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沈溦
在經歷超千萬巨額罰款,五年證券市場禁入,還因內幕交易被立案調查至今,早已辭職的ST永悅(603879.SH)實控人陳翔又出事了。
ST永悅11月24日晚間公告,當日收到控股股東江蘇華英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華英”)發來的鹽城市大豐區監察委員會簽發的關于公司實際控制人陳翔的留置通知書和立案通知書。
上市公司撇清關系
ST永悅表示:陳翔未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公司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規范運作。
目前,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均正常履職,公司控制權未發生變化,董事會運作正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上述事項不會對公司正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不過,11月25日,ST永悅股票開盤依舊一字跌停。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這已是陳翔進入2024年以來第三次被立案調查。
2024年4月1日,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對陳翔下發立案告知書,4個月后的8月15日,上市公司和陳翔一同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由于價值3億元的無人機合同信息披露存在誤導性,并對合同未生效信息披露不及時,以及多年存在實控人關聯方資金占用等問題,ST永悅被處以1300萬元罰款。
作為實際控制人和資金占用方,陳翔被罰1050萬元,并采取5年的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2024年4月28日,證監會又因涉嫌證券市場內幕交易,對陳翔再度立案調查,截止到11月25日,上述事項調查尚未完成。
“實控人已在5月31日辭職,不在上市公司擔任任何職務,其本人也已被市場禁入,不參與任何上市公司相關的經營事務,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均由高管團隊負責。”11月25日,ST永悅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由于陳翔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的身份,公司于11月24日下午獲悉其被留置消息,立刻就發布了公告,但對公司正常經營其實沒有影響,公司暫時也不清楚其被立案和留置的原因,“但應該是個人事務”。
值得注意的是,陳翔作為ST永悅實控人的位置似乎也不穩固。11月20日公告顯示,江蘇華英所持有的上市公司1600萬股股票將于12月20日指12月21日在淘寶平臺進行公開拍賣,如拍賣成功,江蘇華英所持有上市公司股份下降至12.8455%。
此外,江蘇華英目前質押比例高達98.94%;被司法凍結的股份數量為3365.95萬股,占其所持有公司股份數量比例為54.15%。
天眼查數據顯示,近期以來,江蘇華英多次因借款合同糾紛被起訴,并兩次成為被執行人,陳翔本人也在2024年6月被執行限制消費令。
無人機產業會受影響嗎?
資料顯示,ST永悅2017年登陸上交所,主營業務為不飽和聚酯樹脂為主的合成樹脂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不過,公司上市即巔峰,上市當年凈利潤就下滑超7%,扣非凈利潤自2021年三季度起已連續虧損13個季度。
2020年底,剛剛解禁的時任實控人傅文昌、付水法、付文英、陳志山以每股12.89元的價格,總計6.16億元的金額,將17.11%公司股份轉讓給江蘇華英,實控人由此變更為陳翔。
陳翔上任后,2022年2月,ST永悅成立全資子公司鹽城永悅智能裝備有限公司,開始發力無人機產業,2023年,公司還變更了募資用途,宣布建設“大豐無人科技產業園項目”。
《大豐無人科技產業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稱,“大豐無人科技產業園項目”預計投資金額約3.3億元,項目達產后,生產能力為植保無人機3000臺、消防無人機500臺、電力巡航及軍警機1000臺、大型物流機500臺和精密配件500萬件。
不過,此后鹽城大豐區與陳翔和江蘇華英的關系似乎急轉直下,2023年2月,江蘇華英就被大豐區政府名下國企提起訴訟,并凍結5.69億元。
而所謂無人機產業盡管被列為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公司也因此被視作低空經濟受益股而股價屢屢異動,卻培育兩年只見“概念”不見業績,還出現了3億合同“消失”的怪相。
在半年報中,ST永悅表示:“公司擁有無人機方面的授權專利49項(其中: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32項,外觀設計14項);另有17項專利已申請正審查(其中: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10項);已獲得注冊商標18項。”并初步確立了植保無人機、行業無人機兩大主流產品路線。
不過,在近期發布的異動公告中,ST永悅又承認:公司營業收入主要來自于化工業務。公司營業收入主要來源于不飽和聚酯樹脂的銷售,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度末,公司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為 23.51萬元。
11月25日,ST永悅方面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無人機生產經營業務均布局在鹽城,公司98%以上的收入來源于化工板塊,“無人機還是沒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