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專訪】谷川俊太郎:中國古代詩人離我近的是李賀,現代詩人是于堅 | 舊文重溫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專訪】谷川俊太郎:中國古代詩人離我近的是李賀,現代詩人是于堅 | 舊文重溫

他提到唐代詩人李賀面對著宇宙-人間的“雙面世界”,他認為自己也是作為“宇宙的存在”來寫詩的,而非作為“社會的存在”來寫詩。

當地時間2023年4月25日,日本東京,詩人兼翻譯家谷川俊太朗接受采訪。(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編者按:據日媒報道,日本當代著名詩人、劇作家谷川俊太郎于11月13日下午去世,享年92歲。為表紀念,界面文化重發2017年的香港國際詩歌之夜活動對他的采訪。

---------------

采寫 | 董子琪

“問我現在是不是一個人生活啊?這是秘密。問我怎么看待愛?愛也是秘密。”2017年,日本“國民詩人”谷川俊太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說。

谷川俊太郎一生出版過80余部詩集(含兒童詩集和民謠)、近300冊繪本、100多冊譯著、幾十冊隨筆、劇本和編著,經歷過三次婚姻,又重新回到了一個人生活的狀態。 “我現在過的就是日本高齡社會里普通老人的生活,盡管一個人生活,還是很多人在幫助我。”

已至高齡的詩人每天保持著規律的生活節奏,早晨7點起床,做30分鐘“呼吸法”的運動之后,早餐時間到來,他不進任何食物,只喝純蔬菜汁——這個習慣已經堅持5年了。“雖然這次帶的蔬菜汁,被成田機場給攔下了。”谷川幽默地補充說。“早餐”之后,他開始工作,打開電腦,查閱需要他寫作的約稿,還有媒體的采訪邀請。因為沒有雇傭專門的助手,所有的約稿和傳真都是他一個人在處理。至于詩歌,是處理這些事務之后才有空去顧及的。

年輕的時候,谷川俊太郎認為“詩歌是青春的體裁”,但現在,他并不這么認為了,“對我來說,年齡越大,詩歌越容易寫出來。中國詩人不這么樣嗎?那可能覺得寫詩沒什么意義了,或者有國家工資養著,不靠寫詩也能生活得很好,日本的詩人只有版稅和稿費可以拿。”他所認識的女詩人白石嘉壽子已經八十六歲,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他也不知道她是怎么生活的,“中國詩人原來可以有作家協會發工資養著,現在也有嗎?真不可思議啊。” 

2017年的香港國際詩歌之夜活動中的谷川俊太郎

谷川說,跟自己同輩的詩人都已經是“老爺爺老奶奶”了。“我這一代的詩人是很幸福的,那時候詩的讀者很多,詩歌也很盛行。尤其六十年代時以前從來沒有嘗試過的寫法,我們這代詩人都嘗試了。但過了半個多世紀以后,像美術和音樂一樣,沒有寫過的東西幾乎不存在了。新生代的詩人實在很辛苦啊。”

01 詩歌也是故事,成人也是孩童 

谷川俊太郎被譽為“國民詩人”,他的詩被廣泛地選入日本的中小學以至大學的教材,也有著濃郁的口語化和平易近人的特征。例如這首《家族》:

姐姐/是誰來了,在閣樓里?/是我們來了。/姐姐/是什么成熟在樓梯上?/是我們在成熟,弟弟啊/我和你、父親和母親。(田原 譯)

谷川俊太郎說,能讓更多的讀者讀懂他的詩也是他從事寫作以來就一直想要做到的。“首先要說明的是,我沒上過大學,在日本我們這一代,沒上大學很難去找到鐵飯碗。但幸運的是,我有機會寫作電視劇、話劇和廣播劇本,可以通過寫作版稅來養活自己。正是寫作讓我賺到版稅和稿費,所以讀者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從很年輕的時候,我就想要創作從小孩到老人都能接受的作品。” 

1950年,厭學的谷川俊太郎放棄了上大學。兩年之后,他的處女作《二十億光年的孤獨》由東京創元社出版。詩的“物語性”對他來說,是尤為重要的,“我的詩歌中的故事性并不輸于小說——小說家的書通常都比詩人賣得更好。”

谷川俊太郎和他的老朋友、日本心理學專家家河合隼雄關于“人生是需要物語性的”進行過一次對話。“詩歌盡管不能像小說一樣,有宏大的故事結構,但是也應該體現出物語性的場面,詩的開始、中間和結束都應該讓讀者感覺到情節性和故事性。”“總是在很多場合被問到,跟青年人說一句話吧,我當然可以說,愛很重要,但這太抽象了,所以我會說, ‘不用電的時候就把開關關掉吧’。”

