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紅餐網
最近,一檔熱門綜藝讓內蒙古“熏雞”火遍全網。
在芒果tv熱門情感綜藝《再見愛人4》中,節目嘉賓麥琳在經費緊張到只剩300元的情況下,堅持在高速服務區花140元買了兩只熏雞,并以熏雞好吃為由,強迫“隊友們”第二天吃熏雞充饑。

這一事件迅速點燃了網友們的好奇心——熏雞到底是什么?有那么好吃嗎?這個熏雞是非吃不可嗎?
01 全網吃貨狂買內蒙古熏雞,有品牌銷量上漲100倍
第一批敏銳的吃貨已經踏平了熏雞店的門檻。
起初,有網友根據節目鏡頭推斷出嘉賓購買熏雞的地點,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卓資縣某高速服務區。
而后,網友們進一步鎖定該服務區售賣的熏雞品牌為“張金濤”,一些內蒙古當地網友從旁佐證該品牌確為當地知名熏雞品牌,順帶還帶火了李珍、王二娃等一批熏雞品牌。
大批得到確鑿信息的網友,涌入了售賣內蒙卓資山熏雞的淘寶店,瘋狂買買買。
以張金濤淘寶旗艦店為例,淘寶app顯示,截至11月12日下午5時,節目同款的“再見愛人麥麥熏雞”已賣出超1萬份,“24小時內1000+人購買”,產品登上淘寶“雞熟食熱銷榜第1名”。

該旗艦店客服向紅餐網確認,《再見愛人4》中麥琳購買的熏雞的確出自該品牌,“爆單了,人們都想嘗嘗這個熏雞”。

據九派財經報道,內蒙古張金濤熏雞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表示,最近熏雞的銷量突飛猛進,銷量大致增長了100倍,原來一天可能賣幾十、幾百只熏雞,現在每天已經能賣上千只。
其他熏雞淘寶店也吃到了這波紅利,比如另一家打出“麥麥同款手撕雞”的“卓資山熏雞”旗艦店,同款熏雞2小時內下單人數達到100多人,截至發稿時已賣出超7000份;“李珍熏雞”旗艦店的同款熏雞也已賣出3000多份,產品登上“雞熟食熱銷榜第3名”。

熏雞還紅到了國外,海外華人近幾天也在火速下單熏雞。小紅書博主“Jessie的悠閑日常”發文表示“原來紐約也能吃熏雞”“今天在法拉盛main st偶遇熏雞”,不少網友留言稱“要去吃”。
新紅大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熏雞”一詞在小紅書平臺的總熱度為14.49萬,環比大漲2083.49%,近30天內熱度值超過了全站99.87%的熱詞。

這個讓萬千網友“激情下單”的熏雞到底是什么來頭?
根據卓資縣人民政府網站的公開資料,“卓資熏雞”是內蒙古卓資縣有名的地方特產,距今擁有一百多年歷史。1934年,李珍結合河北熏制品工藝和卓資縣當地傳統鹵雞制作方法,創造出“卓資山熏雞”。1956年,卓資山熏雞與“德州扒雞”“道口燒雞”一并榮獲全國“名雞”的美稱。2013年,卓資熏雞的技藝被評為區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不論事情的起因如何,內蒙古熏雞實實在在火了。
02 從熏雞到奶皮子,內蒙古其實是隱藏的美食大省
除了熏雞,奶皮子也一起出圈,奶皮子是內蒙古、新疆一帶的一種特色奶制品,用牛羊或者駱駝的鮮乳制成。
內蒙古的美食遠不止這些,還有很多很多,包括燒麥、巴盟燴菜、赤峰對夾等。
比如最近董宇輝的一次“翻車”直播,也讓呼和浩特燒麥進入網友的視野。在近期的一次直播中,董宇輝稱“內蒙古的燒麥是蒸裂開的包子,還是手藝不咋樣的包子”,此言一出引,網友們紛紛指出董宇輝的言論不當。
事后,董宇輝為此道歉并稱“開玩笑呢,沒有惡意,主要還是因為自己見識短淺,以后有機會要多去嘗試嘗試(內蒙古燒麥)”。同時,“董宇輝回應燒麥言論”的話題沖上了熱搜,引發更多網友關注內蒙古燒麥。
從內蒙燒麥到熏雞、奶皮子,以及通常為人熟知的牛羊肉,不少網友突然發現,原來內蒙古有這么多美食!
事實上,內蒙古是一個“隱藏”的餐飲大省。
首先,內蒙古的餐飲消費比較旺盛。根據統計局發布的公報,2023年內蒙古餐飲收入666.4億元,增長18.4%,增速在全國靠前。
其次,內蒙擁有一批知名的食品、餐飲品牌。
比如,在讓董宇輝狠狠“翻車”的燒麥方面,內蒙古擁有老字號餐飲品牌老綏元。1988年,老綏元在呼和浩特開出第一家燒麥店,35年來陸續在陸續在北京、深圳、上海、成都、哈爾濱、海口等城市開出130余家連鎖店。

