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胡毓婧
界面新聞編輯 | 張友發
繼歐美、中東之后,日本正在成為中國短劇出海征服的下一片高地。
據廣大大數據發布的10月出海短劇劇目榜,日語短劇《大富豪のバツイチ孫娘》(百萬富翁的離婚孫女)登頂,該劇由朝日電視臺和九州文化共同制作,改編自國內短劇《離婚后我成為全球首富的外孫女》。

新劇助推下,九州文化旗下面向海外市場的短劇平臺ShortMax登上日本Google Play和App Store免費榜第一。截至發稿,ShortMax在這兩大應用商店的娛樂榜的排名仍維持在第6和第22名的位置。
此外,DramaBox、ReelShort也進入了該榜單前20名,短劇出海三家頭部選手均在日本市場崛起。
西安豐行文化曾打造過爆款短劇《無雙》,團隊剛剛在日本福岡完成第一部日語短劇拍攝。公司創始人李濤告訴界面文娛,團隊今年5月曾去美國試水本土短劇,但他的感受是北美市場已經比較飽和,而日本相對比較“空”,“我們也觀察了幾個月,現在覺得是時候了,可以去日本市場認真干一下。”
相比去年海外市場的迅猛增長,國內短劇團隊一股腦涌向北美,向細分市場尋找增量已經成為短劇出海的新共識。
今年6月,ReelShort背后的楓葉互動北京公司總經理南亞鵬接受界面文娛采訪時曾表示,當下歐美市場競爭激烈,頭部廠商扎堆,選擇與國內文化貼近的日、韓,以及中東市場,對于中小廠商而言,是更優質的選擇。在已經有目標市場運營經驗,熟悉細分領域的前提下,入局成功率將更高。
接近從零起步的巨大增量市場、付費習慣成熟,是日本市場的最大吸引力。互聯網出海服務平臺點點數據顯示,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日本短劇市場的收入規模達到1322萬美元,下載量超過320萬,RPD(平均單次下載收入,收入/下載量)約為4.13美元。

2024年上半年,日本短劇市場還以譯制劇為主,下半年開始,本土自制劇開始發力。7月底上線的日語短劇《リベンジ!清掃員CEO?咲》(保潔員竟是女總裁)預計充值達到300萬美元,最新爆款《百萬富翁的離婚孫女》拉動ShortMax下載量快速增長。
李濤認為,今年已經有幾部日語短劇在日本數據表現非常突出,日本市場的“機會相當大”,“現在的日本市場應該就是2022年初期的中國市場”。
比起歐美需要“跨界”狼人、吸血鬼題材,日本與國內同屬東亞文化譜系,內容上相對容易打通。比如上述兩部爆款短劇都是富豪隱藏身份打臉敘事,主打后期爽感,在國內這類題材也相當流行,改編已有爆款劇本就可相對“絲滑”銜接日本市場。
豐行文化的日語短劇同樣改編自國內的男頻題材爆款,40集的體量低于國內短劇,總成本80萬,則是高于國內短劇成本,但比歐美市場低得多。具體制作上,豐行采用日本本土演員與中方成熟制作的團隊,日方的作用相當于外協團隊,負責與演員溝通,以及場景上的提報協助工作。
據李濤了解,日本用戶非常熟悉中國文化,女性觀眾愛看古言網文和古裝劇,男性觀眾熱衷中國武俠、神醫題材,“手指一發功,啪啪啪做一些光效,然后人就救活了,他們特別喜歡模仿這些東西。”
豐行文化也在策劃女頻日語短劇。李濤對故事的構思,是一個日本當代職場女性,穿越到中國古代,進行一場復仇和逆襲。故事的心理需求,則來自日本強調“輩分觀”的高壓職場文化和女性相對較低的社會地位。
“咱們國內男頻劇、屌絲逆襲,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看?其實就是通過看劇獲得一些自己在現實中滿足不了的東西,說難聽話就是yy,滿足自己的情緒價值。邏輯是一樣的,日本女性地位身份的崛起,其實還是爽劇,只是性轉版而已。”

下一步,提高自制劇產能將是出海平臺在日本的重點。據日語短劇承制方和雅文化創始人金光國此前向“Enjoy出海”透露,目前日本市場大盤中自制劇不到100部,明年估計能達到每月50部的產出。
出海短劇似潮水不斷涌進新的藍海,國內短劇則正在經歷一輪復雜的轉型升級期。
今年9月底,國內一家頭部短劇公司創始人林微向界面文娛提到,向海外轉移是下半年國內短劇的重要趨勢之一,“九州和點眾都在將戰略重心向海外轉,很多大平臺在海外一個月的投放已經到了1-2億人民幣了。”
林微稱,很多公司的戰略重心已經到了海外,”因為大家意識到國內賺不到錢。”
與海外投放的快速增長相反,國內短劇的投流在快速萎縮。李濤認為,“投放已經走到了基本上走到頭了,這一塊現在目前的相關數據已經每天都在下降”。
他判斷,隨著抖音端原生、紅果短劇、拼多多、美團等渠道崛起,到明年Q1,國內投流可能徹底退出歷史舞臺,或者占據更微小的比重。
半年前,一部短劇六成到九成付費收入用于投流,是行業基本操作。而現在國內短劇的變現渠道、方法已經發生了大的改變,短劇不再單獨依賴投流。“現在才算回歸(正軌)了,它不是一個廣告收益邏輯,回到了互聯網影視行業,是一個比較健康的生態。”
林微提到的另一大趨勢是免費。過去完播一部短劇需要幾十塊的不合理付費模式,逐漸被免費和會員免費模式取代。這一點已經在狂奔的紅果短劇身上得到驗證。
主打免費模式的紅果短劇去年8月上線后快速攫取用戶,當下已穩居各類短劇應用第一名。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今年9月,紅果的月均活躍用戶已經達到1.2億。
與此同時,愛優騰芒也打起了防守反擊戰,加大對短劇的投入力度。幾家平臺過去兩個月內陸續升級橫屏短劇的拉新分賬規則,愛奇藝“一步到位”開設橫屏的“短劇場”和豎屏的“微劇場”,面向會員免費。
海外短劇“開疆拓土”,從東南亞到北美、歐洲,又來到臨近的日韓,版圖越來越大,但藍海市場肉眼可見地減少。國內短劇則正在完成從付費到免費,從投流到多渠道的迭代升級中。隨著行業資金從投流端撤出,轉向制作端、加碼精品化也是一種等待被驗證真偽的選擇。
不論本土還是出海,短劇仍然在追逐下一片水草豐茂的地方。
(注:林微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