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雪豹財經社 張晗
“從今日起正式退出黃牛行業,做了那么多年真的累了,七年的黃牛生涯到此為止,虧錢的時候心理真的承受不了,祝各位同行生活幸福。”
iPhone 16系列發布后不久,一位手機黃牛在同行交流群中發表了自己的告別宣言。一年來,已經陸續有200余人退出這個群。
同在群中的吳子楊對此并不意外。
他做了20年手機黃牛,見證過iPhone的黃金年代:單臺手機溢價2000元左右,日流水一百萬元。但現在,他一天的流水最高也不過10萬元。他計劃從明年開始不再倒賣iPhone,找一些高溢價產品去做,“反正再也不碰智能手機了”。
智能手機市場已然變天,來自蘋果和電商平臺的雙重狙擊,讓吳子楊們感受到了更大的寒意。
“干完今年就撤”
熬夜看完今年蘋果的發布會后,做了近10年黃牛的鄭亮已經預感到今年的市場行情不會好。
“除了增加一個相機按鍵之外,其他幾乎沒有什么創新,大力宣傳的AI功能國行版也沒法使用,已經可以預知結果了。”他告訴雪豹財經社。
去年,由于預判錯iPhone 15 Pro的需求,鄭亮手里壓貨賠了三萬。因此他今年格外謹慎,只有明確有客戶需求時才會拿貨,絕不囤貨,掙得少總比賠本強。
現實比他預料的更慘淡。
從9月20日發布會以后,鄭亮最多的一天有8個客戶,更多的時候是接連兩三天都沒人拿貨。幾年前iPhone 13發布時,行情好的時候一天可以出40臺左右。
也有人還想再拼一把。
呂凝堅信iPhone 16 Pro Max 512G版本會有高溢價,于是大量囤貨。
但他沒想到,今年淘寶和京東蘋果官方旗艦店10月21日就開始降價,任意一款機型直降500元。iPhone 16 Pro Max 512G版本官網價11999元,使用雙十一優惠券11499元就可以買到。呂凝的收貨價為11700元,比使用優惠券后的價格還高了201元。

這讓他“非常崩潰”,為了出貨只能降價出售,到現在已經虧了3萬元。
“早就不能相信囤蘋果手機還能掙錢的傳說了。”吳子楊告訴雪豹財經社。他做的是黃牛批發生意,主要面向三四線城市的手機經銷商和手機檔口。幾年前行情好的時候,他的日流水可以達到120萬元以上,但今年最好的時候也就維持在10萬元左右,一天虧六七萬的時候太多了,日子早已今非昔比。
吳子楊記得,去年iPhone 15系列發售時,大部分黃牛還是賺到錢了,原因之一是iPhone 14系列只有Pro和Pro Max版本搭載了靈動島功能,但iPhone 15全系列均搭載靈動島。“今年iPhone 16系列行情尤為慘,即便是稍微掙到錢的黃牛,在數量上和往年也有很大的差異。”
像吳子楊這樣的職業黃牛,往往有多個微信群,他們在里面完成報價、收貨再出貨的工作。去年,最大的一個群里有近1000人,今年只有800人左右。
雙重狙擊
iPhone最火的那幾年,擅長饑餓營銷的蘋果和急于搶到新品的果粉們,為黃牛編織了一張巨大的利益網。
他們會在新機發售時去蘋果授權店門口排隊,或通過教育補貼等特殊渠道買到價格更低的手機,然后加價賣出。吳子楊到現在都記得,iPhone 4發售時一臺手機加價3000~5000元,每天能出幾百臺,“只要有貨就有人買,到后來連山寨機都搶著要”。
那是iPhone和黃牛共同的黃金時代。
供不應求時,黃牛賺的是溢價;供過于求時,黃牛就想辦法拿到更低價格的貨源,低于官方價格賣出,賺取差價。
一開始,他們主要通過蘋果授權分銷商獲取貨源,但只有那些出貨量較大的分銷商才能享受到更低的價格。后來,拼多多、淘寶等電商平臺紛紛推出百億補貼活動,價格比傳統分銷商的拿貨價更低,因此成為黃牛的主要貨源渠道。

