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萌寵喝上羊奶粉,貝因美抱住“鏟屎官”?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萌寵喝上羊奶粉,貝因美抱住“鏟屎官”?

誘人的賽道總是擠滿競爭者

文 | 創業最前線  付艷翠

編輯 | 馮羽

如今被證券軟件標簽上電商、嬰童、網紅直播概念的貝因美,股價終于告別2元陣營,來到4元時代。

前有政策端支持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后有第三季度財報營收凈利雙增長的推動,貝因美似乎是好起來了。

就連沒有關注過資本市場的貝因美河北一線員工菜菜(化名)也感受到一點喜悅,“聽說公司最近股價漲得很快。”

今年8月貝因美股價尚在2元/股左右徘徊,10月31日,貝因美股價最高漲到6.12元/股。截至發稿,公司股價報收4.61元/股。

貝因美由謝宏一手創辦,2011年登陸A股市場成為“國產奶粉第一股”。上市初期,其經營業績穩步增長,2013年迎來業績高光時刻,實現營收61.17億元,歸母凈利潤7.21億元。

但從2014年,貝因美業績開始“雪崩”,當年歸母凈利潤只剩0.69億元。2016年開始,貝因美業績更是進入下行通道,公司接連巨虧。財報顯示,2016-2022年,貝因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81億元、-10.57億元、0.41億元、-1.03億元、-3.24億元、0.73億元、-1.76億元。

2018年,在“隱退”七年之后,創始人謝宏重掌貝因美,并公布了一系列降本提效措施,例如從他自己開始,高層帶頭大幅降薪,整頓激進擴張遺留下來的渠道混亂難題。

大刀闊斧的改革之后,如今的貝因美終于重歸盈利,2023年凈利潤0.47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凈利潤0.72億元。

頭頂“國產奶粉第一股”光環的貝因美,日子又好起來了?

1

“翻身”了

給寶寶喝什么奶粉,往往是在體會到初為人母的喜悅后,懸在寶媽們心頭永恒不變的難題。

從今年初確認懷孕后,河北永清的95后寶媽美新就開始為給寶寶喝哪款奶粉而焦慮。為此,她不光頻繁逛線下母嬰店,和身邊的寶媽“取經”,更是開始看各種母嬰App、小紅書、抖音等平臺的科普帖,希望能夠為寶寶選擇一款營養均衡且易吸收的奶粉。

“為什么市場上會有這么多的奶粉啊?進口、國產、牛乳、羊奶、含乳糖、不含乳糖、部分水解、完全水解等等,我發現越做功課越不知道選哪款奶粉好。”美新不禁向「創業最前線」說道。

“我去了好幾家母嬰店,一開始都給我推薦貝因美的奶粉。”美新表示,她在好幾家線下母嬰店看到貝因美在做活動,且母嬰店奶粉柜臺上最顯眼的位置上,貝因美的奶粉占據了大量位置。加上店員向她推薦,稱該奶粉喝了不上火、采用了母乳配方等。

后來,美新還是選擇給孩子喝貝因美的奶粉。

她坦言,很大原因是這款奶粉有非常大的優惠活動,例如買3罐或4罐就送一罐的活動,甚至還有買滿箱數奶粉送嬰兒車、自行車、大米等促銷活動,“各種各樣的營銷手法,我也沒招架住。”

與此同時,美新所做的大量功課也幫她做出了購買決定。因為不少小紅書和業內人士的帖子都在告訴她,價格與營養之間的關系難以言明,那種給孩子“最好”“最貴”的心態已經開始慢慢變化。

“我看過一篇報道,一罐市場價300元左右的奶粉,從采購、加工制作、元素添加、宣傳、物流、等環節進行核算,成本價格一般在60元左右,若受原材料波動影響,成本加價基本在10元之內浮動。”美新告訴「界面新聞·創業最前線」,和頭部品牌比,貝因美價格合適,又是知名品牌,能夠放心嘗試。

