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盧奕貝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茶顏悅色跟上同行步伐開始“卷”供應鏈。
11月24日,據望城發布公眾號信息,茶顏悅色位于長沙望城經開區的自研生產基地一期項目步入收尾階段,正進行設備安裝調試,預計將于2025上半年實現正式投產。
根據規劃,茶顏悅色基地建成后,將以自主技術研發為驅動,建設茶萃全自動生產線、茶葉產品自動化生產線及其配套、輔助生產設施,打造茶葉深加工技術、茶葉精加工技術的創新研發生產中心,并同步引入咖啡深加工的研發項目,全面達產后將支持門店的核心技術原物料供應。另據此前中建五局三公司官微消息,該項目總投資額約5.2億元。
與此同時,茶顏悅色仍在既緩慢又謹慎地向外擴張。
綜合窄門餐眼及茶顏悅色小程序信息,茶顏悅色主品牌門店數量目前為710家,子品牌鴛央咖啡、古德墨檸、小神閑茶館的門店數量分別為101、82、21家,如果不考慮店中店形式,那么茶顏悅色品牌家族的全部門店數量已超900家。
這對茶顏悅色而言已經是非常迅猛的擴張速度。
自2013年成立以來,茶顏悅色憑借中國風的品牌形象和產品,在長沙市場深耕細作。直到2020年11月,常德第一家門店開業,茶顏悅色才在長沙以外開出首家門店;同年12月,武漢第一家門店開業。花費7年,茶顏悅色才真正走出了湖南。
但這個品牌眼下也在提速發展。6月,界面新聞統計發現茶顏悅色品牌家族當時的門店數量約為700家,也就是說在最近的半年里茶顏悅色新增了近200家門店。
與大部分新茶飲品牌遍地開花的擴張策略不同,茶顏悅色目前在湖南以外,一直堅持區域加密策略。
目前,茶顏悅色已經進入重慶、江蘇、湖北等4個省份,覆蓋19座城市,并且茶顏悅色通常避開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而是重點布局重慶、武漢、南京等新一線城市,以及向湖南周邊的地級市蔓延。比如9月,茶顏悅色最新布局的城市為江蘇蘇州。眼下它在湖南、湖北、重慶、江蘇的門店數量分別為430、63、129、88家。
這種策略與古茗類似。
“在一個城市,要么不開店,要么就會密集開店。”品牌創始人王云安曾這樣對外闡述古茗的開店策略,其重點在于密集的門店網絡能實現規模效應,大幅提高倉儲及物流的效率,隨后借助在已具有關鍵規模的省份所積累的經驗和優勢,策略性地進入鄰近省份。
事實上,古茗至今仍未進入北京、上海。如今的茶顏悅色無論開店或是自建供應鏈也秉承一樣的邏輯。
而在湖南省以內,茶顏悅色則通過不斷開設子品牌來尋找新增點。
茶顏悅色已經在6個賽道開“卷”。9月,茶顏悅色的“硬折扣·量販GO”主題概念店于長沙開業,售賣從零食、茶葉、文創產品到現制飲品的所有旗下產品;5月,茶顏悅色以店中店的形式推出“糖水鋪子”,嘗試賣糖水。
在此以前,茶顏悅色的子品牌家族還包括小酒館子品牌晝夜詩酒茶、鴛央咖啡、古德墨檸、小神閑茶館,分別對應酒館、咖啡、檸檬茶、純茶四個細分賽道,幾乎覆蓋了消費者全天的飲用場景。而始終貫穿這些不同品類的,是茶顏悅色標志性的新中式風格,以及單一城市或區域高密度拓店的模式慣性。
茶顏悅色方面曾告訴界面新聞,開設如此之多的子品牌是“探索一片葉子的無限可能”。而當人們對茶顏悅色日趨習以為常時,通過子品牌重新提供新鮮感,或許能起到分攤流行風險、擴充SKU數量、提升銷量、協同拉動整體流量等作用。
只是在古茗、茶百道們沖刺萬店,霸王茶姬高歌猛進突破5000家的眼下,茶顏悅色仍顯得格外緩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茶顏悅色始終沒有開放加盟,堅持直營模式。茶顏悅色創始人呂良多次對外表示,“不是不想做,是覺得我可能做不了”,他也認為,茶顏悅色的根是服務業。
目前來看,茶顏悅色想嘗試子品牌與主品牌相互補充、協同并進的路線。但問題也在于,涉獵如此之廣,也必然需要茶顏悅色拿出更多的精力,而且對品牌的品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無論酒、咖啡、糖水等細分賽道,每一條都有強大的頭部品牌。并且從現實來看,茶顏悅色的各類副業并沒有掀起太大的水花,主要營收支柱依然是茶飲。

但眼下的新茶飲行業正進入更殘酷的競爭階段。即使各家都在大打價格戰,新茶飲們的開店速度也開始放緩。
據壹覽商業報道,9月,從整體開店數量來看,國內25家連鎖茶飲品牌一共新開門店2101家,現存門店一共109274。此前在8月,現存門店量為109515,也就是說9月其跟蹤的新茶飲門店量凈減241家。
現制茶飲《2023新茶飲研究報告》顯示,經歷3年的蟄伏,2023年新茶飲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498億元,增速高達44.3%,但2024和2025年,增速或將下降至19.7%和12.4%,增量轉存量趨勢明顯。
10月,喜茶曾發布一封《為用戶創造差異化的品牌和產品》內部信,除提到面對有限的消費需求,業內普遍選擇趨同的產品與品牌策略,導致陷入日益焦灼的同質化競爭外,還提到不會追求短期的開店速度與數量,接下來幾個月將會控制門店加密,更注重開店的質量與門店運營品質。
眼下的新茶飲行業,單靠開店和低價維持增長的策略,已不足以應對隨時到來的變化。而在品牌與市場的博弈中,茶顏悅色依舊保持著自己的步調和定位,這或許也是一種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