包括書寫筆記本、收納包、亞克力立牌、馬口鐵徽章等,在九木雜物社等渠道售賣,銷售額約2000萬元。
至于廣博股份,公司從事文創領域,和多部國內外知名IP強強聯手,開發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文創文具以及二次元周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