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5分鐘飛20公里單座成本60元,“飛行汽車”真機首次批量亮相| 進博新機遇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5分鐘飛20公里單座成本60元,“飛行汽車”真機首次批量亮相| 進博新機遇

今年被稱為“低空經濟元年”,進博會首次設立“未來出行”專區。

【AIGC】未來飛行場景。圖片來源:圖蟲

界面新聞記者 | 劉素楠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在今年的進博會上,觀眾可提前觸摸到真實的“飛行汽車”。

2024年11月5日,在“低空經濟”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的第8個月,沃蘭特航空、御風未來、覽翌航空、時的科技四家低空經濟頭部企業,首次組團亮相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

今年被稱為“低空經濟元年”,進博會首次設立“未來出行”專區。上海頭部企業沃蘭特航空將在會上簽約,金額有望達到30億元人民幣。“4家國央企將采購150架飛行器,此外還有銀行和金融租賃公司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和飛行員培訓機構和我們簽約。希望通過進博會的平臺,讓大家感受到低空經濟正在走入大家的生活。”沃蘭特航空合伙人、高級副總裁黃小飛說。

沃蘭特航空專研于高等級商載客運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簡稱“eVTOL”。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是一種采用電力驅動的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被稱為“飛行汽車”,主要瞄準城市內、城市間的短途飛行需求。eVTOL使用純電能源,起降無需跑道,并可實現智能化全自主飛行。

此次進博會上,沃蘭特航空帶來了其首款產品VE25-100。這架飛行器采用復合翼架構,起飛重量2.5噸,可搭載一名駕駛員和五名乘客,巡航速度可達235km/h ,里程可達200km—400km,是目前世界范圍內已知的起飛重量最大且客艙空間最寬闊的載人eVTOL航空器。

2022年8月,VE25全尺寸技術驗證機成功下線;2023年1月,VE25順利完成首輪試飛,同年9月,沃蘭特航空成為華東地區首家獲得載人eVTOL適航受理的企業。今年10月23日,VE25-100項目型號合格審定首次審查會順利召開,標志著適航審定工作進入實質性階段。根據此前的測算,VE25空中飛行5分鐘20公里,單座成本60元。

取得適航證是航空器投入運營的必要條件,國內企業研發的客運eVTOL大多爭取在2026-2027年取證,之后進行規模化商業量產,交付市場。

界面新聞在進博會現場看到,首次亮相的VE25-100全真1:1機艙,后排特別配備了嬰兒籃,除了客運功能,還可以改裝為應急救援與貨運構型,放下兩米的擔架或航空級集裝箱。

VE25-100全真1:1機艙。圖片來源:沃蘭特航空

合肥覽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覽翌航空”)是進博會展示現場最年輕的一家低空經濟企業,成立于2023年5月,總部位于合肥,上海設有研發中心,目前已完成種子輪和天使輪融資。

覽翌航空本次展出兩款機型,其中一款為電動垂起客運eVTOL,型號名LE200,最大起飛重量2600kg,航程140-320km,航速200km/h,可載客2-5人,該機型于2023年9月完成縮比驗證機的研制及試飛,目前正在研制全尺寸工程樣機。

另外一款為中型電動垂起物流無人機,型號名LEU100,最大起飛重量140kg,最大航程200km,設計巡航速度120km/h,最大商載可達55kg,今年8月已獲民航局受理,預計2025年完成適航取證,2026年交付市場。

覽翌航空進博會展臺。圖片來源:覽翌航空

上海御風未來去年曾作為唯一一家eVTOL企業參展進博會。創始人兼CEO謝陵告訴界面新聞,去年參展進博會之后,企業知名度一下打開,地方政府和投資機構紛至沓來,訂單量暴漲。

今年,御風未來帶來了首次面向公眾開放的2噸級大型M1 eVTOL載人真機,這也是本屆進博會最大的展品,翼展達到15米,機身長度10米。它使用純電能源、復合翼構型,搭載了4個前拉旋翼和16個垂起旋翼,起飛重量達2.5噸,可以實現全自主無人駕駛飛行,單次充電可飛行250公里,巡航速度達200公里/小時。

如果乘客搭乘這款飛行器,從進博會所在的國家會展中心飛到上海區域內的臨港、張江或者蘇州市中心,只需要15分鐘左右。

2023年3月,M1系列首架機在金山無人機基地下線,同年10月正式首飛成功;今年1月10日,民航華東局正式受理M1B型(即M1貨運型)型號合格證申請。

關于出行成本,謝陵表示,根據初步測算,搭乘御風未來研發的M1的價格只比現今出租車的價格稍高一點,并且產品一旦實現大規模應用,價格還將繼續下降,成為名副其實的空中出租車

