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行業自律會議不斷,近期光伏產業鏈價格企穩,但并未出現明顯漲幅。
11月20日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文,當前,在各環節不計折舊,硅料、硅片、電池片環節不含增值稅的情況下,最終組件含稅成本(含最低必要費用)為0.69元/W。
這與協會在上個月給出的0.68元/W成本價相比,高了0.01元/W。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稱,在光伏組件價格不斷下滑,招投標市場不斷出現超低價中標案例情況下,協會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于10月18日發布了10月的光伏組件成本消息供市場和政府監管部門參考,并呼吁企業依法合規地參與市場競爭,不要進行低于成本的銷售與投標,避免低于成本投標帶來的產品和服務質量的下降,保證光伏項目的長期與穩定運行。
11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組織召開成本模型專家論證會,邀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國務院國資委規劃局、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推薦專家,就協會提出成本模型測算的科學性、合理性和精準性聽取專家意見。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表示,專家一致認為,成本模型對成本要素進行了綜合考量,結構完整,設計合理;數據的收集范圍具有廣泛代表性,體現了先進光伏產品的行業平均成本水平;成本數據的收集及上報,將對主管部門了解行業情況、加強行業管理提供重要工具;對于統一行業認知,抑制光伏產品低于成本價競爭具有重要意義。
從市場表現來看,低于協會成本價的報價確實有所減少,但并未呈現明顯漲幅。
InfoLink Consulting數據顯示,本周組件價格僵持為主,當前TOPCon組件價格僵持0.65-0.7 元/W的區間,前期遺留訂單仍有部分0.7元/W以上的價位少量執行,低價0.62-0.63元/W的價格仍有存在市場,但交付量體已經在減少。分布式項目本周落于0.68-0.73元/W,廠家也多數上調現貨報價,成交價確實開始穩定。其余產品規格售價,本周暫時穩定不變,廠家多數在觀望后續價格走勢能否順漲。
除了協會不斷為行業健康發展出臺相關倡議外,近期相關光伏企業也接連召開自律會議。
11月19日,上海有色網(SMM)發文稱,上周超20家硅片企業在線上再次召開相關行業自律會議,旨在協同減產改善當前市場環境。該舉措被業內稱之為光伏版的“歐佩克”會議。
據該機構了解,某頭部拉晶企業帶頭再度下調11月開工率,從月初計劃的40%降至最新的30%左右,與此同時疊加部分小企業的調整,11月國內硅片預計產量跌破40 GW,頭部一、二線企業開工率普遍維持3-4成左右。
界面新聞自多位業內人士處了解到,上述頭部拉晶企業極大概率是隆基綠能。也有硅片頭部企業對界面新聞記者稱,目前公司開工率在40%-50%左右,并且隨市場動態調整。
上海有色網光伏首席分析師史真偉對界面新聞記者稱,統計數據看,絕大多數企業開工率維持在50%左右。11月,國內硅片預計產量在40 GW左右,但是下游電池對硅片的需求在56 GW之上,硅片呈現明顯的去庫效應,對硅片價格產生較好的支撐。
“雖然目前報價看似沒有明顯變動,但實際上市場已經在漲價了。”史真偉透露,通常來說報價是一個區間,目前重心正在上浮。
據史真偉介紹,細分來看,不同產品價格有一定的分化。這一輪硅片價格開始上漲主要體現在183規格(即G10L)的產品,而210R(即G12R)的產品價格則在下降。這主要因為在上一輪價格變動中,210R的市場情況更優,造成上游爭先轉線,導致目前183規格產品反而供應相對不足。
InfoLink Consulting數據顯示,本周183N硅片主流成交價格維穩,企業主流出貨價格回穩落在1.03元/片;G12及G12R規格的成交價格出現松動下跌,約為1.4-1.43元/片和1.16-1.18元/片。
史真偉認為,近期很多政策、相關倡議的出臺,對市場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支撐作用,但是四季度是簽單淡季,在這種情況下價格缺乏存持續大幅上漲的動力。
據上海有色網估算,明年硅片需求將達到705 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