種種跡象表明,謝宏在渠道上做的改變開始奏效。AC尼爾森2024年2月全國母嬰+商超渠道數據顯示,貝因美市占率成長速度位列前三。

事實上,貝因美在線上渠道也在發力。

8月初,貝因美發布公告,擬出資8000萬元,聯合桐廬科技設立新零售公司。

“提升國內線上銷售額,開展跨境業務。”謝宏期望以此拓展渠道和品類;去年,貝因美也已經覆蓋了天貓、京東等主流線上渠道,并將觸手伸向抖音、快手等內容電商平臺。

今年上半年,貝因美電子商務渠道營收為2.47億元,總營收占比升至18.37%。貝因美天貓旗艦店有228萬粉絲,其中“菁愛”“愛加”等品牌奶粉,銷售均破萬單。

在各種努力下,今年前三季度,貝因美終于交出了一份看起來不錯的成績單。

今年第三季度,貝因美單季營收6.7億元,同比增長16.59%;歸母凈利潤2025.65萬元,同比增長294%。今年1-9月,貝因美營收20.87億元,同比增長8.91%;歸母凈利潤7179.36萬元,同比增長45.3%。

據財報披露,本期銷售收入增加,銷售費用節約,系整體銷售貢獻提升所致。

乳業分析師宋亮也曾透露,這幾年貝因美一方面在逐步夯實主打品牌,另外一方面也在不斷拓展全家營養業務。與此同時,貝因美也通過代工業務釋放產能,維護了工廠的可持續發展。

不僅如此,貝因美近年來借助抖音等新興平臺也獲得了增長。

線上線下同步優化,貝因美似乎好起來了。

2

加速追趕

事實上,業績增長的乳企不只有貝因美。

近年來,隨著新國標轉型完成,部分中小品牌被加速出清,頭部品牌也獲得了更多的市場空間。

今年以來,中國飛鶴、伊利、澳優乳業、a2牛奶等公司的嬰配粉收入都呈整體增長趨勢。

“今年嬰配粉業務逆勢增長,前三季度營收是高個位數增長,而第三季度增速超過了兩位數。”伊利相關負責人透露,第三方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伊利嬰配粉全渠道份額目前已達到了13.2%,同比增長了兩個百分點。

飛鶴半年報也顯示,公司在報告期內實現收益人民幣100.95億元,同比增長3.7%;毛利為人民幣68.53億元,同比增長7.8%。

不過,部分企業看似亮眼的成績背后,依舊不能掩蓋奶粉市場需求疲軟的現狀。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23年,嬰幼兒奶粉市場規模為1572億元,同比下滑4%,較最高峰的2021年下降8.8%。

大盤縮水,而貝因美面臨的市場競爭卻越來越卷。

據了解,截至2024年6月30日,共有1160個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通過新國標配方注冊,涉及393個系列 。

「創業最前線」從京東商場搜索“嬰兒0-6個月奶粉”一頁56款奶粉,搜出127頁,共7112款奶粉。搜索“嬰兒0-6個月新國標奶粉”,也有6000款搜索結果。

在如此多的奶粉中,讓消費者堅定的選擇自己并不容易。

一方面,奶粉的消費黏性很高,一旦選擇了某款產品,家長輕易不更換,所以企業的營銷是重中之重。

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貝因美銷售費用為5.85億元,占總營收比重為28%。

而為了爭搶消費者,各大品牌的營銷費用都不低。仍以飛鶴為例,2024年上半年,中國飛鶴的營銷費用為35.35億元,同比增長2.2%,占總營收比重為35%。

雖然市占率在快速提升,但是相比頭部奶粉企業的營銷投入,貝因美顯然還遠遠算不上“財大氣粗”。

另一方面,為了吸引消費者,品牌們也在悄悄打起價格戰。

“六年前,我生老大時就喝的某國產奶粉,當時,這款奶粉一罐350多元,一箱奶粉需要2000多元。”二胎寶媽羅瑩明顯感覺到,奶粉的價格降下來了,“從去年生下二寶,這家品牌不斷開始做活動,最開始是一箱不到2000元,送一小罐奶粉。再后來只要1450元,每罐還能掃20元現金紅包,再兌換66元券選一款禮品,額外還能再加送一袋10斤的大米。”