少有人知道的是, 北方火鍋底料巨頭草原紅太陽也來自內蒙古 。草原紅太陽創立于2003年,主打以植物油脂為原料的蒙式火鍋底料。其官網顯示,目前火鍋制湯劑年產能達到6萬多噸,鏈接的餐飲上下游商家達到800萬家。
主打涮羊肉火鍋的額爾敦傳統涮是內蒙古知名餐飲品牌,充滿草原文化氛圍的用餐環境也是額爾敦的一大特色。紅餐大數據顯示,自1998年創立以來,額爾敦傳統涮在全國已開出超100家門店,除內蒙古以外,門店還開到了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四川等地。
另一內蒙古知名火鍋品牌阿牧郎從2016年開始做番茄火鍋,是番茄火鍋品類的先行者。紅餐大數據顯示,目前其門店數約為10余家,主要集中在內蒙古、山東。
此外,近年來也有一些蒙菜品牌走出內蒙,在外地打響知名度,比如主打冰煮羊火鍋和蒙菜的品牌羊和友,憑借地道的內蒙風口和內蒙特色的服務,成為廣州的現象級熱門餐飲店。大眾點評顯示,截至11月12日,羊和友白云店登上廣州火鍋好評榜第一位;目前廣州共有3家羊和友門店,同公司子品牌“羊和友·小串”也開出了2家門店。

此外,西貝、小肥羊等也是從內蒙古走出的全國知名餐企或品牌。
茶飲也有一些當地的特色品牌,比如鮮芒多、飛行船等。2017年創立于呼和浩特的新茶飲品牌鮮芒多,定位鮮果茶,招牌產品是超大芒果桶,人均價格在14元左右。紅餐大數據顯示,鮮芒多目前總門店數在80家左右,大部分門店位于內蒙古。尤其在呼和浩特,大眾點評顯示,鮮芒多幾乎覆蓋該市的各大商場,僅呼和浩特就擁有51家門店。
不過,總體來看內蒙古餐飲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一方面,內蒙古擁有非常優質的肉、奶類食材,擁有豐厚的美食底蘊。另一方面,盡管內蒙古已跑出了一些比較成功的餐飲品牌,但整體上內蒙古餐飲業在全國的曝光率和影響力都還較低,品牌力建設、品牌營銷做得還不夠。
對此,紅餐網創始人陳洪波提出了兩點建議。
一方面,內蒙古餐飲業要抓新旅游經濟發展的機會,把旅游的體驗、價值放大,讓游客留在內蒙古的時間更長,體驗后留下很深的印象,從而帶來更多回頭客,通過旅游經濟的提升,進一步帶動內蒙古食材影響力,走出去,產生更大的經濟價值。
另一方面,要以“美食為媒”,通過活動把內蒙古餐飲業的聲量放大,先點燃、再長燃,多方聯動,全方位傳播,方才能真正幫助內蒙古的品牌、商品走出去,同時也能帶動更多外部資源走進來,共同將內蒙古餐飲大盤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