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鹿鳴財經 金德路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67歲的掌門人陳東升仍在親自坐鎮泰康。
在2024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上,泰康保險集團以394.116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位列榜單第381名,排名較上年提升50名,連續七年入圍《財富》世界500強,是非上市險企中名副其實的扛鼎者。
從零起步,從小到大,不斷創造屬于泰康的商業奇跡,陳東升到現在也才僅僅用時28年。泰康在這期間,不斷以傲人成績穿越數個行業發展周期。
但作為這艘時代巨輪的掌舵者,陳東升最近壓力有點大。
就在剛剛過去的10月,泰康保險子公司泰康人壽一口氣在多地撤銷13家營業機構,降本增效大環境之下,陳東升面臨行業周期和自身經營周期的雙重挑戰。
泰康似乎又一次站在了發展的關鍵節點,剛剛發布新書《戰略決定一切》的陳東升,不知道是不是心中已經有了穿透迷霧的答案。
01 打江山,泰康的商業帝國
陳東升是“92派”這個詞的發明者,也是“92派企業家”中的領軍人物。
1983年,從武漢大學政治經濟系畢業的陳東升,就職于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國際貿易研究所發達國家研究室,從事國際貿易及宏觀經濟研究等工作。5年后的1988年,陳東升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雜志社常務副總編輯(享受副局級待遇),開創中國500家大型企業評比先河,成功策劃并組織了“中國工業四十年成就展”。
憑借多年國際經濟研究經驗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1993年,陳東升正式辭去公職下海創業,當時,大家都在申請熱門的證券、信托公司及時髦的城市信用社牌照,只有陳東升堅持申請人壽保險牌照。同年,陳東升創辦了中國中國第一家具有國際概念的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嘉德拍賣到今天已經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拍賣行業的頭部企業。
1994年,陳東升和弟弟陳平一起創辦了國內知名物流公司宅急送。
1996年,等待4年的陳東升順利拿到人壽保險牌照,創辦了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現泰康保險集團)。泰康保險成立初期,陳東升左眼看友邦,右眼看平安,兩只眼睛看世界,汲取世界領先保險企業經營經驗的同時,不斷創新。在隨后的三年內迅速在全國布局21家分公司,基本完成重點區域市場覆蓋。
此后,泰康保險開始在行業嶄露頭角。如今,泰康已經成為一家涵蓋保險、資管、醫養三大核心業務的大健康產業頭部企業。業務范圍全面涵蓋人身保險、互聯網財險、資產管理、企業年金、職業年金、醫療養老、健康管理、商業不動產等多個領域。
截至2023年底,泰康管理資產規模超34000億元,核心個人有效客戶超7000萬人,累計服務企業客戶超49萬家,陳東升構建了自己的商業王國。
02 守江山,泰康養老的陣痛
打江山縱然不易,但如何守住江山,同樣在考驗著陳東升。
在中國保險行業,恐怕沒有像陳東升這樣在臺前如此活躍的巨擘級人物了。無論是不斷發布新書,還是頻繁出席行業各大會議、論壇,陳東升似乎一直沒停過。
早在2019年,他就公開表示“沒有一成不變的產業,沒有一成不變的公司,我們永遠在路上,永遠在創新,所以60歲我還是個奔跑的少年。”
如今,5年過去,年過花甲的保險業泰斗級人物仍奔波在一線,背后和泰康的增長焦慮不無關系。
目前,泰康保險經營的保險產品包括泰康人壽、泰康養老、泰康在線,其中前兩項業務均與養老領域相關。
根據最新償付報告,除了泰康人壽成績相對不錯,其他兩大產品業績都在承壓。
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泰康人壽保費收入達到了1391億,同比增長18%;凈利潤60.5億,同比減少4.8%。雖然增收不增利,但體量很能打。
泰康在線作為集團的財險支柱,增長也正面臨考驗。
今年上半年,泰康在線保費收入68.57億,同比增長16%,凈利潤1830.90萬,同比下降82.22%。要知道,2023年全年,泰康在線就已經虧損0.03億元。盈利能力急劇且連續的下降,讓人很難不懷疑泰康財險的實際經營情況。
在承保端,泰康在線2024年上半年的綜合成本率為101.42%,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85個百分點,處于承保虧損的狀態;在投資端,泰康在線2022年、2023年財務投資收益率分別為1.31%、2.01%,綜合投資收益率分別為-0.11%、1.56%,這樣的投資回報率對比行業來說,確實不是很夠看。
在消保方面,2023年,泰康在線遭遇了客戶投訴的激增,其累計受理的金融監管總局轉辦投訴案件數量飆升至1157件,同比2022年的投訴量劇增35.64%,其中意健險產品尤其是健康險的投訴占比達到了75%。此外,公司自行接收的投訴案件總數也高達39663件。作為泰康在線核心業務的健康險,卻成為影響泰康聲譽的一支暗箭。
陳東升的煩惱,還遠不止此。
作為泰康重要的戰略業務版塊,泰康養老近一年半的表現也始終不容樂觀。
2019年,泰康養老的營收首次突破百億關口,達到118.64億元,此后連續增長至2023年的275.78億元。
