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獨角金融 鄭理
管理基金規模超過百億的公募機構——朱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朱雀基金”)換新董事長了。不過,公司重要人員變更,竟然未對外發布公告。根據朱雀基金官網顯示,公司董事長由鄔錦明變更為史雅茹。此次變更完成后,鄔錦明未出現在董事會以及高管人員名單中。
圖源:官網
獨角金融注意到,11月2日,朱雀基金兩名副總經理、新任督察長的變動對外發布了公告,但截至目前,公司尚未對董事長變更進行公告,公司回應稱,這是一次正常的換屆,不是必須要對外發布公告。
圖源:公告
根據《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要求,基金發生重大事件,有關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在兩日內編制臨時報告書,予以公告,并在公開披露日,分別報證監會和基金管理人主要辦公場所所在地證監會派出機構備案。
而基金發生重大事件,則包括董事長、總經理以及其他高管人員發生變動,均要求在2日內予以公告。不過,上述規定已被廢止。
自2018年成立以來,回顧走過的6個年頭,朱雀基金高管及核心人員變動頻繁,除了此次董事長變更、新上任兩名副總經理、更換督察長之外,核心員工也在流失,造成管理規模從2021年末的294億元,縮水至2024年11月5日的110億元。
從投研團隊看,目前僅總經理梁躍軍一人獨挑大梁,管理7基金,目前在管基金規模107億元,占比超過97%。身兼多職的梁躍軍,又能否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投研中?
01 換董事長沒發公告
先了解一下史雅茹的履歷。
未擔任朱雀基金董事長前,史雅茹還是公司的董事,持股0.27%。
史雅茹不僅在朱雀基金擔任董事,同時也是公司控股股東朱雀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朱雀股權投資”)的董事,且持股0.41%。
基金董事,是基金公司的董事會成員,負責監督公司的整體運營和策略方向。他們參與制定公司的發展戰略、重大決策以及監督公司的財務狀況。
獨角金融注意到,近年來,朱雀基金董事長頻繁更換。
2020年5月18日,時任董事長梁躍軍與總經理王歡互換,梁躍軍轉任總經理一職,而王歡則擔任公司董事長。僅僅過了7個月,也就是2020年12月31日,王歡也因個人原因辭去董事長職務,轉而由史雅茹擔任董事長。不過,史雅茹也僅在董事長不到一年,2021年11月5日任期屆滿離任。鄔錦明因業務發展需要離開副總經理職位,接替公司董事長一職。如今,董事長再次變更為史雅茹,相當于其重新回到董事長職務上。
相關資料顯示,鄔錦明曾就職于通用電氣(中國)有限公司、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朱雀股權投資、上海朱雀資產。2019年1月,加入朱雀基金。
不僅董事長變更,公司副總經理也是變更不斷。
根據11月2日朱雀基金公告顯示,張勁騏、潘約中擔任朱雀基金副總經理。
張勁騏為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2013年7月參加工作。未加入朱雀基金前,曾在華創證券和朱雀股權投資任職。
另一名新上任的副總經理潘約中,2013年5月參加工作,曾任職于上海朱雀投資發展中心(有限合伙)(下稱“上海朱雀投資發展”)和朱雀股權投資。其中,上海朱雀投資發展的大股東為上海朱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99.96%,而上海朱雀投資發展和朱雀股權投資均由李華輪控股,李華輪也是朱雀基金的實控人。
新任兩名副總經理前的9月4日,朱雀基金宣布,副總經理王皓波因個人原因離任。獨角金融注意到,王皓波曾就職于招商銀行上海分行,2021年8月加入朱雀基金,他與原董事長鄔錦明同樣是在2021年11月5日獲得提拔,兩人離任時間也基本是一前一后。
更早之前的2023年1月20日,時任副總經理黃振因個人原因離職。到2023年11月27日,副總經理林林因工作安排離任。
據了解,朱雀基金首位總經理劉萬方的任職時間也不長。2019年3月,劉萬方因個人原因離任,總經理任期僅為五個月。
此次發生變更的還有督察長。督察長謝琮因任期屆滿于11月1日離任,總經理梁躍軍代任督察長。梁躍軍還是朱雀基金總經理。1998年7月,梁躍軍參加工作以來,曾任職于招商銀行北京分行、西南證券、大通證券、西部證券、上海朱雀投資發展和朱雀股權投資。
