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莊鍵
韓國鋰電池公司LG新能源的多位員工近期在社交平臺上發布消息稱,所供職的LG新能源(南京)有限公司(下稱LG新能源南京)在11月開始裁員。
這些員工上傳的解約文件顯示,他們在11月上旬與LG新能源南京簽署協議,約定在11月20日正式結束勞動關系,公司將向其提供一次性經濟賠償。綜合多位員工提供的信息,賠償標準為N+3,N為員工在公司的工作年限。
有網友在11月5日視頻發帖稱:“南京LG大裁員,我分到20萬走人。”也有網友表示,LG新能源一直是其做夢都想進去的企業,“發生什么事了么,按理說新能源大有前途啊,怎么就這么突然呢?”
11月13日,LG新能源就此向界面新聞回應稱,關于近期網上流傳的公司人員流動的相關信息,屬于正常經營情況下的員工調整,非網傳大批裁員。
LG新能源稱,此次調整的目的是根據市場環境變化,優化產線安排以提升核心競爭力。該公司并未透露南京生產基地此次員工調整的具體規模。
LG新能源南京成立于2003年,為LG新能源全資持有,后者是全球第三大動力電池生產商。
經歷多輪擴建后,LG新能源在南京棲霞區新港開發區和江寧區濱江開發區擁有多家工廠,員工數達1萬人,所生產的鋰電池產品涵蓋消費類電池、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
根據江寧區政府發布的信息,去年4月,LG新能源曾與江寧區濱江開發區簽約,計劃新增投資5.3億美元(約合38億元人民幣),在開發區內建設LG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
受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增速低于預期的影響,LG新能源今年二季度業績表現不佳。
該季度,LG新能源虧損約240億韓元(約合1.2億元人民幣),這是LG新能源2022年1月上市以來首度出現季度虧損。
去年同期,這家韓國電池生產商的凈利潤為4650億韓元(約合24.3億元人民幣)。今年二季度,LG新能源營收也下滑了30%,降至6.16萬億韓元(約合332億元人民幣)。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金東明(Kim Dong-myung)在年中發布的全員信中稱,LG新能源必須重新激發起勇于挑戰的創新精神,而非沉湎于過去的成績。
今年三季度,LG新能源業績有所好轉。當季營收增長至6.87萬億韓元(約合354億元人民幣),凈利潤為5610億韓元(約合28.8億元人民幣)。
LG新能源上月公布的多元化戰略顯示,其計劃重點發展儲能系統、城市空中交通、船舶等具有高增長潛力的電池應用領域,以此構建能夠更好應對市場波動的業務結構,并在未來五年內實現營收增長一倍以上。
LG新能源還規劃通過高效運營全球生產設施,克服電動汽車市場增長放緩的影響。
LG新能源年內已對多個在美國的電池建設項目作出調整,包括叫停了亞利桑那州儲能用磷酸鐵鋰電池生產線的建設。該公司還放緩了與通用汽車公司在美國密歇根州第三家電池工廠的建設,原因是電動汽車需求低迷。
根據該公司對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最新預判,今年市場增幅預計略高于20%,相較于去年36%的增速大幅下滑。
今年前9個月,LG新能源以12.1%的市占率排名全球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裝車量第三位,落后于中國電池企業寧德時代(300750.SZ)和比亞迪(002594.SZ)。同期,其4.3%的市場增速也遠低于兩家主要的中國競爭對手,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增速均高于25%。
在行業競爭加劇之際,包括SK On、蜂巢能源和Northvolt在內的多家國內外鋰電池公司今年都曾進行裁員。其中Northvolt明確將減員1600人,約占公司員工總數的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