與此同時,貝因美早已脫離頭部奶粉陣營,這也讓其在鋪設渠道時缺乏優勢——據Euromonitor數據,2022年市占率排名前十的奶粉品牌,中外各占五席,貝因美排名第十。

根據艾瑞咨詢統計,家長在選購奶粉時,關注的因素分別是品牌(占比30%)、質量安全(占比25%)和營養成分(占比20%)。

“母嬰店通常會選擇市場上知名的品牌,如飛鶴、伊利、君樂寶。因為這些品牌在市場上的知名度和用戶認可度高,能夠滿足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 。”一母嬰店從業者向「界面新聞·創業最前線」表示,貝因美并不在該行列。

在河北固安兩家連鎖超市內,含愛他美、飛鶴、君樂寶、伊利等品牌在內的嬰配粉均有銷售,但貨架上并無貝因美的身影。一家店內促銷員向「創業最前線」表示,“貝因美在幾年前就在我們超市撤店了。”

貨架上并無貝因美的身影

顯然,在嬰幼兒配方奶粉這一馬太效應較強的行業,隨著品牌市場集中度提高,渠道整合不斷,價格戰競爭加劇,中小品牌騰出來的空子,已經被頭部品牌加速占據,這也意味著,貝因美必須要加快追趕速度了。

3

寵物奶粉來了

創立至今已經32歲的貝因美,正在陷入“中年焦慮”——在人口紅利減退和生育率下降的大背景下,乳企要想在存量中找增量,就必須走出嬰配粉市場。貝因美也不得不開始尋找新的出路。

最開始,貝因美將目光放到了全家營養上。

2018年,謝宏回歸貝因美時,營養保健品正有著光明的前景。

凱度消費者指數研究院指出,2018年兒童類保健品產品銷售金額一年內增長34%,且達到20%以上的超高溢價,未來還將以14%的滲透率逐年上升。

于是,貝因美每年都要強調一下進入全家營養品領域的決心。在產品上,貝因美將產品線拓展到兒童輔零食、成人營養品等領域,發布羊奶粉、有機奶粉、成人營養奶粉、乳鐵蛋白益生菌營養粉等,在全家營養這條路上開始越走越遠。

理想很美好,但現實是消費者的全家營養意識依舊薄弱。

中老年群體長期的消費習慣、營養觀念不易轉變,自身健康出現問題更加傾向于在有醫保報銷的藥店購買產品,對奶粉、營養品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我們中國人,大人喝奶粉的習慣應該挺難培育的,很多人更傾向于傳統的飲食習慣,奶粉多半還是給小孩子喝。”美新表示,她曾經給父母購買過貝因美的成人奶粉,“但老兩口并不愛喝,買了幾個月都還沒開蓋,再也不給他們買了。”

與此同時,全家營養的競爭依舊激烈。奶粉巨頭伊利、飛鶴、佳貝艾特等都在發力全家營養,有的品牌更是從十幾年前就開始布局成人奶粉。

顯然,全家營養短時間很難起量。

最近,貝因美又盯上了寵物賽道。因為年輕人們不養娃,但是愛上了養寵物,貝因美試圖將嬰幼兒的喂養邏輯復刻到寵物身上。

今年4月,貝因美開始喊出“寵物乳制品專家”口號,推出了主打寵物乳制品細分賽道,針對幼貓、犬,成年貓、犬,以及中老年貓等分階乳制品系列,旨在滿足不同年齡段寵物的營養需求。

據貝因美萌寵事業部透露,其歷經兩年多的準備,將乳鐵蛋白、APS牛初乳、佳利達膠原蛋白等營養原料引入寵物食品供應鏈,顯示出其在產品創新方面的投入。

不過,誘人的賽道總是擠滿競爭者。

據艾媒咨詢數據,2023年中國寵物經濟產業規模達5928億元,預計到2028年市場規模有望達11500億元。這也使得各大巨頭紛紛跨界布局寵物賽道,試圖分得一杯羹。