也就是說,朱雀基金新上任的董事長、副總經理、督察長、均來自實控人旗下公司。
此外,官網公告提示稱,副總經理、督察長變更已經朱雀基金第三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按有關規定,將報送基金業協會及證監會上海監管局備案。
圖源:公告
高層的頻繁更迭,不僅給公司的戰略方向和執行上造成反復變動,也增加了決策過程中的不確定性。
02 3年管理規模減半,總經理一人“挑大梁”
朱雀基金是一家從私募向公募轉型的基金公司,2018年10月成立,注冊地位于陜西西安,注冊資本1.5億元,股東分別為朱雀股權投資、上海朱雀辛酉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上海朱雀戊戌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比例分別為65%、34.35%、0.65%。
截至目前,朱雀基金在管基金規模110.9億元,總共15只基金(A、C類份額合并計算),基金經理僅8人。
作為一家由私募轉型而來的基金公司,憑借以往在投資圈的名氣,加上在A股市場成功抄過底,朱雀基金曾在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規模迅速擴大。2020年6月,公司管理規模不足20億元,2021年底站上巔峰,達到294億元。
不過,好景不長。截至目前,公司管理規模與高峰時刻相比,已縮減183億元,下降幅度超過62%。根據wind數據顯示,目前在160家公募基金管理規模中,朱雀基金排名位列第119位。
作為對比,另一家由私募轉型公募的基金公司——鵬揚基金,目前的資產規模已經超過1166億元。
而規模縮減嚴重,一方面與資本市場的此前經歷的振蕩有關外,另一方面,也與朱雀基金私轉公后,核心投研團隊也出現了動蕩。
曾管理著朱雀基金三只權益產品,并榮獲中國證券報"金牛私募投資經理"的明星基金經理張延鵬,張延鵬2009年加入朱雀投資,擔任公司董事、投資研究部副總監,并在"私轉公"之后擔任多只權益基金的基金經理,橫跨了公司私募和公募兩個時代,曾是朱雀基金的投研團隊的“靈魂人物”。
不過,2020年6月,張延鵬離職,這位10年老兵的離開,翟羽佳、何之淵、柳雯青、李洋等4位基金經理先后離職,至此,朱雀曾經的核心團隊成員,僅剩梁躍軍一人。
獨角金融注意到,離開朱雀的基金經理們,還合伙成立了一家私募基金。
天眼查信息顯示,上海瀛賜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黃振,總經理林林、監事黃昊,三人從朱雀辭職后,共同創立瀛賜基金,該公司2023年8月份成立,經營范圍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服務,注冊資本1200萬元。
從產品結構來看,朱雀基金旗下只有股票型、混合型和債券型產品,占比分別為25%、74%和1%。
朱雀基金真正的“掌舵人”,是總經理梁躍軍,從天眼查信息看,梁躍軍還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梁躍軍曾任職于招商銀行和西部證券,也是朱雀基金控股股東朱雀股權投資的股東之一。
不僅如此,梁躍軍有著15年的基金管理經驗,最早是在2009年擔任基金經理,目前在朱雀基金管理7只產品(A、C份額合并計算,下同),在管基金資產規模超過106.77億元,與朱雀基金110.9億元規模相比,相差無幾。
梁躍軍一人扛大旗的背后,實際與公司投研團隊薄弱有關。
天天基金網顯示,朱雀基金的8名基金經理,除了梁躍軍擔任基金經理4年之久、另一名基金經理王一昊管理基金不到4年,其余6名均未超過3年,其中3人擔任基金經理剛滿一年。從管理基金的經驗看,公司鮮有經歷“牛熊”周期的基金經理。
2023年7月,公司旗下8只主動權益類基金管理費率由1.5%下調至1.2%。管理費率下降自然影響了公司管理費的收入。
據Wind數據統計,2024年上半年,該公司管理費收入為7051.93萬元,同比減少6123.07萬元,降幅為46.48%。
圖源:wind
需要指出的是,朱雀基金也未能給投資者賺取滿意的收益。以公司總經理梁躍軍管理的產品為例,其管理的基金近半年、近一年、近兩年、近三年收益率分別為7.71%、-2.15%、-18.47%、-33.34%,四個階段收益率均跑輸滬深300指數。
圖源:wind
4年4次換董事長,基金業績跑輸行業平均,管理規模又縮水超過60%,新董事長史雅茹上任后,面臨的挑戰不小,新官上任,“三把火”燒向哪里?能否帶領朱雀基金打開新局面?拭目以待!
你了解朱雀基金嗎?是否購買過這家基金產品,收益如何?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