《二十億光年的孤獨》
[日]谷川俊太郎 著 田原 譯
中信出版集團 2018-6

曾經為《鐵臂阿童木》《哈爾的移動城堡》寫過主題歌歌詞的谷川俊太郎,從年少時就表現出對兒童文學的強烈興趣,還在讀高中的時候,他便熱衷閱讀《宮澤賢治童話集》, 60年代起,開始創作童謠、出版童話和畫冊,還翻譯了美國兒童文學家Webster的代表作《長腿老頭》以及漫畫《花生》,共出版繪本近300冊。

80年代時,谷川俊太郎與大江健三郎的對話集《自己心中的孩子》出版,對話集講述的是即使經過了社會和制度的重重壓抑,成年人心中也會“殘存”孩童時期的秉性,而這種對于這種“殘存的童心”的回顧,很可能是對于人性的解放。“兒童文學比長篇巨著更能讓我有共鳴,我自己也創作了很多繪本,文字和圖像結合在一起,就像電影一樣,詩無法表達的可以用繪本來完成。”

盡管為“國民”寫詩、為“兒童”寫詩,甚至為百多所學校創作校歌,這位“國民詩人”對于日本的詩歌教育頗有微詞,認為日本學校教材中對于日本的詩歌并沒有做到整體的介紹,“無論是對于日本古老的短歌還有芭蕉所寫的俳句,以及明治維新的新詩,文部省的官員們應該都沒有能力駕馭。他們并沒有把詩歌教育看做日本教育的一環,老師教授詩歌也常常很痛苦。”谷川俊太郎說,日本詩歌教育的方法論還沒有誕生,原因之一就在于明治維新之后古典詩與現代詩過于徹底的訣別。

02 跟日本詩人相比,中國詩人有一種緊張感

“中國古代作品中離我比較近的是李賀,首先我覺得李賀對待世界的態度跟我有共同點——這個世界是雙面的,一面是人間社會,而另一面則是世界社會。”對于中國現代詩,谷川表示自己讀得并不多,“翻譯成日語的、離我比較近的是于堅,在于堅之前,詩人北島對中國現實生活的態度對我曾造成很大的沖擊力。”

 “跟日本詩人相比,可能是因為中國社會的關系,中國詩人都有一種緊張感。”谷川俊太郎察覺到中日詩人的不同,“我也會有這種緊張感,但只是當我要考慮大的國家體制的時候,才會有這種緊張感;日本相對來說對于詩歌沒什么限制要求,只要不對天皇和皇后出言不遜就好了。”

這種緊張感有沒有價值呢?谷川俊太郎認為,這要看詩本身好不好,“題材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語言表達。日本也有嚴肅的詩歌,但是沒有讀者,一本詩集賣兩三百冊。”就像他提到的中國唐代詩人李賀面對著宇宙-人間“雙面世界”,他認為自己是作為宇宙的存在來寫詩的,而并非如同很多詩人一樣,是作為社會的存在來寫詩的。 “宇宙是什么啊?我寫過詩,‘宇宙就是鼻尖開始的 ’。”谷川俊太郎說。關于宇宙,他在處女作詩集《二十億光年的孤獨》中,就曾寫過:

人類在小小的球體上/睡覺起床然后工作/有時很想擁有火星上的朋友……宇宙正在傾斜/所以大家渴望相識/宇宙漸漸膨脹/所以大家都感到不安/向著二十億光年的孤獨/我情不自禁地打了個噴嚏(《二十億光年的孤獨》田原 譯)

而這樣的含蓄蘊藉的回答,讓人想起他的詩歌中屢次出現的“沉默”意象:還是沉默為佳/如果語言/忘卻了/一顆小石子……還是沉默為佳/如果在語言中/看不到爭斗(《如果語言》田原 譯),他這樣形容沉默與詩意的關系,“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沉默的時刻,而我把生命中曾經沉默過的經驗轉換給詩歌語言。”