據了解,健合集團早就通過收購專注腸道健康的進口寵物營養品牌Solid Gold(素力高)和美國寵物保健品品牌Zesty Paws(快樂一爪),其在寵物營養與護理用品業務的營收持續增長。

伊利也推出了“one on one”寵糧定制服務,通過考慮寵物的個體特征,為寵物提供精準的健康飲食方案。此外,伊利還推出了自有品牌“依寶”,專注于解決寵物腸胃健康問題。

雀巢旗下寵物品牌普瑞納已經在犬貓糧領域形成了豐富的品牌矩陣,包括冠能、HIPRO、康多樂、珍致、喜悅、妙多樂、ONE等。

相比于更有財力和品牌運營經驗的頭部企業,貝因美跨界寵物圈仍然屬于摸著石頭過河。

例如貝因美推出了POZA貝因美萌寵犬用和貓用初乳羊奶粉和寵物鮮牛乳等產品,目前在淘寶萌寵系旗艦店中,單一產品僅有數十人購買。

 

貝因美寵物食品

時間倒回到2020年,貝因美發布的《2020年-2024年發展戰略規劃綱要》提及了兩個目標,其一是產品銷售規模重回行業“三甲”,其二是構筑營收破千億的母嬰生態圈。但2024年就要結束,公司無論距離哪一個目標都還有不小的差距。

在這個群雄逐鹿的時代,貝因美要想實現這場突圍,必須背水一戰。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貝因美

2.2k
  • 貝因美(002570.SZ):申請抵押貸款,擬用土地廠房等資產擔保
  • 特配粉賣得差,貝因美和經銷商鬧上法庭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萌寵喝上羊奶粉,貝因美抱住“鏟屎官”?

誘人的賽道總是擠滿競爭者

文 | 創業最前線  付艷翠

編輯 | 馮羽

如今被證券軟件標簽上電商、嬰童、網紅直播概念的貝因美,股價終于告別2元陣營,來到4元時代。

前有政策端支持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后有第三季度財報營收凈利雙增長的推動,貝因美似乎是好起來了。

就連沒有關注過資本市場的貝因美河北一線員工菜菜(化名)也感受到一點喜悅,“聽說公司最近股價漲得很快。”

今年8月貝因美股價尚在2元/股左右徘徊,10月31日,貝因美股價最高漲到6.12元/股。截至發稿,公司股價報收4.61元/股。

貝因美由謝宏一手創辦,2011年登陸A股市場成為“國產奶粉第一股”。上市初期,其經營業績穩步增長,2013年迎來業績高光時刻,實現營收61.17億元,歸母凈利潤7.21億元。

但從2014年,貝因美業績開始“雪崩”,當年歸母凈利潤只剩0.69億元。2016年開始,貝因美業績更是進入下行通道,公司接連巨虧。財報顯示,2016-2022年,貝因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81億元、-10.57億元、0.41億元、-1.03億元、-3.24億元、0.73億元、-1.76億元。

2018年,在“隱退”七年之后,創始人謝宏重掌貝因美,并公布了一系列降本提效措施,例如從他自己開始,高層帶頭大幅降薪,整頓激進擴張遺留下來的渠道混亂難題。

大刀闊斧的改革之后,如今的貝因美終于重歸盈利,2023年凈利潤0.47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凈利潤0.72億元。

頭頂“國產奶粉第一股”光環的貝因美,日子又好起來了?

