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野馬財經 劉欽文 李非林
編輯丨高遠山
以“解放天下手藝人”為愿景,提供美甲、美容、美發等上門服務為主的知名美業O2O平臺河貍家,最近遭遇創始人“雕爺”在微博發布聲明撇清關系。表示自己早在2020年就全面離開了河貍家管理層,直接或間接參與河貍家的運營行為“零”,可以理解為保留小股東身份后的凈身離開。
圖源:微博
事隔4年,創始人“雕爺”突然撇清關系的背后,是近期“河貍家”在社交媒體上遭遇員工、消費者和合作方的合力維權:各方在小紅書、微博等平臺吐槽“河貍家”拖欠員工工資、手藝人“推廣費”及投入的“激勵項目”資金、消費者無法下單或退款,小紅書還對河貍家上線“溫馨提示”,表示“該品牌涉嫌違規營銷,僅展示部分合規內容”。
圖源:小紅書
此外,相關的官司、訴訟也在進展中。企查查顯示,近一個月,杭州河貍家兩次被強制執行,一次被限制高消費。
河貍家這家備受資本追捧的明星企業,何以至此?
面對網絡上的爭議,,河貍家COO李芬本月向《財經》雜志商業評論回應稱:確實從5月到現在,(公司)現金流出現了壓力,手藝人的結算節奏變慢;目前公司現金優先保障手藝人,員工薪資欠發情況也確實存在。她說,“我們沒有逃避過這個問題,公司一天不關門,我們就都要去解決這個問題。”
從明星企業到創始人離場
河貍家成立于2014年3月,因為是連續創業的明星創業者“雕爺”和來自阿里的梁吉慶(花名仲萍)創辦的公司,一誕生就備受矚目。
河貍家定位為用戶提供上門美甲、美容、美睫等泛美業服務,與其他家最大的不同和優勢在于,河貍家手藝人可以進行上門服務,解決了美業的“最后一公里”問題。號稱是美業界的“滴滴”。
“雕爺”原名孟醒,曾經創造了多家網紅公司,其中雕爺牛腩相當于網紅餐飲行業的鼻祖。此外,他還創辦薛蟠烤串和阿芙精油以及三體空氣凈化器等品牌。
野馬財經創始人李曉曄曾在2015年搜狐財經變革力峰會上專訪過“雕爺”和他的天使投資人李豐,李豐為峰瑞資本創始合伙人、前IDG資本合伙人。
雕爺曾說“我在雕爺牛腩、阿芙精油之后選擇做河貍家,是想挑戰自己,嘗試沒有把握一定做成的事。我喜歡Uber創始人卡拉尼克說的一句話:我是一個激情企業家,有時我喜歡地獄般的磨難。”
比起雕爺牛腩、阿芙精油的小生意,河貍家是“燒錢”的平臺大生意。但是,原本“雕爺”并沒想著把生意做這么大,他說:“河貍家一開始是自己投資的,但我拿不準,就找到李豐,因為他是我認識的創投界里面最聰明的,我說你幫我把把關、把把脈,結果他也沒給我什么好建議,他就非得要用(IDG資本)投,從李豐那兒開始,河貍家才有所謂的B輪、C輪的投資,就停不下來了。
企查查顯示,2014年4月,河貍家從IDG資本拿到天使輪融資,此后又經歷了五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寬帶資本CBC、啟明創投、光信資本、麥星投資管理、利鼎投資等機構。
圖源:企查查
2019年起,河貍家和阿里巴巴展開了密集的合作。2019年3月的天貓金妝獎上,河貍家和阿里簽訂了新零售戰略合作協議,2019年5月,河貍家和盒馬門店合作,在線下推出體驗活動,借此地推獲客,如今在北京、上海、深圳的盒馬App中,可以預約河貍家的上門服務。
2020年8月,河貍家宣布拿到了來自阿里巴巴2352萬美元戰略投資款。雕爺表示,“阿里提出控股方案,經過談判,最終同意。”
據孟醒回憶,當時河貍家的七個高管中,除了自己為董事長外,首席執行官仲萍、首席運營官方芳、還有首席人力官陳潔梅、首席技術官渝漢、市場部總監譚飆、首席增長官仲達,均為阿里背景,且都曾是時任阿里巴巴集團CEO逍遙子(張勇)的老下屬。
公開信息顯示,梁吉慶曾在阿里巴巴集團任職5年,任天貓美妝與日化品類的負責人;譚飆曾任天貓電器城總經理。
孟醒在微博上表示,“我成了“異類”,不受歡迎,任何提議均不被接受和執行……求仁得仁,我無話可說,只能默默離開,一個字都不再過問。”孟醒稱,“本人早在2020年就全面離開了河貍家管理層,只保留了小股東身份。”
孟醒強調:“2020年6月離開時,河貍家運營一切正常,除了欠我個人的錢之外,沒有一毛錢的其他欠款。”
關于此事,“雕爺”在微博上寫過,“論被欠錢最多第一名,是我啊,現在河貍家欠我的個人借款是1.1634億元,這還不包含創立時的投資款,單純是我個人名義借給公司及仲萍方芳潔梅等高管個人的。必須嚴肅聲明的是:從創立到今天,我沒從河貍家收到過一毛錢的分紅,或任何投資收益,我個人凈虧損數以億計!”
