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喬遇
在經歷兩年多的漫長審查后,北京博科測試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博科測試)成功過會,并在一年后提交創業板IPO注冊。
寶克公司與博科測試之間的復雜關系,成為了博科測試IPO過程中的審查焦點。這家通過現代測試和試驗技術提供智能測試綜合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其設立與發展背后,寶克公司的身影始終若隱若現,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寶克公司問題成審查焦點,雙方關系撲朔迷離
在IPO的過程中,關于寶克公司的問題貫穿了博科測試從問詢到上會審查的幾個關鍵階段。
可以確定的是,博科測試的設立到逐步發展壯大背后,寶克公司都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存在。
招股書顯示,博科測試是一家通過現代測試和試驗技術來提供智能測試綜合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公司主營業務為伺服液壓測試設備和汽車測試試驗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有意思的是,除了銷售系統設備之外,博科測試還從事代理服務,是寶克公司在中國的獨家代理商。
寶克公司,全程Burke Porter Group.Ltd及其下屬公司,Burke Porter Group品牌現已更名為Ascential technologies,1953年成立,總部位于密歇根州,是一家老牌的汽車檢測設備供應公司。寶克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客戶基礎廣泛,包括蔚來、比亞迪、北汽等眾多新能源車企。
招股書不難觀察到,寶克公司不僅是博科測試的前五大客戶,同時位列博科測試的前五大供應商。
2021年至2023年(報告期),博科測試直接銷售給寶克公司的金額占各期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2.27%、6.03%和9.20%。
公司通過向寶克公司采購設備后集成自主設備服務對外銷售形成的收入占比分別為14.47%、21.35%、33.77%。
公司向寶克公司采購設備占當期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7.14%、15.76%、23.75%。
在探究博科測試成為寶克公司境內獨家代理緣由及雙方緊密交易內幕時,有關博客測試的設立背景及淵源引人深思。
博科測試成立于2006年4月,設立時的名稱即含有“寶克”二字,為“北京寶克測試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由李景列、安超、張延伸分別認繳320萬元、490萬元和190萬元。
IPO時,公司不僅變更名稱為“博科測試”,實控人也發生了變化,作為創始人之一的安超退出,新增仝雷與李景列、張延伸共同構成一組實際控制人,這其中有何隱情?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博客測試三名實控人的職業生涯中均有在同一公司任職的職業關系。1996年至2000年8月,李景列、張延伸和仝雷共同在“北京寶克波特車輛測試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寶克波特)擔任項目工程師、項目經理。
天眼查顯示,寶克波特成立于1996年,2000年10月23日被吊銷。該公司股東為鹿欽林、董學軍,但在博科測試披露文件中未出現二人相關信息。

之后,三人進入了寶克博特工作。寶克博特是博科測試的關聯方,該公司由張云蘭、李景列和張延伸共同設立。21世紀初,仝氏家族成員及李景列、張延伸收購了英國Servotest公司,并將英國Servotest公司所有的制造技術和專業技能交給寶克博特,同時在所有制造活動中提供所有設計圖紙、制造技能和技術支持,2007年英國Servotest公司完成業務重組,由博科測試的子公司SVT天全面承接伺服液壓業務運營,寶克博特在2015年9月進行了注銷。
2006年,博科測試設立,在二輪問詢函的回復中,博科測試曾提到:
“寶克公司于20世紀90年代開始進入中國市場,與公司實際控制人建立了獨家代理合作關系。在公司2006年設立之前,博科測試的實控人已經通過近10年的市場開拓,實現了汽車測試業務專業團隊、客戶業務及技術的充分積累。”
而彼時參與博科測試設立的安超1994年至2022年4月均任職于寶克公司,歷任銷售工程師、亞洲市場銷售經理、亞洲執行董事經理、寶克公司副總裁等職務。同時安超還在寶克集團下屬企業寶克中國、寶克無錫擔任董事,這兩家公司為寶克公司在中國境內開展合作的主要主體。安超因年齡原因于 2022 年 4 月從寶克公司退休。
還需指出的是,安超的配偶仝莉為博科測試實際控制人之一仝雷的姐姐。博科測試成立不久,安超便由于工作原因將持有的股權轉讓給了其岳母張云蘭,其中以贍養老人的角度考慮,將410萬元出資額無償轉讓給張云蘭。之后由于仝莉母親張云蘭及父親仝占民的先后離世,其實際控制人幾經變更(由張云蘭變更為仝占民),仝雷最終繼承為博科測試的實控人之一。
不過,公司方面否認了安超在其中發揮作用的可能性,表示寶克公司知曉上述情況且安超在寶克公司的任職及權限無法起到決定性作用。
項目周期可長達2年,資金流動性風險增加
影響博科測試經營模式的關鍵因素是公司產品和服務具有非標定制化的特點,公司與客戶簽訂業務合同后,將按照不同項目需求設計方案并制定采購、生產計劃,后續發生的相關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安裝及制造費用等按照項目歸集至產品核算,并在通過項目驗收后,確認項目收入并結轉營業成本。
這也意味著,博客測試存貨大部分放在客戶現場,這部分存貨金額較大,且占存貨余額的比重不斷上升。2021年至2023年,博客測試的存貨余額分別為2.62億元、3.61億元和4.63億元,其中存放客戶處存貨占比從2021年的60.16%提升至2023年的71.90%。
這部分系博客測試直接發往客戶現場進行安裝、調試階段的產品,這些產品要經過試運行后才進行驗收,整體周期較長。
例如,公司通常從合同簽訂到設計確認需要6個月的時間,產品出庫需要2-9個月的時間,現場安裝需要1-6個月的時間,之后試運行達到客戶終驗收標準需要1-9個月的時間,整體周期最短10個月,最長可達30個月的時間(兩年半)。如果客戶不能及時履行設備驗收程序,不僅影響公司的收入確認,還將增加存貨占款和延長公司貨款的回收周期,一定程度上增加流動性風險。
從存貨時間來看,公司存貨庫齡集中在2年以內,占各期末存貨余額70%以上。公司客戶大多數為大型汽車生產廠商和科研院校。預算審批、項目招標通常集中在下半年,項目終驗收工作集中在第四季度,收入具有一定季節性特征。
由于項目驗收周期拉得長,公司2021年至2023年合同資產和應收賬款金額能夠占各期收入的20%-30%,根據會計準則,合同資產是指企業已向客戶轉讓商品而有權收取對價的權利,且該權利取決于時間流逝之外的其他因素。合同資產過高會導致產品收入確認時點較長且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風險增加。
博科測試與客戶簽訂合同通常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進行結算,收款節點一般會考慮合同簽署、發貨、安裝調試、終驗收及質保期結束時點。通常而言,合同簽署時的收款比例約為10%-15%,發貨之后收款達到50%-80%,安裝調試至驗收完成時整體收款比例達到90%,剩余5%-10%會在質保期結束后收取。
公司以終驗法確認收入,這意味著雖然款項按照項目進度結算,終驗收未完成公司依舊無法取得該部分款項的收款憑證且不能確認相關收入。
報告期,公司代表營運效率的指標存貨周轉效率分別為0.79、0.80及0.62,在2023年出現下滑;同時應收賬款周轉率在2021年至2023年持續下滑,分別為5.26、4.81及4.47。
博科測試表示:主要原因在于公司2023年末存貨余額受在執行項目規模持續擴大影響顯著上升;同時,少數汽車廠商因經營壓力較大無法及時償付款項,另一方面,2022年末及2023年末公司部分大型項目驗收后款項尚未全部收回。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博科測試業績主要依靠汽車測試試驗系統拉動,伺服液壓測試系統收入增速不高甚至有所下滑,但新能源汽車毛利受到下游終端廠商價格壓力較多,同時由于上游原材料價格擠壓,2023年毛利率有所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