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增長工場 曉鵬
編輯|趙元
“在片場長時間拍攝之后,和貓在一起的時間能夠恢復心情”“當我整天工作感到無聊時,想到寵物就在家門口等我,我會更有熱情回家”,印尼女演員Tatjana Saphira是一個愛貓人士,家里養了兩只貓,養貓對她來說是很有幸福感的事。
印尼一直是寵物友好型國家,根據《2022年全球寵物市場白皮書》,2021年全球TOP寵物市場中,印尼以46%的同比增速領跑全球。
這和印尼的文化有關。印尼有87%的人信奉伊斯蘭教,而在伊斯蘭教義中,如果帶著愛和責任感飼養動物被認為是一件好事,很多圣訓也要教導人們要善待動物。
印尼寵物經濟的發展十分迅速。據Future Market Insight研究數據,2023年印尼寵物市場規模已達到23億美元。到2033年,該市場預計將超過58.832億美元,其寵物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9.5%。
在寵物用品中,食物是最重要的支出,在前幾年的調研中,仍然超25%的寵主選擇自制食物或者家庭剩飯。這意味著寵物食品增長還有很大的空間,這中間中國寵物食品企業有沒有機會?
一、人多錢少的印尼,值不值得布局?
印尼,世界第四人口大國,也是東南亞人口最多的國家,2023年人口超過2.81億人,30歲以下的人口約占一半,65%的人口在40歲以下。
不僅人多,印尼寵物也多。
疫情之后,越來越多的人重視陪伴,疊加單身率提升,把情感寄托在寵物身上的人越來越多。比如在韓國,貓狗成為代替小孩的存在,2023年,韓國電商平臺賣出的狗推車數量比嬰兒車要多,寵物經濟發展迅猛,迭代出了細分領域的商業業態,比如美容、牙齒保護、學校、旅游等等。
和韓國一樣,印尼16歲到30歲的年輕人中單身人群也在增加,已婚人群占比在下降,從2014年的44.65%下降到2023年的30.61%。
據調查,印尼養寵物率接近70%。在眾多寵物中,印尼人最愛養的是貓。
在印度尼西亞,貓是受人尊敬的動物。在印尼的神話和傳說中,貓是具有精神力量和保護家庭免受邪惡侵害的動物,據傳,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就是個貓奴。所以很多印尼人養貓來減輕生活壓力,提升生活質量。
據每日印尼的報道,有47%的受訪者養貓,其次分別是鳥、魚和狗;另一項調查也顯示大雅加達都市圈居民當中44%養貓,鳥為(22.5%),魚(12.5%)和狗(8.5%)。
前面我們提到,在科學養寵方面,印尼還比較落后。一方面是認知問題,一方面是收入問題。
在養寵物上,窮有窮的養法,富有富的養法,豐儉由人。
Quora上有印尼鏟屎官稱養了6只貓,每個月花在貓食物上的錢是124萬印尼盧比,合人民幣566塊錢,平均每只貓不到100塊。這和Meet Intelligence調查數據是相近的——近60%的印尼寵主每月平均養寵花費在15美元以內。
也有人每個月給貓買食物要花費70萬印尼盧比,合人民幣320元左右。
整體來看,印尼鏟屎官在養寵支出上不算高,且價格敏感型用戶居多。不過,印尼的人均GDP增速較快,2020年—2023年在8%左右,且人口結構比較年輕,消費動力更足,未來隨著收入水平和認知的提高,精細喂養會逐漸變成養寵的主流。
因此印尼寵物食品市場呈現出兩個特點:
一是,經濟型寵物食品是基本盤,以寵物主糧為例,印尼的經濟型寵物糧占到市場份額的60%—70%,高檔糧和中檔別占比10%和20%——30%。
二是,高端產品的增長更快。
低價是我們國內品牌最擅長的戰爭。
在今年5月的印尼Pet GoChina活動上,印尼寵物食品協會主席Syahroni Djaidi談到中國寵物產品時,也提到了性價比高的優勢,還稱印尼市場更傾向選擇中國供應商的產品。
這是因為印尼本土的寵糧加工生產能力有限,缺乏專業的生產線,尤其是在濕糧方面。
所以,印尼寵物食品市場的格局是,國際品牌主導,占到約90%的市場,本土品牌只占10%左右。
那么,國內的寵物食品能不能在印尼分到一杯羹呢?
二、除了低價,還有什么打法?