“雕爺”回憶,這些欠款大約發生在2016年到2020年之間,而且目前沒有還款計劃。
對于“雕爺”的聲明,河貍家CEO梁吉慶(花名仲萍)還轉發到朋友圈,但對于欠款、分紅等內容未作回應。
“雕爺”退出后,“阿里系”背景的高管開始全面執掌河貍家。資金在手的河貍家,連續4年獲得 “中國隱形獨角獸500強”企業稱號,估值超過50億。
河貍家2023年起還與抖音達成合作,今年4月,河貍家啟動抖音到店連鎖品牌的業務。據“中國經濟新聞網”報道,與抖音合作一年間,河貍家已覆蓋全國130個城市,累計訂單突破100萬單,總交易額超過1億人民幣。
河貍家在職場社交APP“脈脈”的公司介紹頁顯示,河貍家日均客單量2萬多單,日客單量峰值超過10萬單,客戶復購均價超過200元。按日均客單量2萬單乘以客戶復購均價200元計算,河貍家日交易額可達400多萬,年交易額可達14.6億元。
圖源:脈脈
不過河貍家尚未盈利。COO李芬接受《財經》雜志商業評論采訪時提到,最近幾年,河貍家的上門服務業務的年營收規模大約是10億元,年虧損逐步收窄。
手藝人、員工被欠款,“金鼎計劃”也缺金?
風起于青萍之末,2023年底,一場欠款風波猶如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牌。
手藝人小美接受“藍鯨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去年11月開始,原本每月15日可以操作的河貍家提現系統多次延遲,直到今年年初直接無法提現。
今年9月,“河貍家”包括美甲師、美容師、美睫師、理療師、生活美容師、醫療美容師等的多位手藝人在社交平臺發帖集體維權,稱河貍家已經多月未發平臺“推廣費”(即手藝人服務報酬)。
據一則相關裁判文書顯示,河貍家平臺上的一筆訂單完成后,平臺扣除20%手續費,剩余款項支付給手藝人。
圖源:裁判文書網
更關鍵的是,除了“推廣費”外,許多手藝人還將自己的資金投入到河貍家,參與了河貍家推出的流量激勵項目“金鼎計劃”以賺取利息,但現在本金也拿不出來了。
據“界面新聞”援引手藝人周金玲的說法,“金鼎計劃”類似于流量激勵,手藝人向河貍家投入一部分資金,資金每月分批次返還到手藝人賬戶進行提現,參與該計劃的手藝人會獲得額外的平臺流量扶持,可以增加曝光率,從而提高單量。
但在實際運營中,流量激勵漸漸變了味。據黑貓投訴上一位手藝人稱,其在河貍家做上門美甲美睫工作,因訂單量減少,在2022年4月申請閉店。但是河貍家工作人員表示“(公司)有金鼎百萬計劃,投資可給利息1-2%,分固定和非固定,固定為3-6個月,不固定為每月進出”。
該手藝人投入共計本金54萬余元,獲得三個月的利息2.82萬,但從2024年6月開始,手藝人申請全額出款,到目前沒有歸還。“找不到公司負責人,工作人員回復也是各種托詞。狀告無門,尋求幫助。”該手藝人表示。
圖源:黑貓投訴
而且,金鼎計劃并非只面向手藝人。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河貍家前員工張思思(化名),在辭職后通過還在河貍家的同事介紹,于今年上半年把30多萬元投向了河貍家,初期投資月息為2%,后續月息又漲至3%,但沒有簽訂合同等文件。
反思投資原因,張思思稱一是高息誘惑,二是熟人介紹。
對于非手藝人的“外部人員”將錢放在公司賬戶并獲得利息,河貍家CEO梁吉慶回應稱是“有內部人員勾結外部人員和部分手藝人,冒充客戶與手藝人發生虛假交易,套取公司獎勵費用”。
此外,有員工透露河貍家欠薪。在河貍家工作了五年的培訓人員胡可(化名)對《財經》雜志商業評論表示,其2024年9月離開河貍家。離職前,河貍家的不少技術人員、行政人員離職,公司還欠她四個月工資,以及十個月社保。今年,河貍家員工大范圍離職,員工數量從2023年的約200人降至幾十人。
企查查顯示,北京河貍家共有54條開庭公告,18條為勞務合同糾紛;杭州河貍家有25條開庭公告,10起為勞務合同糾紛。
河貍家也通過官方公眾號做出回應,否認了“拖欠薪資”“非法集資”的說法,稱網上出現了針對我司的惡意謠言攻擊,公司已經于9月8日向杭州余杭區分局五常派出所報警。
