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家電網
“都是割韭菜,集成灶與新房市場息息相關,沒新房,賣個毛!經銷商們知道這一點,有的人甚至都不賣了,”來自福建的一位廚電經銷商告訴中國家電網。
2024年,對于集成灶行業而言是“慘烈”的一年,奧維云網數據顯示,1-9月我國集成灶市場累計零售額、零售量分別為147億元、167萬臺,同比分別下滑20.5%和18.9%。而4家代表性A股上市集成灶公司的三季報業績相比大盤更加“涼涼”,其中火星人實現營收10.13億元,同比下滑35.51%,錄得歸母凈利潤1509.30萬元,同比下滑93.22%;浙江美大實現營收6.54億元,同比下滑48.16%,歸母凈利潤1.07億元,同比下滑70.67%;億田智能報告期實現營收4.49億元,同比下滑52.45%,歸母凈利潤虧損1103.59萬元,同比下滑106.30%;帥豐實現營收3.13億元,同比下滑49.76%;歸母凈利潤4407.53萬元,同比下滑68.35%。
相比于傳統廚電企業可依靠新房和存量換新“兩條腿”走路,集成灶企業更多還是依賴新房市場增長,即使部分地區也將集成灶納入了換新補貼名錄,但考慮集成灶自身的換新周期未至,新房剛需又不足,因而集成灶企業也很難分享此輪國家補貼政策帶來的利好。
在過去幾年集成灶高增長階段,不少品牌紛紛涌入這一賽道,企業相互間比拼門店拓展速度,但伴隨行業“寒冬期”的到來,集成灶門店可能要經歷一波“閉店潮”。
有業內人士告訴中國家電網,“2023年,我們走訪某集成灶品牌位于上海紅星美凱龍的門店,店面展示廳在500㎡左右,而店鋪包括租金、運營等在內的年花銷合計在500萬元左右,但其單店面營收僅做到100多萬,整個支出成本極高。
在行業高增長時期,很多品牌為了‘跑馬圈地’而拓店,不少直營店依賴品牌持續‘輸血’。”他認為,當前有能力的集成灶頭部企業只有火星人和浙江美大,這兩家企業營收最高時均達到過20余億元規模,經營操盤相對穩健;而其他如億田、森歌等企業多在10億規模左右,或尚有一戰之力;而其他眾多入局品牌規模多在5億元以下,甚至不乏一大批1億規模的“中小”企業,可能無法抵御這場“寒潮”。
“如果一個店虧損三四百萬,你怎么辦?這種經營風險是很高的,如果企業體量夠大,可以有持續的資金投入,或可撐過去。但絕大多數小企業,可能撐不到‘春天’復蘇的時刻。而在品牌直營店以外,那些加盟經銷商也是真金白銀投進去,現在掙不到錢,但每天的場租、人工、工商稅費一樣不少,長期內是難以承受的。因而我判斷,如果明年房地產行情依舊很差,估計會看到大批集成灶品牌的閉店潮!”
伴隨集成灶行業的下行,集成灶企業紛紛采取了以價換量策略,以億田為例,其2023年同期的毛利率約為49.7%,至今年第三季度已降至約38.7%;火星人2023年同期毛利率約為48.0%,今年則降至約44.1%,其他如浙江美大、帥豐等的毛利率也從去年的47%左右降至43%左右。但目前看這種量價策略的市場拉動成效并不明顯,幾家企業毛利規模均處于下行中。
缺乏新房增量的支撐,集成灶市場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或將迎來持續調整期。
作為集成灶經銷商,您對2025年的集成灶市場有何看法?評論區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