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國家發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李超周二表示,隨著存量政策持續顯效、增量政策有效落實、政策組合效應不斷釋放,11月、12月經濟運行有望延續10月份以來回升向好的態勢。發改委正與各方共同用力,努力實現全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展望2025年,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和支撐因素依然較多。
李超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市場空間看,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明顯,還有巨大的市場需求有待釋放。以新型城鎮化建設為例,我國的整體城鎮化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據測算,城鎮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可以拉動萬億規模的新增投資需求和2000多億的消費需求。
此外,節能降碳改造等領域也存在巨大的有效投資需求。李超表示,數字、綠色等新型消費業態,以及養老、托育等“一老一小”服務消費需求仍然旺盛,產業鏈堵點卡點有望進一步打通,這些都將不斷催生新供給、創造新需求。
從政策支撐看,李超提到,明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一系列重大戰略任務、重大改革舉措、重大工程項目正在全面落地見效;同時5,有充足的政策空間和豐富的政策儲備,精準調控、逆周期調節等工具不斷完善,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不斷提高,宏觀政策系統集成、精準發力,將有力支撐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針對民營經濟發展,發改委表示,將繼續充分發揮多層次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作用,幫助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努力讓民營企業有感有得,不斷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從統計數據來看,當前民營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持續增多。投資方面,前10個月制造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1.4%,比全部制造業投資增速高2.1個百分點,實體經濟領域民間投資保持良好增長勢頭。外貿方面,前10個月以人民幣計價的民營企業進出口同比增長9.3%。
李超表示,發改委在持續跟蹤民營經濟發展中的挑戰和問題,將繼續會同有關方面采取更多務實舉措,更大力度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完善民營企業融資支持政策制度,積極營造關心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社會氛圍。
除了回應經濟增長和民營經濟相關話題外,發改委在當天的發布會上同時提到了“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下一步安排。
李超表示,推動“兩新”工作開展以來,發改委加強統籌協調,截至目前,已經推動各方面出臺實施細則近300項,持續發揮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引導帶動作用,努力以“兩新”政策激發品質新生活、產業新動能、市場新活力。
李超表示,接下來,發改委將開展加力支持“兩新”政策效果的評估,總結、延續好的經驗和做法。另外,發改委將研究提出未來繼續加大支持力度、擴大支持范圍的政策舉措,待履行相關程序后,適時對外公開和發布。持續以“兩新”政策推動群眾受益、企業獲利、經濟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