除了M1,御風未來還展出了兩款已經成熟量產并廣泛應用的中小型無人機產品:150公斤級中型復合翼飛行器 E40H25公斤級小型eVTOL產品 E5。

謝陵透露,御風未來的工業無人機獲得了中東市場的訂單,其中一個應用場景是石油管道巡查。“原來的石油管道巡查要兩個人開一輛車,在一個小時內查看7個油井。現在只要坐在辦公室里,4個小時內完成70個油井的巡查。”

2噸級大型M1 eVTOL載人真機。圖片來源:御風未來

今年10月20日,山東高速發布的巨量政府采購訂單,引發業界關注。

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建設運營的陽光采購服務平臺上海,山東高速城鄉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發布“低空天網”產品及技術合作單位征集公告。

上述公告提到,山東高速城鄉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擬依托高速集團在山東省內運營管理的7,059公里高速公路路網、配套服務區、收費站及城市辦公樓宇、產業園等,完善低空經濟基礎及保障設施建設,搭建城際之間的“干線”和城區、鄉鎮間的“支線”低空交通線,逐步形成全面覆蓋省、縣(市)、鄉(鎮)、社區間的智慧低空交通體系。

“根據當前工作需要,現面向全國,征集具有研發、生產、銷售及管控能力的企事業單位,合作共建’低空天網’。”上述公告稱,在干線飛行器方面,以沿山東省內高速公路路網為干線,以高速公路管理處、收費站及服務區等既有設施為起降點、站和中轉樞紐,聯接省域內各城際間的低空航線所需的續航時間較長、載重量較大的無人駕駛飛行器。機型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多旋翼飛行器(混動或氫動),預估需求不低于2000架。

公告稱,在支線飛行器方面,滿足城區間、公共場所、社區間低空航線及其他作業所需的載重量較小的無人駕駛飛行器。機型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多旋翼飛行器(混動或氫動),預估需求不低于20000架。

“今年各地低空經濟場景遍地開花,整個低空飛行器產品的需求也在爆發,我們公司今年的訂單量比去年實現了三倍以上增長。未來會有更多、更大量低空飛行器的采購需求,對我們企業來講,應該抓住機會去做好商業場景的落地。”謝陵表示。

他透露,御風未來實施“先貨后人”的取證策略,爭取在2025年底率先取得貨運版適航證,2027年取得載人機型取證。“能夠大規模采購進行商業化量產,估計要到2027-2028年,才會有載人的商業化航線落地。”

謝陵指出,除了研發與取證的推進,外部條件也有待逐步完善,如基礎設施建設、低空空域管理以及低空交通系統相關法律法規、運營標準等。

對于山東高速的巨量政府采購訂單,黃小飛認為隨著低空經濟產品商業化進程的加速,未來將出現更多政府采購訂單。他呼吁之前沒有布局低空經濟的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保持冷靜、理性和客觀,建議訂單由小到大、由貨到人、由簡單到復雜去操作部署。“這是一個安全敏感性的行業,在有效市場的前提下,有為政府去積極作為,保持理性對行業早期的成熟完善和存續非常重要。”

圖片來源:圖蟲

今年年初,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被定義為“新增長引擎”。3月,工信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推進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一批新型消費通用航空裝備適航取證。

11月5日,工信部召開低空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從頂層設計、重點企業、重點產品、人才培育、產融結合、政策引領等多個角度,研究部署推動低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

黃小飛認為,現在低空經濟的技術路線、商業模式出現急劇分化,這是一個行業走向理性成熟的標志。從今年年初至今,他接待了上千位一二級市場的投資人,關于低空經濟,市場已經凝聚共識,頭部企業迅速形成了行業第一梯隊。從生態來看,研發制造企業和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金融等企業正在相互吸引靠攏,“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我們不再是感性的、受政策面驅動的行業,而是走向理性和商業化。”

他預計在低空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超過一半訂單將來自政府采購,以實現培育引導、集聚產業的目標。到了中后期,低空經濟市場規模迅速變大,政府采購占比會急劇降低,“因為政府更多聚焦在應急醫療救援服務、警航等領域,回歸到提供公共服務的屬性,央國企可能更多通過股權投資的形式去參與支持市場培育,提供最偏遠地方的出行、高凈值貨品出山等服務,以及企業出海、進出口貿易雙邊談判等支持。”

哪些產業將率先從“低空經濟”概念受益?

