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據商務部網站周四發布的消息,商務部印發《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和覆蓋面、加大對外貿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優化跨境貿易結算等九個方面具體措施。
經濟學人智庫高級分析師徐天辰對界面新聞表示,當前全球保護主義加劇,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預計還將不斷增加,我國出口或將面臨更大壓力,所以當前穩外貿措施不失為一種“未雨綢繆”。
措施首先提到,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和覆蓋面。支持企業開拓多元化市場,鼓勵相關保險公司加大對專精特新“小巨人”、“隱形冠軍”等企業的承保支持力度,拓展出口信用保險產業鏈承保。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上述舉措有助于相關出口企業在對方難以履約情況下,減少企業損失,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同時,有助于提升企業資信水平,提升融資能力,助力企業更好拓展跨境業務。
其次,措施提到,加大對外貿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中國進出口銀行要加強外貿領域信貸投放,更好適應不同類型外貿企業融資需求。鼓勵銀行機構在認真做好貿易背景真實性審核、有效管控風險的前提下,在授信、放款、還款等方面持續優化對外貿企業的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對中小微外貿企業加大融資支持力度。
措施還提到,優化跨境貿易結算。引導銀行機構優化海外布局,提升對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服務保障能力。加強宏觀政策協調配合,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鼓勵金融機構為外貿企業提供更多匯率風險管理產品,幫助企業提升匯率風險管理水平。
對此,周茂華表示,提升企業外匯風險管理能力,需要金融機構加強企業調研,了解企業實際需求,創新外匯管理衍生品。需要優化業務流程讓企業獲得便捷、高效的服務。此外,還要通過跨境平臺,數字化賦能服務質量。
近年來,隨著我國綠色經濟發展步伐的加快,以綠色貿易為代表的新動能在對外貿易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措施特別提到,推動綠色貿易、邊民互市貿易、保稅維修創新發展。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此前發布報告指出,我國綠色貿易發展潛力巨大。從國內看,我國綠色低碳產品供給體系加速構建,為產品出口提供強力支撐。同時,綠色貿易也將拉動國內綠色產業鏈提質升級,助力構建綠色增長新引擎。
從全球看,報告提到,綠色貿易將成為未來全球貿易增長的新動力,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綠色貿易合作空間廣闊,綠色貿易將為我國經濟穩增長貢獻更大力量。
徐天辰表示,發展邊民互市貿易對于促進邊境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能夠提高邊境居民的生活水平,還能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經貿聯系,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
此外,措施提出,吸引和便利商務人員跨境往來。穩妥推進與更多國家商簽互免簽證協定,有序擴大來華單方面免簽政策適用國家范圍,擴大過境免簽政策實施區域、延長可停留時間,依規為臨時緊急來華重要商務團組審發口岸簽證,支持重點貿易伙伴商務人員來華。
周茂華指出,吸引和便利商務人員跨境往來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舉措,旨在降低企業負擔,拓展市場,助力外貿企業健康發展。
徐天辰也認為,中國是當今“再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有擴大開放的魄力和胸襟。近一兩年我國積極推進單方面免簽等便利政策收效顯著,一方面幫助外國人員更好地重新了解中國的商業和居住環境,另一方面也帶動了跨境商旅收入,因此類似的政策有必要進一步擴大升級。
除上述舉措,措施還提到,加大對外貿企業減負穩崗的支持力度,按規定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等政策;促進跨境電商發展,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設跨境電商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海外法務、稅務資源等對接服務;擴大特色農產品等商品出口;支持關鍵設備、能源資源等產品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