谷川俊太郎說,“日本語言的特點是,一句話說完之后省略的那些內容,才是最重要的。”為了證明“沉默”的意義,他舉出了一個例子,很多年前札幌啤酒瓶上的一個廣告語是,“男人沉默時,札幌啤酒……”,沒說出來的東西,正是這句話意味深長之處。“日本認為,男性傳統美德之一就是話少,說很多話是很淺薄的,我自己私底下是最不愿意講話的人。”谷川俊太郎也認識到,隨著網絡日益流行、語言泛濫的現象不可避免,這樣“理想”的沉默局面正在逐漸改變,“好的詩歌語言永遠是干凈的,屬于個人的。”

當地時間2023年4月25日,日本東京,詩人兼翻譯家谷川俊太朗接受采訪。(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作為新詩時代的日本詩人,他并未有意識地將日本傳統短歌和俳句意象引入自己的詩中。他所做的是運用詩的想象力,將自己比喻成“小孩”“老人”“年輕人”以及各種人。詩歌對他來說,并不依賴自我表現,而是廣泛地比喻,將日語之美呈現出來,“我寫作的時候也流行過私小說,但我并不認為那會通向一條深淵的文學之路,曾經有讀者問我,你真的殺了一個人嗎?不是的,詩人是有想象力的生物。”

詩歌創作以外,令人驚奇的是,這位詩人從小便喜歡組裝飛行器和電器,現在也經常在視頻網站上看各種造型的無人機,“中國現在的無人機技術很好啊。我很喜歡能飛上天上的機器,特別是那種安靜上升的熱氣球,可能是因為與向往自由有關。”

說到“自由”,谷川稱自己也是日本詩人中第一位有汽車的,當他用稿費買了一輛小汽車,可以自由穿行在日本大街小巷時,他第一次感到到,“原來這就是自由啊。”他將車子開到九州,車子可以托運在船上——他幻想,將這個意象無限延續下去,可以用一輛車子走遍全世界,而不用受到國界的限制,或是護照的檢閱。“當然,這個理想多半不會實現了。”當谷川俊太郎回顧自己的一生,他這么說道,“我到現在,就像吃飯一樣,已經飽嘗了自由。當然這也代表著,我的欲望在減少。年輕的時候,有很多欲望。年紀大了,就沒有那么多了。”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專訪】谷川俊太郎:中國古代詩人離我近的是李賀,現代詩人是于堅 | 舊文重溫

他提到唐代詩人李賀面對著宇宙-人間的“雙面世界”,他認為自己也是作為“宇宙的存在”來寫詩的,而非作為“社會的存在”來寫詩。

當地時間2023年4月25日,日本東京,詩人兼翻譯家谷川俊太朗接受采訪。(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編者按:據日媒報道,日本當代著名詩人、劇作家谷川俊太郎于11月13日下午去世,享年92歲。為表紀念,界面文化重發2017年的香港國際詩歌之夜活動對他的采訪。

---------------

采寫 | 董子琪

“問我現在是不是一個人生活啊?這是秘密。問我怎么看待愛?愛也是秘密。”2017年,日本“國民詩人”谷川俊太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說。

谷川俊太郎一生出版過80余部詩集(含兒童詩集和民謠)、近300冊繪本、100多冊譯著、幾十冊隨筆、劇本和編著,經歷過三次婚姻,又重新回到了一個人生活的狀態。 “我現在過的就是日本高齡社會里普通老人的生活,盡管一個人生活,還是很多人在幫助我。”

已至高齡的詩人每天保持著規律的生活節奏,早晨7點起床,做30分鐘“呼吸法”的運動之后,早餐時間到來,他不進任何食物,只喝純蔬菜汁——這個習慣已經堅持5年了。“雖然這次帶的蔬菜汁,被成田機場給攔下了。”谷川幽默地補充說。“早餐”之后,他開始工作,打開電腦,查閱需要他寫作的約稿,還有媒體的采訪邀請。因為沒有雇傭專門的助手,所有的約稿和傳真都是他一個人在處理。至于詩歌,是處理這些事務之后才有空去顧及的。

年輕的時候,谷川俊太郎認為“詩歌是青春的體裁”,但現在,他并不這么認為了,“對我來說,年齡越大,詩歌越容易寫出來。中國詩人不這么樣嗎?那可能覺得寫詩沒什么意義了,或者有國家工資養著,不靠寫詩也能生活得很好,日本的詩人只有版稅和稿費可以拿。”他所認識的女詩人白石嘉壽子已經八十六歲,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他也不知道她是怎么生活的,“中國詩人原來可以有作家協會發工資養著,現在也有嗎?真不可思議啊。” 