覽翌航空戰略與創新副總裁賈曉東向界面新聞指出,最早受益的是航空供應鏈企業。“我們主機廠要做研發,傳統航空供應鏈上的輔材加工、航電系統、飛控系統等產業一定有所受益。”

他指出,緊接著將是新能源產業。我國新能源產業本身基礎牢固,在同等技術領域的跨行業應用已經初具規模。目前,寧德時代已與峰飛航空簽署合作協議,在eVTOL電池研發上強強聯手。

此外,目前各個城市相繼推出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建設,賈曉東認為基建也將是受益最大的板塊之一。同時,低空交通管理體系、安全保障體系等產業也很快將受益,物流運營目前正在推進,客運運營領域的受益將晚一些。

11月5日,深圳召開低空經濟基礎設施高質量建設啟動會,提出加快建設全球首個完備的低空經濟基礎設施體系。在低空起降基礎設施方面,從現在起到2026年,低空起降設施由249個增至1200個;同時,低空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提速,新增建設5G-A基站超8000個。

同時,深圳正在加速推進建設全市域智能融合低空系統(SILAS),深圳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透露,預計11月下旬發布SILAS1.0版本,支持低空經濟的安全、高效、規模化運行。

中部大省安徽也有所規劃。根據《安徽省加快培育發展低空經濟實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到2025年,安徽省將建設10個左右通用機場和150個左右臨時起降場地、起降點;到2027年,建設20個左右通用機場和500個左右臨時起降場地、起降點。

“現在大家還沒有開始拼技術,都在拼落地,先把飛行器做出來,但很快大家會拼產品力。”賈曉東說,“我們相信,未來的三年至五年內,我們會和全球頭部企業水平拉齊,再像新能源產業那樣超車,我們未來的目標一定是全球第一大低空市場。”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山東高速

3.4k
  • 濟南降雪已達大暴雪量級,山東超百個高速收費站已封閉
  • 山東高速集團中標伊拉克巴格達薩德爾新城一期總承包項目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5分鐘飛20公里單座成本60元,“飛行汽車”真機首次批量亮相| 進博新機遇

今年被稱為“低空經濟元年”,進博會首次設立“未來出行”專區。

【AIGC】未來飛行場景。圖片來源:圖蟲

界面新聞記者 | 劉素楠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在今年的進博會上,觀眾可提前觸摸到真實的“飛行汽車”。

2024年11月5日,在“低空經濟”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的第8個月,沃蘭特航空、御風未來、覽翌航空、時的科技四家低空經濟頭部企業,首次組團亮相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

今年被稱為“低空經濟元年”,進博會首次設立“未來出行”專區。上海頭部企業沃蘭特航空將在會上簽約,金額有望達到30億元人民幣。“4家國央企將采購150架飛行器,此外還有銀行和金融租賃公司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和飛行員培訓機構和我們簽約。希望通過進博會的平臺,讓大家感受到低空經濟正在走入大家的生活。”沃蘭特航空合伙人、高級副總裁黃小飛說。

沃蘭特航空專研于高等級商載客運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簡稱“eVTOL”。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是一種采用電力驅動的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被稱為“飛行汽車”,主要瞄準城市內、城市間的短途飛行需求。eVTOL使用純電能源,起降無需跑道,并可實現智能化全自主飛行。

此次進博會上,沃蘭特航空帶來了其首款產品VE25-100。這架飛行器采用復合翼架構,起飛重量2.5噸,可搭載一名駕駛員和五名乘客,巡航速度可達235km/h ,里程可達200km—400km,是目前世界范圍內已知的起飛重量最大且客艙空間最寬闊的載人eVTOL航空器。

2022年8月,VE25全尺寸技術驗證機成功下線;2023年1月,VE25順利完成首輪試飛,同年9月,沃蘭特航空成為華東地區首家獲得載人eVTOL適航受理的企業。今年10月23日,VE25-100項目型號合格審定首次審查會順利召開,標志著適航審定工作進入實質性階段。根據此前的測算,VE25空中飛行5分鐘20公里,單座成本60元。

取得適航證是航空器投入運營的必要條件,國內企業研發的客運eVTOL大多爭取在2026-2027年取證,之后進行規模化商業量產,交付市場。

界面新聞在進博會現場看到,首次亮相的VE25-100全真1:1機艙,后排特別配備了嬰兒籃,除了客運功能,還可以改裝為應急救援與貨運構型,放下兩米的擔架或航空級集裝箱。

