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農業農村部公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水產品產量增長,平均價格同比下跌。
前三季度國內水產品總產量4945.95萬噸,同比增長4.49%。其中,海洋捕撈產量641.17萬噸,同比增長1.62%。海水養殖產量1815.11萬噸,同比增長5.67%。淡水捕撈產量67.31萬噸,同比增長0.76%。淡水養殖產量2422.36萬噸,同比增長4.5%。
據可對比的45家水產品批發市場成交情況監測,前三季度水產品成交量685.84萬噸、成交額1992.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3%、3.79%。據全國80家水產品批發市場數據,前三季度水產品綜合平均價為25.08元/公斤,同比下跌3.05%。
不過,相對而言,海水產品價格下跌較多,淡水產品價格還小幅上漲。數據顯示,海水產品45.47元/公斤,同比下跌5.43%;淡水產品17.28元/公斤,同比上漲0.18%。
對比水產品上市企業前三季度財報,不少企業都面臨著業績下滑甚至虧損的困境。
尤其是上半年剛剛扭虧為盈的國聯水產,到了第三季度,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虧掉了就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國聯水產自2019年以來已經連續虧損5年,2019—2023年,國聯水產凈利潤分別虧損4.638億元、2.688億元、1384萬元、625.5萬元、5.318億元。
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國聯水產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0.13億元,同比下降24.14%,前三季度共虧損7955.99萬元。就因為三季度的大幅虧損,國聯水產恐怕難以終結連續5年的虧損紀錄。
大額虧損的同時,國聯水產的資金狀況也面臨壓力。在三季報發布同期,國聯水產還發布了一份借款公告。
國聯水產公告稱,因業務發展需要,公司擬向控股股東新余國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申請不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借款額度,期限為12個月,期間額度可循環使用,利率不高于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以實際使用天數計息。
對此此次借款的目的,國聯水產表示,本次融資主要用于滿足公司流動資金需求,保障業務拓展和產業布局的順利實施,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實際上,不止國聯水產,其它以水產品為核心業務的上市企業也多面臨虧損的困境。
獐子島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66億元,同比減少8.96%;凈虧損2475.21萬元。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88億元,同比減少11.65%;凈虧損287.42萬元。
而大湖股份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7.65億元,同比減少12.3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2142.22萬元,同比減少1012.9%。.
百洋股份前三季度營收21.27億元同比增7.80%,凈虧損3058.50萬元同比降457.09%。
以海參為主要產品的好當家雖然保住了前三季度的盈利,但營收、凈利潤也雙雙下滑,尤其是第三季度,如果剔除政府補貼,好當家也單季度虧損。
從各大上市企業的情況來看,也并非所有水產品都行情低迷。
如百洋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受國內原料魚價格的影響,公司今年以來的羅非魚出口訂單價格同比去年有所上漲,目前出口價格處于相對較高的水平。羅非魚產品在歐美消費群體中確實屬于性價比較高的產品,如歐美出現消費降級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提升產品的需求。從今年的出口數據來看,公司出口訂單價格及出口數量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更值得一提的則是鰻魚,前三季度,天馬科技實現營業收入44.99億元,,同比減少15.11%,歸母凈利潤約6942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扭虧為盈。
對于盈利水平的持續提升,天馬科技表示,主要系鰻魚生態智慧養殖業務產能釋放,鰻魚出魚量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所致。
根據公告,2024年1月至9月,天馬科技累計出池鰻魚約1.15萬噸,公司養殖業務產能大幅釋放并延續快速增長態勢,銷售價格也呈上漲態勢,進一步鞏固了鰻魚市場的龍頭地位。除鰻魚出魚量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外,烤鰻食品產銷量同比也大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