2017年的香港國際詩歌之夜活動中的谷川俊太郎

谷川說,跟自己同輩的詩人都已經是“老爺爺老奶奶”了。“我這一代的詩人是很幸福的,那時候詩的讀者很多,詩歌也很盛行。尤其六十年代時以前從來沒有嘗試過的寫法,我們這代詩人都嘗試了。但過了半個多世紀以后,像美術和音樂一樣,沒有寫過的東西幾乎不存在了。新生代的詩人實在很辛苦啊。”

01 詩歌也是故事,成人也是孩童 

谷川俊太郎被譽為“國民詩人”,他的詩被廣泛地選入日本的中小學以至大學的教材,也有著濃郁的口語化和平易近人的特征。例如這首《家族》:

姐姐/是誰來了,在閣樓里?/是我們來了。/姐姐/是什么成熟在樓梯上?/是我們在成熟,弟弟啊/我和你、父親和母親。(田原 譯)

谷川俊太郎說,能讓更多的讀者讀懂他的詩也是他從事寫作以來就一直想要做到的。“首先要說明的是,我沒上過大學,在日本我們這一代,沒上大學很難去找到鐵飯碗。但幸運的是,我有機會寫作電視劇、話劇和廣播劇本,可以通過寫作版稅來養活自己。正是寫作讓我賺到版稅和稿費,所以讀者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從很年輕的時候,我就想要創作從小孩到老人都能接受的作品。” 

1950年,厭學的谷川俊太郎放棄了上大學。兩年之后,他的處女作《二十億光年的孤獨》由東京創元社出版。詩的“物語性”對他來說,是尤為重要的,“我的詩歌中的故事性并不輸于小說——小說家的書通常都比詩人賣得更好。”

谷川俊太郎和他的老朋友、日本心理學專家家河合隼雄關于“人生是需要物語性的”進行過一次對話。“詩歌盡管不能像小說一樣,有宏大的故事結構,但是也應該體現出物語性的場面,詩的開始、中間和結束都應該讓讀者感覺到情節性和故事性。”“總是在很多場合被問到,跟青年人說一句話吧,我當然可以說,愛很重要,但這太抽象了,所以我會說, ‘不用電的時候就把開關關掉吧’。”

《二十億光年的孤獨》
[日]谷川俊太郎 著 田原 譯
中信出版集團 2018-6

曾經為《鐵臂阿童木》《哈爾的移動城堡》寫過主題歌歌詞的谷川俊太郎,從年少時就表現出對兒童文學的強烈興趣,還在讀高中的時候,他便熱衷閱讀《宮澤賢治童話集》, 60年代起,開始創作童謠、出版童話和畫冊,還翻譯了美國兒童文學家Webster的代表作《長腿老頭》以及漫畫《花生》,共出版繪本近300冊。

80年代時,谷川俊太郎與大江健三郎的對話集《自己心中的孩子》出版,對話集講述的是即使經過了社會和制度的重重壓抑,成年人心中也會“殘存”孩童時期的秉性,而這種對于這種“殘存的童心”的回顧,很可能是對于人性的解放。“兒童文學比長篇巨著更能讓我有共鳴,我自己也創作了很多繪本,文字和圖像結合在一起,就像電影一樣,詩無法表達的可以用繪本來完成。”

盡管為“國民”寫詩、為“兒童”寫詩,甚至為百多所學校創作校歌,這位“國民詩人”對于日本的詩歌教育頗有微詞,認為日本學校教材中對于日本的詩歌并沒有做到整體的介紹,“無論是對于日本古老的短歌還有芭蕉所寫的俳句,以及明治維新的新詩,文部省的官員們應該都沒有能力駕馭。他們并沒有把詩歌教育看做日本教育的一環,老師教授詩歌也常常很痛苦。”谷川俊太郎說,日本詩歌教育的方法論還沒有誕生,原因之一就在于明治維新之后古典詩與現代詩過于徹底的訣別。

02 跟日本詩人相比,中國詩人有一種緊張感

“中國古代作品中離我比較近的是李賀,首先我覺得李賀對待世界的態度跟我有共同點——這個世界是雙面的,一面是人間社會,而另一面則是世界社會。”對于中國現代詩,谷川表示自己讀得并不多,“翻譯成日語的、離我比較近的是于堅,在于堅之前,詩人北島對中國現實生活的態度對我曾造成很大的沖擊力。”

 “跟日本詩人相比,可能是因為中國社會的關系,中國詩人都有一種緊張感。”谷川俊太郎察覺到中日詩人的不同,“我也會有這種緊張感,但只是當我要考慮大的國家體制的時候,才會有這種緊張感;日本相對來說對于詩歌沒什么限制要求,只要不對天皇和皇后出言不遜就好了。”