VE25-100全真1:1機艙。圖片來源:沃蘭特航空

合肥覽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覽翌航空”)是進博會展示現場最年輕的一家低空經濟企業,成立于2023年5月,總部位于合肥,上海設有研發中心,目前已完成種子輪和天使輪融資。

覽翌航空本次展出兩款機型,其中一款為電動垂起客運eVTOL,型號名LE200,最大起飛重量2600kg,航程140-320km,航速200km/h,可載客2-5人,該機型于2023年9月完成縮比驗證機的研制及試飛,目前正在研制全尺寸工程樣機。

另外一款為中型電動垂起物流無人機,型號名LEU100,最大起飛重量140kg,最大航程200km,設計巡航速度120km/h,最大商載可達55kg,今年8月已獲民航局受理,預計2025年完成適航取證,2026年交付市場。

覽翌航空進博會展臺。圖片來源:覽翌航空

上海御風未來去年曾作為唯一一家eVTOL企業參展進博會。創始人兼CEO謝陵告訴界面新聞,去年參展進博會之后,企業知名度一下打開,地方政府和投資機構紛至沓來,訂單量暴漲。

今年,御風未來帶來了首次面向公眾開放的2噸級大型M1 eVTOL載人真機,這也是本屆進博會最大的展品,翼展達到15米,機身長度10米。它使用純電能源、復合翼構型,搭載了4個前拉旋翼和16個垂起旋翼,起飛重量達2.5噸,可以實現全自主無人駕駛飛行,單次充電可飛行250公里,巡航速度達200公里/小時。

如果乘客搭乘這款飛行器,從進博會所在的國家會展中心飛到上海區域內的臨港、張江或者蘇州市中心,只需要15分鐘左右。

2023年3月,M1系列首架機在金山無人機基地下線,同年10月正式首飛成功;今年1月10日,民航華東局正式受理M1B型(即M1貨運型)型號合格證申請。

關于出行成本,謝陵表示,根據初步測算,搭乘御風未來研發的M1的價格只比現今出租車的價格稍高一點,并且產品一旦實現大規模應用,價格還將繼續下降,成為名副其實的空中出租車

除了M1,御風未來還展出了兩款已經成熟量產并廣泛應用的中小型無人機產品:150公斤級中型復合翼飛行器 E40H25公斤級小型eVTOL產品 E5。

謝陵透露,御風未來的工業無人機獲得了中東市場的訂單,其中一個應用場景是石油管道巡查。“原來的石油管道巡查要兩個人開一輛車,在一個小時內查看7個油井。現在只要坐在辦公室里,4個小時內完成70個油井的巡查。”

2噸級大型M1 eVTOL載人真機。圖片來源:御風未來

今年10月20日,山東高速發布的巨量政府采購訂單,引發業界關注。

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建設運營的陽光采購服務平臺上海,山東高速城鄉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發布“低空天網”產品及技術合作單位征集公告。

上述公告提到,山東高速城鄉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擬依托高速集團在山東省內運營管理的7,059公里高速公路路網、配套服務區、收費站及城市辦公樓宇、產業園等,完善低空經濟基礎及保障設施建設,搭建城際之間的“干線”和城區、鄉鎮間的“支線”低空交通線,逐步形成全面覆蓋省、縣(市)、鄉(鎮)、社區間的智慧低空交通體系。

“根據當前工作需要,現面向全國,征集具有研發、生產、銷售及管控能力的企事業單位,合作共建’低空天網’。”上述公告稱,在干線飛行器方面,以沿山東省內高速公路路網為干線,以高速公路管理處、收費站及服務區等既有設施為起降點、站和中轉樞紐,聯接省域內各城際間的低空航線所需的續航時間較長、載重量較大的無人駕駛飛行器。機型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多旋翼飛行器(混動或氫動),預估需求不低于2000架。

公告稱,在支線飛行器方面,滿足城區間、公共場所、社區間低空航線及其他作業所需的載重量較小的無人駕駛飛行器。機型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多旋翼飛行器(混動或氫動),預估需求不低于20000架。

“今年各地低空經濟場景遍地開花,整個低空飛行器產品的需求也在爆發,我們公司今年的訂單量比去年實現了三倍以上增長。未來會有更多、更大量低空飛行器的采購需求,對我們企業來講,應該抓住機會去做好商業場景的落地。”謝陵表示。