一面是營收的不斷增長,一面卻是凈利潤的持續波動,可為冰火兩重天。
據統計,2018年-2023年,泰康養老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9億元、8.89億元、12.5億、-2.49億元、1.2億元和-9.7億元。綜合來看,經歷過2020年的短暫高光后,泰康養老仍未成長起來。
事實上,2023年虧損9.7億元的背后,陳東升一直試圖馳援泰康養老。去年4月和8月,泰康集團先后兩次拿出共計20億元對泰康養老進行增資,今年4月,泰康集團再次拿出20億增資泰康養老。目前,泰康養老注冊資本已經升至90億元。
除了40億元的注資支持,去年年底,年長于泰康養老董事長李艷華的陳東升還選擇接棒,親自下場操刀泰康養老。
一個殘酷的事實是,盡管傾注眾多資源和心血,陳東升到現在仍未扭轉泰康養老的頹勢。
今年上半年,泰康養老實現保費業務收入142.07億元,同比下滑20.93%;凈虧損高達14.76億元,超過了去年整年度虧損金額。行業內普遍認為,泰康養老業績劇烈波動的主要原因在于,2023年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養老保險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明確養老險公司將被禁止從事短期健康險業務,而該險種此前曾是泰康養老的重要收入來源。
盡管業績仍處于低谷,泰康養老卻依舊是陳東升的心頭好。
在今年4月的“2024健康中國建設 中國醫院院長論壇”上,陳東升明確表示“做養老、醫療,是我人生中、商業生涯中最正確的事。”
今年10月底,陳東升表示“當前壽險業高質量發展面臨著負債端同質化競爭加劇、宏觀利率下行和人口老齡化加速三重挑戰,壽險業要擁抱養老、擁抱健康,才能創造新的發展時期。”再次為泰康養老及新壽險站臺。
據陳東升介紹,泰康創新打造出的“新壽險”概念。把“醫養服務”與壽險相結合,把傳統壽險“支付、投資”的二維結構轉變成一個新的“三角關系”。新壽險就是“支付、服務、投資”三端協調,服務端對支付端是乘數效應,支付端對服務端是價值效應。
就目前來看,泰康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泰康首創的將虛擬保險與實體養老連接的年金保險產品“幸福有約”,年銷售量已經從2012年的300單增長到2023年的4.6萬單,客戶突破20萬,泰康的養老社區也同步在全國鋪開。
截至2024年7月,泰康之家已在全國完成35個城市42個項目的布局,其中20家社區已經開業運營,入住居民超1.3萬人。
事實上,泰康養老的困局,不僅是泰康養老的問題,也是整個養老保險行業的問題。如何在增收的同時,實現盈利,是所有養老保險公司都需要面對的挑戰。
在壽險價值鏈邊際效益遞減的當下,泰康養老能否憑借其創新式的理念,穿越傳統壽險周期,走通并真正實現盈利,仍要大一個問號。
03 后繼者,能否扛起泰康的未來?
如果說泰康養老的虧損是陳東升篤定的延遲滿足,那泰康基金則是其長子陳奕倫不能輸的舞臺。
和36歲開始創業的陳東升不同,36歲的陳奕倫已經是泰康基金的董事長了,管理規模超1400億元。
資料顯示,出生于1988年的陳奕倫,學歷為哈佛大學學士,曾在泰康體系內多個職位歷練。根據泰康官方披露的信息, 陳奕倫曾任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縣景陽布依族鄉人民政府見習團委副書記,高盛(亞洲)分析員。歷任泰康資產投資高級經理、總監,泰康人壽投資管理部負責人,泰康資產管理(香港)CEO,泰康保險投資管理部負責人等職務。
今年1月,泰康保險集團旗下泰康基金披露董事長變更公告,董事長段國圣因工作安排離任,由副董事長陳奕倫接任董事長職位。從陳奕倫在泰康內部的晉升速度和路線推斷,“接班”陳東升并不是沒有可能。
畢竟對于任何一家保司來說,資產管理板塊都是重中之重。
天天基金網顯示,泰康基金產品數達148只。
9月中下旬以來,大部分基金步入牛市,陳奕倫操盤下的泰康基金近一年有8支處于虧損狀態。有一說一,整體收益頗為可觀,其中泰康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混合發起A016325和泰康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混合發起C016326兩款基金近一年收益率高達52.41%和51.64%,也算是陳奕倫實力的證明。
但僅僅憑借這一點來談接班,確實言之過早,但可以肯定的是,泰康基金這一戰,陳奕倫必須要贏。
對于67歲的陳東升而言,打造出中國長壽時代的泰康樣本,并有效傳承下去,是一種使命。而泰康這艘巨輪,如何創新永續,同樣也是陳奕倫的必答題。
普華永道曾統計過,全世界僅三成家族企業能傳到第二代,12%能傳到第三代,而傳到第四代的則更是微乎其微,僅占3%。更有甚者,企業可能還會出現逆向接班,即上一代重新出山的局面。
一面是資產龐大、內部業務和結構復雜的企業,另一面是面臨前所未有陣痛期的行業,怎么看都需要領導人極強的領導能力和決策智慧,就這兩點來說,陳奕倫恐怕需要更久的沉淀。
畢竟和父輩們的“天時”不同,當前保險行業已經不再是機遇滿地的全新市場,市場充分飽和下已經沒有輕松可摘的果實。
如何在高質量落實父輩的戰略方向和成熟處理代際矛盾中找到平衡,需要陳奕倫這個后繼者的躬身而行,這也是泰康穿越更多周期、歷久彌新的關鍵。
或許對于久經商海沉浮的陳東升來說,這一切都盡在掌控。但泰康這艘巨輪未來駛向何方,仍需要時間的見證。
正如他的新書《戰略決定一切》中所說,心無旁騖,做正確的事,時間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