這種緊張感有沒有價值呢?谷川俊太郎認為,這要看詩本身好不好,“題材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語言表達。日本也有嚴肅的詩歌,但是沒有讀者,一本詩集賣兩三百冊。”就像他提到的中國唐代詩人李賀面對著宇宙-人間“雙面世界”,他認為自己是作為宇宙的存在來寫詩的,而并非如同很多詩人一樣,是作為社會的存在來寫詩的。 “宇宙是什么啊?我寫過詩,‘宇宙就是鼻尖開始的 ’。”谷川俊太郎說。關于宇宙,他在處女作詩集《二十億光年的孤獨》中,就曾寫過:

人類在小小的球體上/睡覺起床然后工作/有時很想擁有火星上的朋友……宇宙正在傾斜/所以大家渴望相識/宇宙漸漸膨脹/所以大家都感到不安/向著二十億光年的孤獨/我情不自禁地打了個噴嚏(《二十億光年的孤獨》田原 譯)

而這樣的含蓄蘊藉的回答,讓人想起他的詩歌中屢次出現的“沉默”意象:還是沉默為佳/如果語言/忘卻了/一顆小石子……還是沉默為佳/如果在語言中/看不到爭斗(《如果語言》田原 譯),他這樣形容沉默與詩意的關系,“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沉默的時刻,而我把生命中曾經沉默過的經驗轉換給詩歌語言。”

谷川俊太郎說,“日本語言的特點是,一句話說完之后省略的那些內容,才是最重要的。”為了證明“沉默”的意義,他舉出了一個例子,很多年前札幌啤酒瓶上的一個廣告語是,“男人沉默時,札幌啤酒……”,沒說出來的東西,正是這句話意味深長之處。“日本認為,男性傳統美德之一就是話少,說很多話是很淺薄的,我自己私底下是最不愿意講話的人。”谷川俊太郎也認識到,隨著網絡日益流行、語言泛濫的現象不可避免,這樣“理想”的沉默局面正在逐漸改變,“好的詩歌語言永遠是干凈的,屬于個人的。”

當地時間2023年4月25日,日本東京,詩人兼翻譯家谷川俊太朗接受采訪。(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作為新詩時代的日本詩人,他并未有意識地將日本傳統短歌和俳句意象引入自己的詩中。他所做的是運用詩的想象力,將自己比喻成“小孩”“老人”“年輕人”以及各種人。詩歌對他來說,并不依賴自我表現,而是廣泛地比喻,將日語之美呈現出來,“我寫作的時候也流行過私小說,但我并不認為那會通向一條深淵的文學之路,曾經有讀者問我,你真的殺了一個人嗎?不是的,詩人是有想象力的生物。”

詩歌創作以外,令人驚奇的是,這位詩人從小便喜歡組裝飛行器和電器,現在也經常在視頻網站上看各種造型的無人機,“中國現在的無人機技術很好啊。我很喜歡能飛上天上的機器,特別是那種安靜上升的熱氣球,可能是因為與向往自由有關。”

說到“自由”,谷川稱自己也是日本詩人中第一位有汽車的,當他用稿費買了一輛小汽車,可以自由穿行在日本大街小巷時,他第一次感到到,“原來這就是自由啊。”他將車子開到九州,車子可以托運在船上——他幻想,將這個意象無限延續下去,可以用一輛車子走遍全世界,而不用受到國界的限制,或是護照的檢閱。“當然,這個理想多半不會實現了。”當谷川俊太郎回顧自己的一生,他這么說道,“我到現在,就像吃飯一樣,已經飽嘗了自由。當然這也代表著,我的欲望在減少。年輕的時候,有很多欲望。年紀大了,就沒有那么多了。”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公市| 乌兰察布市| 资中县| 车险| 凤凰县| 交城县| 磴口县| 陇西县| 木兰县| 汝州市| 乐业县| 婺源县| 开阳县| 平昌县| 新竹市| 明星| 萨迦县| 台湾省| 贵南县| 灌南县| 元阳县| 板桥市| 花莲县| 长阳| 金塔县| 清流县| 曲阜市| 普兰店市| 夏津县| 连山| 溆浦县| 洮南市| 阿图什市| 福安市| 军事| 茌平县| 麻江县| 和田县| 邹平县| 调兵山市| 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