1

“翻身”了

給寶寶喝什么奶粉,往往是在體會到初為人母的喜悅后,懸在寶媽們心頭永恒不變的難題。

從今年初確認懷孕后,河北永清的95后寶媽美新就開始為給寶寶喝哪款奶粉而焦慮。為此,她不光頻繁逛線下母嬰店,和身邊的寶媽“取經”,更是開始看各種母嬰App、小紅書、抖音等平臺的科普帖,希望能夠為寶寶選擇一款營養均衡且易吸收的奶粉。

“為什么市場上會有這么多的奶粉啊?進口、國產、牛乳、羊奶、含乳糖、不含乳糖、部分水解、完全水解等等,我發現越做功課越不知道選哪款奶粉好。”美新不禁向「創業最前線」說道。

“我去了好幾家母嬰店,一開始都給我推薦貝因美的奶粉。”美新表示,她在好幾家線下母嬰店看到貝因美在做活動,且母嬰店奶粉柜臺上最顯眼的位置上,貝因美的奶粉占據了大量位置。加上店員向她推薦,稱該奶粉喝了不上火、采用了母乳配方等。

后來,美新還是選擇給孩子喝貝因美的奶粉。

她坦言,很大原因是這款奶粉有非常大的優惠活動,例如買3罐或4罐就送一罐的活動,甚至還有買滿箱數奶粉送嬰兒車、自行車、大米等促銷活動,“各種各樣的營銷手法,我也沒招架住。”

與此同時,美新所做的大量功課也幫她做出了購買決定。因為不少小紅書和業內人士的帖子都在告訴她,價格與營養之間的關系難以言明,那種給孩子“最好”“最貴”的心態已經開始慢慢變化。

“我看過一篇報道,一罐市場價300元左右的奶粉,從采購、加工制作、元素添加、宣傳、物流、等環節進行核算,成本價格一般在60元左右,若受原材料波動影響,成本加價基本在10元之內浮動。”美新告訴「界面新聞·創業最前線」,和頭部品牌比,貝因美價格合適,又是知名品牌,能夠放心嘗試。

種種跡象表明,謝宏在渠道上做的改變開始奏效。AC尼爾森2024年2月全國母嬰+商超渠道數據顯示,貝因美市占率成長速度位列前三。

事實上,貝因美在線上渠道也在發力。

8月初,貝因美發布公告,擬出資8000萬元,聯合桐廬科技設立新零售公司。

“提升國內線上銷售額,開展跨境業務。”謝宏期望以此拓展渠道和品類;去年,貝因美也已經覆蓋了天貓、京東等主流線上渠道,并將觸手伸向抖音、快手等內容電商平臺。

今年上半年,貝因美電子商務渠道營收為2.47億元,總營收占比升至18.37%。貝因美天貓旗艦店有228萬粉絲,其中“菁愛”“愛加”等品牌奶粉,銷售均破萬單。

在各種努力下,今年前三季度,貝因美終于交出了一份看起來不錯的成績單。

今年第三季度,貝因美單季營收6.7億元,同比增長16.59%;歸母凈利潤2025.65萬元,同比增長294%。今年1-9月,貝因美營收20.87億元,同比增長8.91%;歸母凈利潤7179.36萬元,同比增長45.3%。

據財報披露,本期銷售收入增加,銷售費用節約,系整體銷售貢獻提升所致。

乳業分析師宋亮也曾透露,這幾年貝因美一方面在逐步夯實主打品牌,另外一方面也在不斷拓展全家營養業務。與此同時,貝因美也通過代工業務釋放產能,維護了工廠的可持續發展。

不僅如此,貝因美近年來借助抖音等新興平臺也獲得了增長。

線上線下同步優化,貝因美似乎好起來了。

2

加速追趕

事實上,業績增長的乳企不只有貝因美。

近年來,隨著新國標轉型完成,部分中小品牌被加速出清,頭部品牌也獲得了更多的市場空間。

今年以來,中國飛鶴、伊利、澳優乳業、a2牛奶等公司的嬰配粉收入都呈整體增長趨勢。

“今年嬰配粉業務逆勢增長,前三季度營收是高個位數增長,而第三季度增速超過了兩位數。”伊利相關負責人透露,第三方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伊利嬰配粉全渠道份額目前已達到了13.2%,同比增長了兩個百分點。