他透露,御風未來實施“先貨后人”的取證策略,爭取在2025年底率先取得貨運版適航證,2027年取得載人機型取證。“能夠大規模采購進行商業化量產,估計要到2027-2028年,才會有載人的商業化航線落地。”

謝陵指出,除了研發與取證的推進,外部條件也有待逐步完善,如基礎設施建設、低空空域管理以及低空交通系統相關法律法規、運營標準等。

對于山東高速的巨量政府采購訂單,黃小飛認為隨著低空經濟產品商業化進程的加速,未來將出現更多政府采購訂單。他呼吁之前沒有布局低空經濟的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保持冷靜、理性和客觀,建議訂單由小到大、由貨到人、由簡單到復雜去操作部署。“這是一個安全敏感性的行業,在有效市場的前提下,有為政府去積極作為,保持理性對行業早期的成熟完善和存續非常重要。”

圖片來源:圖蟲

今年年初,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被定義為“新增長引擎”。3月,工信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推進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一批新型消費通用航空裝備適航取證。

11月5日,工信部召開低空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從頂層設計、重點企業、重點產品、人才培育、產融結合、政策引領等多個角度,研究部署推動低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

黃小飛認為,現在低空經濟的技術路線、商業模式出現急劇分化,這是一個行業走向理性成熟的標志。從今年年初至今,他接待了上千位一二級市場的投資人,關于低空經濟,市場已經凝聚共識,頭部企業迅速形成了行業第一梯隊。從生態來看,研發制造企業和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金融等企業正在相互吸引靠攏,“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我們不再是感性的、受政策面驅動的行業,而是走向理性和商業化。”

他預計在低空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超過一半訂單將來自政府采購,以實現培育引導、集聚產業的目標。到了中后期,低空經濟市場規模迅速變大,政府采購占比會急劇降低,“因為政府更多聚焦在應急醫療救援服務、警航等領域,回歸到提供公共服務的屬性,央國企可能更多通過股權投資的形式去參與支持市場培育,提供最偏遠地方的出行、高凈值貨品出山等服務,以及企業出海、進出口貿易雙邊談判等支持。”

哪些產業將率先從“低空經濟”概念受益?

覽翌航空戰略與創新副總裁賈曉東向界面新聞指出,最早受益的是航空供應鏈企業。“我們主機廠要做研發,傳統航空供應鏈上的輔材加工、航電系統、飛控系統等產業一定有所受益。”

他指出,緊接著將是新能源產業。我國新能源產業本身基礎牢固,在同等技術領域的跨行業應用已經初具規模。目前,寧德時代已與峰飛航空簽署合作協議,在eVTOL電池研發上強強聯手。

此外,目前各個城市相繼推出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建設,賈曉東認為基建也將是受益最大的板塊之一。同時,低空交通管理體系、安全保障體系等產業也很快將受益,物流運營目前正在推進,客運運營領域的受益將晚一些。

11月5日,深圳召開低空經濟基礎設施高質量建設啟動會,提出加快建設全球首個完備的低空經濟基礎設施體系。在低空起降基礎設施方面,從現在起到2026年,低空起降設施由249個增至1200個;同時,低空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提速,新增建設5G-A基站超8000個。

同時,深圳正在加速推進建設全市域智能融合低空系統(SILAS),深圳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透露,預計11月下旬發布SILAS1.0版本,支持低空經濟的安全、高效、規模化運行。

中部大省安徽也有所規劃。根據《安徽省加快培育發展低空經濟實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到2025年,安徽省將建設10個左右通用機場和150個左右臨時起降場地、起降點;到2027年,建設20個左右通用機場和500個左右臨時起降場地、起降點。

“現在大家還沒有開始拼技術,都在拼落地,先把飛行器做出來,但很快大家會拼產品力。”賈曉東說,“我們相信,未來的三年至五年內,我們會和全球頭部企業水平拉齊,再像新能源產業那樣超車,我們未來的目標一定是全球第一大低空市場。”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芜湖县| 原阳县| 长治县| 万源市| 应城市| 阿拉善盟| 滦平县| 古蔺县| 乌苏市| 敦化市| 梧州市| 哈巴河县| 安吉县| 湄潭县| 聂拉木县| 拜城县| 兴隆县| 霸州市| 铜鼓县| 平潭县| 芦溪县| 镇平县| 凤翔县| 定结县| 临泽县| 子洲县| 麻栗坡县| 石屏县| 思南县| 休宁县| 集安市| 义乌市| 康保县| 曲松县| 岳阳县| 汉寿县| 喀喇沁旗| 公安县| 尉氏县| 马鞍山市| 五家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