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沈溦
11月15日晚間,多家公司同日收到監管部門“罰單”。
同花順子公司涉嫌非法“薦股”
同花順盤后(300033.SZ)公告,子公司浙江同花順云軟件有限公司收到浙江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由于違反《證券、期貨投資咨詢管理暫行辦法》等多項規定,浙江證監局決定對云軟件公司采取責令改正、責令暫停新增客戶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整改及暫停期限為 3 個月。
根據公告,云軟件公司存在如下違規行為:
營銷人員存在運用部分客戶成功案例、展示客戶稱贊截圖、個股過往業績等進行展示宣傳,且缺乏風險提示的情形;
部分營銷、服務人員存在夸大、誤導性宣傳以及變相承諾收益的情形;
部分提供投資建議人員存在未登記為證券投資顧問的情形;
直播業務推廣過程中合規管控不到位,且存在暗示推薦個股等情形;
云軟件公司作為平臺運營主體在與證券公司合作開展投資咨詢服務過程中,未盡到合規管理責任;
與關聯公司合作開展證券投資咨詢業務過程中合規管控不到位。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5日午后,同花順股價連續走低,市場傳聞有公司因“違規薦股”被立案調查一事,隨后同花順又多次通過媒體對外回應:“不存在非法薦股情況,不存在被立案調查?!?/p>
而在當日公告中,同花順有再次回應:
1.所謂公司“非法薦股、被立案調查”的傳聞與事實不符。子公司云軟件公司具有證券投資咨詢資格,公司及子公司不存在被立案調查的情況。
2.2023 年度,云軟件公司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營業收入 1.99 億元,占公司合并報表營業收入的 5.58%。本次行政監管措施主要涉及暫停新增客戶,不影響云軟件公司對現有客戶的服務,預計對 2024 年公司收入和利潤的影響較小。
3.云軟件公司高度重視前述問題,將深刻反思,汲取教訓,及時整改。云軟件公司將盡快完成整改,爭取盡早通過驗收和恢復新增客戶。
資料顯示,同花順作為一家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提供商,公司服務客戶包括證券公司、基金、銀行、保險、政府、研究機構、上市公司等機構客戶,以及廣大個人投資者。
公司主要業務是為各類機構客戶提供軟件產品和系統維護服務、金融數據服務、智能推廣服務,為個人投資者提供金融資訊、投資理財分析工具、理財產品投資交易服務等。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約為23.35億元,同比下降1.5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6.51億元,同比下降15.53%。
廣匯能源26.29億資金占用被處罰
同日,廣匯能源(600256.SH)因往日遭控股股東巨額資金占用而受處罰,
據公告:經查,2021年至2023年,廣匯能源及其子公司以支付預付款、采購款、工程款等形式,通過第三方向廣匯集團及其關聯方提供資金共計26.29元,構成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截至2024年8月末,上述資金占用款項均已歸還。
但廣匯能源未按規定披露與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之間發生的非經營性資金往來情況。
由此,新疆證監局對公司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督管理措施,對控股股東廣匯集團出具警示函;對廣匯能源董事長韓士發、時任總經理閆軍、財務總監馬曉燕采取監管談話和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對時任董秘倪娟,現任董秘陽賢分別出具警示函。
此外,還有多家公司收到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ST高鴻(000851.SZ)公告,公司存在使用閑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未能按時償還、變更部分募集資金用途未按規定履行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的行為。貴州證監局決定對公司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對公司董事長付景林、總經理張新中、時任董事會秘書丁明鋒采取監管談話的行政監管措施。
中國一重(601106.SH)公告,公司存在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準備未及時披露、關聯交易未履行審議及披露程序、會計政策執行不規范的問題。黑龍江證監局決定對公司及董事長陸文俊、董事會秘書兼時任財務負責人胡恩國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好利科技(002729.SZ)公告,近期廈門證監局在現場檢查中,發現公司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財務報表合并范圍不準確,導致公司2022年三季度報告信息披露不準確。二是未準確界定子公司對外提供的融資咨詢服務業務收入性質,導致2022年、2023年年報披露的非經常性損益金額不準確。三是對個別重大事件未按規定進行內幕信息登記。廈門證監局決定對好利科技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督管理措施,并將相關情況記入誠信檔案。
朗科科技(300042.SZ)公告,收到深圳證監局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公司時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周福池、時任總經理杜鐵軍、時任財務總監廖先富、徐立松等被出具警示函。
經查,深圳證監局認定公司存在多項問題:
1、治理不規范問題,主要為:董事會運作不規范,包括個別董事會表決票統計錯誤;公司未與董事簽訂合同;關聯方登記不完整,公司關聯方清單登記不完整,未登記直接或間接持股 5%以上的自然人及上市公司董監高的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
2、內部控制不完善,主要為:重大合同內部控制不規范,重大合同事項未經董事會審議、存貨管理內部控制不完善,部分存貨的實際銷售出庫時間與裝箱單記錄時間不一致等。
3、財務會計核算不規范,主要為:貿易業務收入核算不規范、預付賬款核算不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