飛鶴半年報也顯示,公司在報告期內實現收益人民幣100.95億元,同比增長3.7%;毛利為人民幣68.53億元,同比增長7.8%。

不過,部分企業看似亮眼的成績背后,依舊不能掩蓋奶粉市場需求疲軟的現狀。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23年,嬰幼兒奶粉市場規模為1572億元,同比下滑4%,較最高峰的2021年下降8.8%。

大盤縮水,而貝因美面臨的市場競爭卻越來越卷。

據了解,截至2024年6月30日,共有1160個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通過新國標配方注冊,涉及393個系列 。

「創業最前線」從京東商場搜索“嬰兒0-6個月奶粉”一頁56款奶粉,搜出127頁,共7112款奶粉。搜索“嬰兒0-6個月新國標奶粉”,也有6000款搜索結果。

在如此多的奶粉中,讓消費者堅定的選擇自己并不容易。

一方面,奶粉的消費黏性很高,一旦選擇了某款產品,家長輕易不更換,所以企業的營銷是重中之重。

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貝因美銷售費用為5.85億元,占總營收比重為28%。

而為了爭搶消費者,各大品牌的營銷費用都不低。仍以飛鶴為例,2024年上半年,中國飛鶴的營銷費用為35.35億元,同比增長2.2%,占總營收比重為35%。

雖然市占率在快速提升,但是相比頭部奶粉企業的營銷投入,貝因美顯然還遠遠算不上“財大氣粗”。

另一方面,為了吸引消費者,品牌們也在悄悄打起價格戰。

“六年前,我生老大時就喝的某國產奶粉,當時,這款奶粉一罐350多元,一箱奶粉需要2000多元。”二胎寶媽羅瑩明顯感覺到,奶粉的價格降下來了,“從去年生下二寶,這家品牌不斷開始做活動,最開始是一箱不到2000元,送一小罐奶粉。再后來只要1450元,每罐還能掃20元現金紅包,再兌換66元券選一款禮品,額外還能再加送一袋10斤的大米。”

與此同時,貝因美早已脫離頭部奶粉陣營,這也讓其在鋪設渠道時缺乏優勢——據Euromonitor數據,2022年市占率排名前十的奶粉品牌,中外各占五席,貝因美排名第十。

根據艾瑞咨詢統計,家長在選購奶粉時,關注的因素分別是品牌(占比30%)、質量安全(占比25%)和營養成分(占比20%)。

“母嬰店通常會選擇市場上知名的品牌,如飛鶴、伊利、君樂寶。因為這些品牌在市場上的知名度和用戶認可度高,能夠滿足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 。”一母嬰店從業者向「界面新聞·創業最前線」表示,貝因美并不在該行列。

在河北固安兩家連鎖超市內,含愛他美、飛鶴、君樂寶、伊利等品牌在內的嬰配粉均有銷售,但貨架上并無貝因美的身影。一家店內促銷員向「創業最前線」表示,“貝因美在幾年前就在我們超市撤店了。”

貨架上并無貝因美的身影

顯然,在嬰幼兒配方奶粉這一馬太效應較強的行業,隨著品牌市場集中度提高,渠道整合不斷,價格戰競爭加劇,中小品牌騰出來的空子,已經被頭部品牌加速占據,這也意味著,貝因美必須要加快追趕速度了。

3

寵物奶粉來了

創立至今已經32歲的貝因美,正在陷入“中年焦慮”——在人口紅利減退和生育率下降的大背景下,乳企要想在存量中找增量,就必須走出嬰配粉市場。貝因美也不得不開始尋找新的出路。

最開始,貝因美將目光放到了全家營養上。

2018年,謝宏回歸貝因美時,營養保健品正有著光明的前景。

凱度消費者指數研究院指出,2018年兒童類保健品產品銷售金額一年內增長34%,且達到20%以上的超高溢價,未來還將以14%的滲透率逐年上升。

于是,貝因美每年都要強調一下進入全家營養品領域的決心。在產品上,貝因美將產品線拓展到兒童輔零食、成人營養品等領域,發布羊奶粉、有機奶粉、成人營養奶粉、乳鐵蛋白益生菌營養粉等,在全家營養這條路上開始越走越遠。

