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韓宇航
界面新聞編輯 | 江怡曼
“(我們)致力于為全球老齡化問題尋找創新解決方案,提高銀發族的生活質量,改善醫療保健和營養狀況,消除代際隔閡,建立多代勞動力,并提升困難群體的財務韌性。”新加坡星展基金會及星展集團推廣策略及傳訊部負責人魏洪英表示,老齡化問題是今年工作的關注重點。
11月15日,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簡稱“星展中國”)在上海啟動“公益開放日系列活動”,聚焦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影響力重要議題,圍繞“可持續出海的責任與未來”、“商業向善的社會影響力”、“銀發經濟轉型、挑戰和產業創新”等熱點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2024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這是首個國家級“銀發經濟”的政策文件,銀發經濟已經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與銀發經濟相關的企業已超30萬家。
面對這一蓬勃發展的新領域,金融機構應該如何為這一經濟領域提供支持?在“責任與機遇:老齡化社會挑戰、創新和機遇”圓桌論壇上,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院和老齡社會30人論壇創始人、首席專家梁春曉表示,金融業一是要做好老齡化轉型,二是要做好創新。
在此次論壇上,多位業界人士還就中國企業如何將可持續創新理念融入到出海戰略展開討論。
星展中國企業及機構銀行部,能源和基礎設施建設執行董事王卓總結了中國企業當下出海的三個新特征和趨勢:
第一,中國企業依然是走出去的一個主力,中國一直是一個大的貿易出口國家;第二,中國企業的“走出去”不再局限于承包工程,而是會在海外設立工廠;第三,市場的變化,東南亞市場、東盟地區已經變成了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對于實踐過程中銀行如何推動和支持中國企業可持續出海,王卓表示:“從銀行的角度來講,我們始終認為單純拋開企業的需求,也就是客戶的需求談產品其實沒什么意義,真正的意義在于能不能跟進企業的需求,抓住企業的這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