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孫藝真
邀請外部專家參與證券投資咨詢時管控不到位,信達證券上海投資咨詢分公司及涉事員工被出具警示函。
上海證監局官網于11月13日披露的兩張罰單指出,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投資咨詢分公司在邀請外部專家參與證券投資咨詢服務以外咨詢服務時,存在相關管控不到位,未嚴格規范有關從業人員的執業行為等問題。
此外,原信達證券涉事員工韓某某在任職期間,在邀請外部專家參與證券投資咨詢服務以外咨詢服務時,未能遵守相關執業規范要求。目前,中證協從業人員登記平臺已查詢不到韓某某登記信息。
根據相關規定,上海證監局對信達證券上海投資咨詢分公司及涉事員工處以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外部專家是指在某一領域具備一定的知識或信息、非經營機構雇用的人員,不包括上市公司負責信息披露的人員。經營機構邀請外部專家參與證券投資咨詢服務以外咨詢服務,應當符合相關規定。
2020年,中證協《發布證券研究報告執業規范》(以下簡稱“規范”)中明確,經營機構應當建立健全邀請外部專家參與證券投資咨詢服務以外咨詢服務的管理制度;外部專家應當具有良好的社會聲譽,在最近兩年沒有被證券監管部門處罰的記錄。
此外,《規范》第三十四條第二項明確,經營機構應當核實專家的身份,并將經核實的專家身份告知投資者,不得有虛假或誤導性成份,并應當告知外部專家必須遵守的合規要求。
合規流程方面,《規范》第三十二條還指出,經營機構應當建立證券分析師向客戶發布信息和言論的事前報備程序,擬發布的主要內容應當經所在部門負責人或公司分管高管人員簽批同意,并報合規部門備案。
有券商分析師認為,目前,一些大中型券商中對外部專家參與證券研究業務的合規管理已經非常嚴格,包括邀請流程、合規部門備案等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底,中證協對券商下發的《2023年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業務經營情況》中指出,雖然各公司合規管理有所加強,但風險防控仍是工作重點。中證協通過問卷調查和調研了解到,部分公司邀請外部專家較頻繁,對外部專家依賴性較強,對專家身份核實、合規管理等不到位,存在較大風險隱患。
中證協表示,將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規定,加強對證券研究報告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核,規范外部專家邀請,不斷提高研究報告質量和研究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