圖源:杭州河貍家官方公眾號
河貍家“風波”波及消費者
隨著這場風波的發生,河貍家的消費者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
河貍家app顯示,目前河貍家的服務形式有預約上門、到店服務兩種類型,服務項目包括美甲、美睫、美容、理療、化妝、美發等業務,價格在78元-599元不等,醫美類有些項目價格則在199元-10000元之間。
演員刑昀在小紅書上公開維權,“竟然被用了這么多年的平臺坑了。感覺不對勁是因為原來經常給我發活動消息的銷售突然沉寂了,然后我就把訂單申請退款了,之前申請后三天就能到賬,這次一直沒到賬,已經快一個月了。現在尋找北京和我一樣被坑的消費者, 打算一起去公司討個說法。”
知名藝人葉璇也在微博上發聲,“為什么預約的化妝師都不接單了,多次要求平臺退款也退不了呢,一直在推諉……”
圖源:河貍家官微評論區
黑貓投訴顯示,河貍家有多達982條投訴,大多數為消費者稱無法退款。主要集中于拒絕服務、拒絕退款;未消費訂單申請退款卻遲遲未退;約不到手藝人;參與充值送現金活動無法退款等。
圖源:黑貓投訴
《財經》雜志商業評論報道稱,多位知情員工根據公司業務報表數據計算,截至今年9月,河貍家共欠手藝人的“推廣費”(訂單分成,也就是工資)約6000萬元,共欠各類名目費用(金鼎計劃、GTV年框等)約1.5億元(其中北京約7000萬,上海約5000萬)。至于平臺消費者的退費欠款和(員工欠款)總額,目前尚未可知。
不過,在媒體報道后,河貍家CEO梁吉慶在九月表示,河貍家針對手藝人制定了回款方案:9月1日前的歷史賬款,在9月后的7個月內,每月返還10%-15%,到第7個月確保全額返還完畢。
河貍家品牌受影響,IPO能否如期?
隨著負面輿情的曝出,河貍家的品牌形象下滑,對其未來的經營發展均產生不利影響。
今年4月16日,河貍家在“十周年手藝人盛典”上正式宣布啟動IPO準備工作,包括盡職盡調、審計評估等。河貍家稱“(上市)是為了加速公司業務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品牌影響力。”
但如今的欠款風波可能會影響這一進程。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分析,首先,手藝人和消費者對河貍家的信任度下降,這直接影響了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場地位。在資本市場中,信譽是企業的重要資產,信譽受損可能導致投資者信心下降,影響其IPO進程。其次,因為需要解決拖欠手藝人服務費和用戶退款的問題,河貍家財務壓力可能增加。再者,在準備上市的過程中,河貍家需要與潛在投資者建立良好的關系。欠款風波可能會使得投資者關系管理變得更加困難,影響其上市的進程和效果。
COO李芬曾提到,“按照決策層的規劃,公司一邊通過投資平臺融資,一邊恢復上門業務,同時在大力發展到店業務以及抖音的云連鎖項目,未來還計劃做寵物的上門服務,本來能夠平穩度過從追求規模到追求盈利的階段,但現在業務發展的節奏被打亂了。”
商業模式潛藏法律風險
而且,隨著消費者和員工、商戶選擇了河貍家對簿公堂,河貍家商業模式中的法律風險也在浮現。
河貍家的本質是中介平臺,通過撮合商家和消費者的交易來賺取傭金。但從目前已經打官司的一些案例來看,兩端均有一些潛在風險。
作為專業的美業平臺,河貍家的用戶十分垂直,因此這部分的流量也相當值錢。所以吸引到眾多商家入駐河貍家平臺,支付平臺推廣服務費,以此來獲客,提升營業額。
但合同中的業績對賭條款,讓這部分收益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一份裁判文書顯示,2018年重慶“老牌”醫美機構——愛思特整形美容醫院(簡稱“重慶愛思特”)與河貍家簽訂《服務協議》及補充協議,約定其向河貍家支付合計122萬元的推廣服務費及保證金,河貍家承諾一年內幫助重慶愛思特營業額達到540萬元,若未完成,河貍家則應按1:4.5的投入產出比退還重慶愛思特推廣費。