多位黃牛坦言,他們就是在“薅平臺的羊毛”。
今年,黃牛生意不好做的背后,是電商平臺和蘋果規定調整的雙重狙擊。
“平臺不想讓我們占便宜,開始用一些監控手段阻止我們搶貨,現在拼多多的監控力度非常大。”吳子楊告訴雪豹財經社,“比如在同一個IP地址、同一個Wi-Fi條件下、同一個賬號多次使用等情況,都會被平臺識別,我們搶貨真的是越來越難了。”
為了增加搶貨成功的概率,他們需要雇傭更多的人來搶貨,這些人最好來自不同地區,這樣更容易逃過平臺的監控,成功概率更大。
以吳子楊所在的團隊為例,今年他們雇傭搶貨的人比去年多了20多個,這意味著成本增加了很多,利潤更少了。到了iPhone 16,即使能賣出去,單臺手機的利潤也就在200元左右。
蘋果對出貨和進貨渠道加強控制,則是對黃牛生意模式的又一重暴擊。
IDC中國研究經理郭天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蘋果中國區從去年年底開始,進行了以“真實零售”為目標的渠道改革,通過改變分貨規則,減少一些非合法渠道也能獲得大量貨源的情況。黃牛正是打擊目標之一。
黃牛拿到的貨,一部分賣給散戶,一部分賣給三四線城市的經銷商,還有一部分會流入電商平臺的商戶手中。但有黃牛告訴雪豹財經社,現在從線下渠道收的貨不允許出售到電商平臺,如果被查出來走線上交易的,出貨的蘋果門店將面臨8周的停業整頓。
吳子楊認為,這種處罰力度已經算非常大了。“兩個月的時間,幾乎可以決定一家門店的生死。”
黃金時代落幕
黃牛們賴以生存的利益鏈條出現危機背后,是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日趨艱難。
在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 給出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排名中,蘋果跌出前五。

從2023年第二季度開始,蘋果在大中華區的收入開始下滑,到2024年第四財季還未扭轉。據蘋果最新披露的2024財年第四財季數據,蘋果大中華區營收150.33億美元,同比減少0.34%。
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上半年,iPhone 16共砍單約1000萬部,當中絕大部分是非Pro機型。今年四季度iPhone營收不一定能反映生產砍單影響,但蘋果的iPhone營收將在明年一季度承壓。
買iPhone的消費者不再像過去那樣熱情和急切,亟需提振銷量的蘋果,也無力再用饑餓營銷維持高端形象。
今年,蘋果授權專營店并未出現大量缺貨的情況,摩根士丹利分析指出,iPhone 16的平均到貨時間比過去5年更短,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黃牛的利潤空間。
雪豹財經社10月中旬走訪北京合生匯、大悅城等Apple授權專營店發現,iPhone 16系列所有機型均有現貨,但在去年同期,iPhone 15系列仍處于缺貨狀態。
吳子楊計劃到今年年底就不再做iPhone的黃牛生意了,想轉去倒賣一些高溢價的品類。具體做什么還沒想好,但在他看來,衰退的不只是iPhone,而是整個智能手機市場。
在曾聚集了最多手機黃牛的北京中關村,海龍大廈、中關村e世界等電子城相繼關閉,一波又一波的人選擇了離開。如今,只剩下一棟樓里還有檔口做著iPhone的生意,已經在中關村干了18年的王力是其中之一。

他見證過這里的繁華和落寞,也清楚地知道倒賣iPhone的利潤微薄,只是自感年紀大了,轉行困難,靠多年來積攢的客戶資源還勉強可以維持生活。“上有老下有小,也不想折騰了。”
那些靠倒賣iPhone瘋狂吸金的日子,終將成為時代的記憶。
(文中“黃牛”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