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進博會展臺上的最大亮點,就是首次向中國觀眾展示我們在西芒杜項目中所取得的進展,這里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品位鐵礦石礦藏之一。”
11月5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正式拉開帷幕。期間,全球礦業巨頭力拓集團首席商務官巴特爾(Bold Baatar)向界面新聞記者作出上述表示。
巴特爾表示,西芒杜項目預計2025年投入運營。完工后,其將成為非洲最大的礦山及其相關基礎設施項目,可以滿足鋼鐵企業在生產綠色最大亮點,對高品位、低雜質鐵礦石日益增長的需求。
進博會已經成為推動全球貿易與合作的重要平臺,展現了中國與世界共享開放機遇、致力于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決心。多年來,進博會不僅在全球商業和貿易領域產生了深遠的積極影響,更以共贏合作重塑產業格局,為各行各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創新動力。
“進博會的成功不僅體現了中國通過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改革和高質量增長的承諾,也強化了全球伙伴關系在應對共同挑戰和發掘新機遇中的重要性。”巴特爾稱。
西芒杜鐵礦位于幾內亞東南部,是全球儲量最大、品質最高的未開發鐵礦之一,鐵礦平均品位65%以上,初期具有年產1.2億噸高品質鐵礦石能力。
該鐵礦分為南北兩大區塊。南部區塊(3、4號區塊)由合資公司Simfer持有,其中幾內亞政府持股15%,力拓持股45.05%,中鋁鐵礦控股公司持股39.95%。中鋁鐵礦控股公司的主要股東為中鋁集團和中國寶武。
北部區塊(1、2號區塊)由合資公司贏聯盟持有85%股份,幾內亞政府持股15%。中國寶武鋼鐵集團(下稱中國寶武)持有贏聯盟49%的股權,韋立國際、中國宏橋集團組成的聯合體持有另外51%股權。
“力拓與中國企業在西芒杜項目上的開創性合作,將推動幾內亞及周邊地區的現代化進程。”巴特爾表示,中國企業的廣泛參與對西芒杜項目來說非常重要,這其中不僅有資本投資的合作伙伴,還有為項目帶來高質量的設備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專業知識的供應商。
目前,力拓正與中鋁集團、中國寶武和贏聯盟等共同推進西芒杜項目,建設出口鐵礦石所需的基礎設施。力拓還與中國供應商和工程總承包商合作,采購關鍵設備和服務,以支持項目建設。
力拓集團成立于1873年,是一家跨國礦產及資源集團,目前在全球35個國家開展業務,主要生產鐵礦石、銅、鋁、關鍵礦物等,其目前的最大股東為中國鋁集團。
中國是力拓最大的市場。力拓每年向中國供應約2.5億噸鐵礦石,截至目前向中國發運的鐵礦石總量達到40億噸。鐵礦石是鋼鐵的重要原料。
“中國致力于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些舉措將持續推動對能源轉型所需礦產資源的需求,并為跨國公司深化與中國的戰略合作提供機遇。中國仍然是全球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一,推動著世界經濟的增長,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金屬消費和生產國。”巴特爾稱。
力拓還與中國寶武共同開發西澳皮爾巴拉地區的西坡鐵礦,該項目預計于2025年投產。力拓在蒙古國的奧尤陶勒蓋(Oyu Tolgoi)銅金礦有望在2030年成為世界第四大銅礦,目前該項目所有產品均供應中國的銅冶煉廠。
除了鐵礦石項目外,力拓還在此次進博會上展示了BioIron生物質煉鐵技術的最新進展。
BioIron技術在鋼鐵生產過程中使用生物質和微波能代替焦煤,將皮爾巴拉鐵礦轉化為金屬鐵。如果與可再生能源和速生生物質碳循環相結合,BioIron有望比傳統的高爐轉爐工藝減少高達95%的碳排放量。
在推動鋼鐵產業價值鏈實現低碳轉型方面,力拓正與首鋼集團和南鋼探索創新的低碳解決方案,與清華大學、四川大學等中國高等學府合作共同研究碳減排的路徑等。
2022年,力拓成立了力拓中國技術與創新中心(CTIC),希望將中國的研究、技術和創新帶入力拓在全球的運營中。
10月31日,力拓宣布將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在蒙古國奧尤陶勒蓋(Oyu Tolgoi)銅礦開展純電換電礦卡技術應用試點項目。該項技術已經在中國的礦山運營中廣泛應用。通過此次合作,力拓也將首次在其業務運營中示范一個完整的電池電動卡車生態系統。
“隨著中國邁向高質量發展并在電動汽車、太陽能等新能源領域取得領先地位,這將驅動銅、鋁等關鍵金屬需求的上升。這些材料對于制造電池和太陽能板至關重要,是實現向可持續能源轉型的關鍵支撐。”巴特爾稱,中國在推動全球化方面的努力,包括擴大市場準入和優化營商環境,不僅鞏固了其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也為力拓等跨國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機遇,助力全球經濟的全面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