低價,一定是中國寵物食品企業的機會,現在走的也是這個方向。
中國向印尼出口的犬貓食品量從 2016年至 2021 年開始快速提升,復合增長率為 141.95%,2021年,中國成為印尼犬貓食品第二大進口國,2023年,升為第一大進口國,實現了實現3.93萬噸出口量,今年出口量還在增長。
但2023年,出口金額只有5000萬美元,也就是說,2023年中國向印尼出口的犬貓食品,均價為1.27美元/公斤,而我們而向美國、德國出口的均價都在每公斤7美元左右。
從印尼的視角來看,從中國進口犬貓食品的單價(1.35美元/公斤)也是除越南之外最便宜的,比如從美國進口的均價為3.26美元/公斤、巴西進口均價為2.24美元/公斤、泰國進口均價為1.78美元/公斤。
寵物主糧是一種強品牌效應的品類,在國際品牌主導的當下,通過低價打開印尼寵物主糧市場,可能是阻力最小的方法。
在零食方面,印尼市場的寵物零食品類和罐頭品類都不算豐富,且價格比較高。
相較于主糧,寵物零食的品牌效應較弱。國內寵物食品生產企業有品類多元的優勢,以及強供應鏈的優勢,并且已經出口到了歐美,只不過是以代工模式為主。
隨著印尼寵物的消費升級,零食市場需求的增加,于國內寵物零食生產者來說也是一個機會。
有一些寵物零食品類,是凍干或者風干狀態,相較主糧產品更輕,一方面降低了運輸成本,另一方面大幅降低了食品變質的隱患。
在東南亞地區,高濕高熱環境下,寵物食品的保存也是品牌要考慮的問題。
高濕高熱環境下,有時候印尼寵物主需要將寵物食品和人的食物一起放在冰箱里。
前面我們提到,大部分印尼人信奉伊斯蘭教。有部分印尼人認為動物食品中含有他們所認為的“不潔”的成分,混合保存會讓人的食物受到污染,他們還認為當寵物主徒手喂養寵物時,寵物主也會被“不潔”的成分所污染。
作為伊斯蘭教國家,印尼一直在推動各類產品完成清真認證,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印尼又推遲了強制性清真認證期限。
在寵物食品強制清真認證之前,通過清真認證可以成為產品的賣點。
馬來西亞的寵糧品牌PowerCat就是這么做的,并且獲得了多個獎項,這些獎項也有助于打開品牌聲量。
除了印尼,馬來西亞和文萊也是伊斯蘭教國家,菲律賓也有不少伊斯蘭教信眾,針對當地人的習俗和習慣做出如通過清真認證等差異化創新,國內的寵糧品牌出海的贏面才更大。
三、山東、河北,怎么抓住機會?
山東和河北,是兩個寵物食品出口大省。
山東泰安某寵物食品企業生產部經理在今年6月稱:印尼的客戶,從每個月的兩三百噸到三四百噸,現在每個月能做到五六百噸。
山東是寵物糧生產的重要基地,有多家知名的寵物食品上市公司,比如中寵股份、乖寶寵物、路斯股份,這些頭部企業主要依托 Zeal、Wanpy 和 Great Jack’s 等自有品牌進行出海。
河北,尤其是邢臺南和區,是寵物用品生產企業集中區。南和區有寵物相關經營主體1.1萬余家,規模寵物食品企業47家,2023年南和區寵物食品產業集群實現營業收入172億元,被稱為“中國寵物食品之鄉”。
河北的一家寵物食品公司原本是做代工的,自2021年,轉為“兩條腿”走路,在代工的同時,著手打造自己的品牌,并積極發展電商。
現階段,在品牌出海方面,國內的寵物食品出海的規模較小,影響力也有待提升;在代工出海方面,利潤率低仍然是國內寵物食品出海的難題。
對于品牌出海而言,印尼、菲律賓等國家可能是更好的試煉場。
歐美寵物食品市場,無疑規模更大,但同時也有極高的標準和極嚴的要求,尤其是以膨化糧為首的干糧主糧類產品賽道格局基本穩定。而且國內寵物糧市場的發展時間相對較短,而國際品牌如皇家貓糧1967年就成立了,不管是拼歷史還是拼品牌力,國內寵物糧都不具有優勢,打入當地市場難度非常大。
而東南亞地區對于寵物主糧的質量要求偏低,市場進入門檻偏低,工藝技術水平更高、價格優勢明顯的中國寵物食品品牌有更大的機會。
拿下東南亞市場對品牌塑造很重要,原因還在于寵物食品品類本身的特點。
首先,寵物食品消費天然具有高頻次、高黏性的特點,如果能得到印尼鏟屎官對于產品的認可,品牌力也會漸漸地構筑起來。
其次,寵物食品的差異性比較小,在一個地區建立起產品及品牌優勢之后,在保證產品質量和品質的基礎上,品牌效應也可以擴大到海外的其他地區。
而河北和山東的一些非品牌路線的寵物食品生產商家,繼續夯實低價路線并嘗試多元化產品的路線是更加務實的戰略。隨著東南亞地區網購率持續提升以及需求的提升,國內寵物食品生產商家在印尼乃至東南亞市場仍然有掘金的機會。
當然,前提是保證質量,小作坊生產毒貓糧事件不能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