圖源:裁判文書網
一年后,重慶愛思特的線上營業額只達到83196元,與承諾的540萬元相差甚遠,因此其要求河貍家退還推廣費合計58.15萬元。河貍家則以重慶愛思特延遲支付上半年和未支付下半年推廣服務費為由拒絕退還。
最終法院以河貍家承諾的半年營業額與合同約定的標準相距甚遠等理由,判決河貍家退還重慶愛思特55.44萬元推廣服務費及2萬元保證金。
此次風波也波及部分商家。“河貍家公司以上市為由,騙我們給公司刷現金流,誘導我們刷單返利(萬分之150),承諾一個月提現,我給公司刷了215748元,現在不單是利息不給了,本金也不給我們了。”
圖源:微博
當手藝人和消費者產生糾紛,消費者打官司往往會帶上河貍家。
裁判文書網顯示,2016年,河貍家的一位消費者李某,將河貍家和手藝人田某告上了法庭。原因是李某通過河貍家預約田某為其進行美容服務時,美容液流到李某眼內導致其眼部受傷。
而河貍家以自身為網絡交易平臺,與手藝人田某簽訂的是《服務協議》,田某并不是河貍家公司員工,河貍家并不直接向顧客提供服務為由,辯稱李某應該向田某本人主張承擔責任和損失賠償。
最終法院判定河貍家賠償李某醫藥費、誤工費、交通費合計8107元,不過河貍家賠償后可向田雨另行追償。
圖源:裁判文書網
同樣的,還有消費者郭某以健康權糾紛為由,起訴北京河貍家和手藝人韓某。裁判文書顯示,在手藝人韓某為郭某做完美睫服務后,郭某出現雙眼不適,經診斷為化學刺激所致的結膜炎。
河貍家仍以其為提供居間服務的平臺,與韓某不存在雇傭關系、且郭某在注冊河貍家APP時,免責聲明中已提出河貍家不對服務提供者提供的服務負責,消費者和服務者雙方之間的糾紛自行處置等為由,拒絕對郭某進行賠償。
圖源:裁判文書網
河貍家APP的《用戶協議》顯示,消費者在享受平臺服務時,若出現任何線下服務提供者或消費者不正當或非法使用服務產生的直接、間接、偶然、懲罰性的損害,河貍家不承擔任何責任。
圖源:河貍家APP
但以上兩個案件,法院均判決河貍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賠償消費者相應費用。
北京京臻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田毅律師稱,消費者與手藝人產生糾紛時,平臺方和手藝人具有對外和對內責任的特點。若消費者權益被侵害,對外方面,消費者有權要求平臺和手藝人共同承擔責任。對內方面,平臺方可以根據和手藝人簽訂的協議進行追償。當然,因平臺系發布信息方,在免責義務聲明的基礎上,也應該承擔部分責任,并不能完全免責。
北京市中友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夏孫明律師表示,河貍家跟手藝人屬于民法典中承攬分類勞務關系,河貍家可以按注冊時的合作協議對(手藝人的)交付質量、時間有相應要求。出現交付質量等問題時,(消費者)可以直接對河貍家追責,手藝人本身并不直接對客戶承擔法律責任。如果侵權(例如入室盜竊),手藝人跟河貍家都應該承擔連帶賠償的責任。
不過這些和商業模式相關的法律糾紛,與目前河貍家面對的聲譽危機比起來,已經不算當下最重要的事。
李芬也對《財經》雜志商業評論表示,這是河貍家成立以來遭遇到的最大危機。但她也誠懇表示,事情發展至今,高管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不會逃避問題。
“雕爺”離開河貍家4年后,這一明星項目的遭遇令人唏噓,但背靠阿里這棵大樹,相信現任管理團隊有能力處理好目前的危機。
而“雕爺”也將重心放在了阿芙精油項目上。2023年2月,阿芙精油首次亮相小紅書明星買手董潔直播間,創下了單場100W+的銷量,一舉登頂小紅書美妝護膚品牌總銷量榜首。今年8月,阿芙精油官宣偶像黃子弘凡成為極光玫瑰系列代言人,官宣當日極光玫瑰系列全線銷售破100W+。
河貍家的遭遇,一如人生有起落!你用過河貍家嗎?還會信任它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