理想很美好,但現實是消費者的全家營養意識依舊薄弱。

中老年群體長期的消費習慣、營養觀念不易轉變,自身健康出現問題更加傾向于在有醫保報銷的藥店購買產品,對奶粉、營養品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我們中國人,大人喝奶粉的習慣應該挺難培育的,很多人更傾向于傳統的飲食習慣,奶粉多半還是給小孩子喝。”美新表示,她曾經給父母購買過貝因美的成人奶粉,“但老兩口并不愛喝,買了幾個月都還沒開蓋,再也不給他們買了。”

與此同時,全家營養的競爭依舊激烈。奶粉巨頭伊利、飛鶴、佳貝艾特等都在發力全家營養,有的品牌更是從十幾年前就開始布局成人奶粉。

顯然,全家營養短時間很難起量。

最近,貝因美又盯上了寵物賽道。因為年輕人們不養娃,但是愛上了養寵物,貝因美試圖將嬰幼兒的喂養邏輯復刻到寵物身上。

今年4月,貝因美開始喊出“寵物乳制品專家”口號,推出了主打寵物乳制品細分賽道,針對幼貓、犬,成年貓、犬,以及中老年貓等分階乳制品系列,旨在滿足不同年齡段寵物的營養需求。

據貝因美萌寵事業部透露,其歷經兩年多的準備,將乳鐵蛋白、APS牛初乳、佳利達膠原蛋白等營養原料引入寵物食品供應鏈,顯示出其在產品創新方面的投入。

不過,誘人的賽道總是擠滿競爭者。

據艾媒咨詢數據,2023年中國寵物經濟產業規模達5928億元,預計到2028年市場規模有望達11500億元。這也使得各大巨頭紛紛跨界布局寵物賽道,試圖分得一杯羹。

據了解,健合集團早就通過收購專注腸道健康的進口寵物營養品牌Solid Gold(素力高)和美國寵物保健品品牌Zesty Paws(快樂一爪),其在寵物營養與護理用品業務的營收持續增長。

伊利也推出了“one on one”寵糧定制服務,通過考慮寵物的個體特征,為寵物提供精準的健康飲食方案。此外,伊利還推出了自有品牌“依寶”,專注于解決寵物腸胃健康問題。

雀巢旗下寵物品牌普瑞納已經在犬貓糧領域形成了豐富的品牌矩陣,包括冠能、HIPRO、康多樂、珍致、喜悅、妙多樂、ONE等。

相比于更有財力和品牌運營經驗的頭部企業,貝因美跨界寵物圈仍然屬于摸著石頭過河。

例如貝因美推出了POZA貝因美萌寵犬用和貓用初乳羊奶粉和寵物鮮牛乳等產品,目前在淘寶萌寵系旗艦店中,單一產品僅有數十人購買。

 

貝因美寵物食品

時間倒回到2020年,貝因美發布的《2020年-2024年發展戰略規劃綱要》提及了兩個目標,其一是產品銷售規模重回行業“三甲”,其二是構筑營收破千億的母嬰生態圈。但2024年就要結束,公司無論距離哪一個目標都還有不小的差距。

在這個群雄逐鹿的時代,貝因美要想實現這場突圍,必須背水一戰。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门市| 离岛区| 灌云县| 康平县| 崇义县| 遂平县| 尼勒克县| 罗田县| 深圳市| 全南县| 舒兰市| 建德市| 九江市| 赣州市| 临洮县| 津市市| 华容县| 左云县| 祥云县| 栾城县| 抚宁县| 盐边县| 沁阳市| 浦东新区| 通辽市| 昭平县| 永丰县| 中宁县| 安化县| 花莲市| 仁化县| 吉木萨尔县| 黎平县| 济南市| 体育| 榕江县| SHOW| 济阳县| 若尔盖县| 龙南县| 许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