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妤涵
在“9.26”政治局會議釋放了“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迄今最強維穩信號后,10月份以來,市場表現持續回暖。近日,多地再接連出臺房地產優化政策,受益于市場利好,股市方面也迎來積極表現。
11月18日早間開盤后,房地產板塊集體上漲,黑牡丹、金融街、世榮兆業、津投城開、陽光股份等多股相繼漲停。
截至收盤,綠地控股上漲8.89%,華僑城A上漲8.1%,香江控股、首開股份、北辰實業漲超5%,新華聯、蘇州高新等多股跟漲。WIND房地產板塊上漲0.81%,漲幅領跑A股。
港股內房股也多數走高,截止下午收盤,金輝控股漲9.54%,富力地產漲8.62%,建發國際集團漲3.79%,萬科企業、融創中國等多股漲超3%。
消息面上,11月13日,財政部、稅務總局、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了《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明確了多項支持房地產市場發展稅收優化政策,進一步完善了房地產政策“組合拳”。
11月18日上午,上海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取消普通住房標準有關事項的通知》,率先落地了房地產稅收新政,成為四個一線城市中首個取消普宅與非普宅標準的城市。
新政中指出,上海將取消個人出售非普宅2%的所得稅,以1%的標準核定征稅;個人出售2年及2年以上住房,免征增值稅;上海個人購房契稅優惠政策與全國統一。該政策自2024年12月1日起開始施行。
“上海稅收政策的出臺降低了個人所得稅以及購房契稅支出,使得交易成本更加合理,同時能更好的滿足居民的置換需求,尤其是改善性住房的置換需求,增強了市場參與者的信心,有對于穩定市場預期以及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中指研究院上海分析師劉卓維分析指出。
從樓市表現來看,在近期政策支持及房企全力營銷下,10月以來全國房地產市場的銷售、融資等多個指標均出現改善。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0月全國商品房累計銷售面積77930萬平,同比下降15.8%,較1-9月跌幅收窄1.3個百分點;全國商品房累計銷售金額76855億元,同比下降20.9%,較1-9月跌幅收窄1.8%。同期,全國房企到位資金額同比下降19.2%,跌幅已連續7個月收窄。
進入11月以后,樓市熱度仍在不斷攀升。
據中指研究院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7日,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環比增長44%,同比增長48%;上周(11月1日-17日)樓市成交整體同比漲幅明顯,一線城市同比漲幅領銜為43.34%。
開源證券研究表示,9月底以來房地產政策持續寬松,同時貨幣和財政政策持續降低購房成本,受此影響,10月銷售數據如預期改善,創2023年小陽春以來單月最小降幅,房企到位資金中銷售回款改善明顯。
同時,11月前兩周一線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成交熱度仍維持高位,年內累計銷售降幅持續收窄,該行認為,在政策效果充分釋放后,11月銷售數據表現值得期待。
此外,11月18日晚間,廣州還發布了關于公開征求《廣州市戶籍遷入管理規定(修訂稿)》(以下簡稱《規定(修訂稿)》)意見的公告,對全面放寬入戶條件與門檻公開征求意見。
其中,新增了兩種入戶類別,分別為安居樂業入戶及投資納稅入戶。廣州也成為第1個放開“購房入戶”的一線城市。
根據擬出臺的落戶新政,廣州將對“在白云區、黃埔區、花都區、番禺區、南沙區、從化區和增城區7個行政區內,擁有合法產權住宅房屋且在本市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滿1年的人員”,可申請入戶。
“一方面,廣州作為超大特大城市,此次遵循了循序漸進,外圍退出入戶限制,中心區逐步降低入戶門檻。另一方面,有穩定就業,同時有自有居所的人群入戶,也符合新型城鎮化的要求”,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分析表示。
據李宇嘉預測,接下來,其他一線城市也會跟進安居樂業入戶,該政策有利于促進基于落戶需求而購置房產的消費行為。通過購置房產既實現了落戶,享受到了公共服務,也促進了商品房的銷售,實現了居者有其屋,對于其他熱點城市來講同樣有借鑒意義,這些城市的外圍區域會啟動實施購房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