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食代 何丹琳
繼雀巢之后,全球最大的軟飲料制造商可口可樂公司的運營架構也變得更精簡了。
小食代獲悉,上周五晚間,可口可樂公司對Costa咖啡和innocent業務實行新的匯報線,這兩大業務將向歐洲運營部門匯報。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變更背后涉及可口可樂公司的運營架構的重大重組。
上述兩大業務均隸屬于可口可樂全球風投(Global Ventures),后者目前是一個獨立的運營部門。“作為此次重組的一部分,全球風投部門即將退出歷史舞臺(will be sunset)。”可口可樂公司方面表示。
這也意味著,可口可樂公司目前按照地理和業務劃分的六大運營部門將精簡為五大運營部門。此次架構重組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
那么,可口可樂公司此次進行運營架構重組有何背景,相關調整將帶來哪些變化,是否會涉及裁員,對中國市場又有何影響呢?下面,小食代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詳情。
精簡架構
根據這家總部位于美國亞特蘭大的飲料巨頭的最新安排,自2025年1月1日起,innocent和Costa業務將向可口可樂公司的歐洲運營部門匯報。這一變更將簡化匯報結構。
在可口可樂公司看來,這些組織變化旨在精簡當前結構,“沒有大量的崗位變動,絕大多數現有職位將繼續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調整背后,可口可樂全球風投部門即將“功成身退”。
小食代介紹過,可口可樂全球風投部門成立于2019年,主要負責管理該公司投資和收購而來的一些可以在全球范圍內擴展的品牌,包括收購來的Costa、innocent、Dogadan,以及投資的Monster Beverages(魔爪,分銷合作)。
以往,當其收購來的業務和基礎業務不一樣時,可口可樂公司公司采用的慣常做法是“互通而又獨立”(connected but not integrated)。近年來,在朝著成為“一家全品類飲料公司”轉型的過程中,可口可樂頻頻出手,收購和投資的差異較大的業務越來越多,因此也催生了組建一個獨立的全球風投運營部門的需求。
“我們在世界各地都有收購,都有風險投資和新興品牌,當我們分各個地區、各個部門運營這些業務時,我們不是那么成功。”翻查資料,可口可樂公司CEO詹鯤杰2018年宣布成立該部門時曾表示,“因此,與其讓某件事在一些地方取得成功,然后花很長時間才能推廣到其他地方,不如讓風投部門來幫助推動議程,加快前進的速度。”
現在,在這一獨立部門模式下運營了五年后,可口可樂公司認為這些業務是時候可以更好地“融入大家庭”了。
“在展望增長的下一篇章時,我們評估了要如何將自己調整到最佳狀態,以在這些增長領域取得未來的成功。我們認為,現在是讓它們與我們的運營部門更直接地協作的最佳時機。”可口可樂公司首席財務官John Murphy在上周五相關消息公布時,這么表示。
中國市場
在中國市場,可口可樂公司的此次運營架構重組將主要影響Costa(咖世家)業務。
根據集團最新安排,Costa在中國的零售業務(以咖啡門店業務為主)也將向歐洲運營部門匯報,而即飲咖啡業務(RTD)則向本地運營部門匯報。
“其實在實際操作上,零售和即飲這兩塊業務的運營一直是分開的,前者才算在Costa里頭(由全球風投部門相對獨立地在管),后者是歸屬可口可樂中國的,包括整個銷售網絡都是可口可樂中國在做。”一位熟悉情況的業內人士今天告訴小食代。
小食代介紹過,自2019年加入可口可樂公司后,Costa就從以前單一的門店業務轉向“全方位咖啡公司”,在中國運營著連鎖零售咖啡店、快消業務(包裝即飲咖啡RTD和家用咖啡)、咖啡服務業務(咖世家快選和自助咖啡機Express)。
根據Costa中國此前制定的2021-2025年計劃,其預計到2025年咖啡門店數量將達到1000家以上,即飲咖啡市場滲透和市場份額大幅提升,咖世家快選和自助咖啡機拓展至5000個點位以上,家用咖啡業務(包括咖啡凍干粉、掛耳咖啡等)也能夠實現爆發式的增長。
然而,截至目前,從發展勢頭和目標進展來看,Costa在華零售和即飲兩大業務板塊可謂“冰火兩重天”。
在競爭激烈的咖啡連鎖賽道上,Costa的“掉隊”有點快。窄門餐眼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初,Costa在中國的門店數為393家。從2020年至今,其門店數就一直徘徊在400家上下。此前,Costa甚至多次傳出閉店消息,例如今年8月關閉了在南昌的最后兩家門店,“失守”又一城市。
進入中國市場18年后,這家英國咖啡連鎖巨頭距離其中國“千店”目標依然相差甚遠。相比之下,比Costa早7年進入中國市場的星巴克如今門店數已達到7596家,“后起之秀”瑞幸更是在短短幾年間達到了21343家的門店規模,迅速成為國內門店數量最多的咖啡連鎖。
而在可口可樂公司一向擅長的包裝飲料賽道上,Costa則成為了一匹“黑馬”。小食代曾介紹,作為推進在華“多品類”咖啡戰略第一步,Costa在2020年上市了首款即飲咖啡產品,隨后不斷擴充產品線,并借助強大的可口可樂裝瓶系統進行分銷。
根據尼爾森中國線下即飲咖啡市場數據,在上市兩年后,Costa在2022年銷售額份額已超過10%,躍居市場第二。
小食代也留意到,在這次重組之前,Costa中國市場的掌門人也發生了變更。工商資料顯示,今年8月,咖世家咖啡多家在華注冊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從歐陽慶球變更為林婕,同時歐陽慶球退出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由林婕接任董事長和總經理。
今天,小食代也從多位熟悉情況的業內人士處證實了Costa咖世家中國區換帥的消息。與此同時,照看中國市場的亞太區“老大”也換人了。今年9月,Costa任命了新的亞太區董事總經理,由Tom Edgar負責該公司在亞太地區和南亞地區的六個市場,同時,他還將繼續擔任全球零售和特許經營總監。
暫時未清楚在此次全球運營架構重組和一系列高層變動下,Costa在華策略將發生何種變化。但可以預見的是,即飲咖啡仍將會是Costa在中國市場的業務重點。
可口可樂大中華及蒙古區總裁吉路克(Gilles Leclerc)曾多次提到,未來有四大品類重點,即含氣飲料(包括可口可樂、雪碧、芬達等)、果汁(包括美汁源果粒橙等)、茶(特別是無糖茶),以及咖啡(Costa咖啡即飲產品)。
“可口可樂中國以前就想把即飲咖啡做起來,還推出過喬雅即飲咖啡,但直到Costa才算是做出來了,這也是可口可樂擅長的,未來應該還會重點發展。”今天有業內人士向小食代分析稱。
根據新架構安排,對于可口可樂持股的魔爪業務,盡管全球負責人有所變更,但基礎運營結果將由各個地區負責。此外,小食代曾介紹,此次架構重組涉及的品牌innocent,已經在今年早些時候撤出了中國市場。至于Dogadan,可口可樂公司并未正式將該品牌引入中國市場。
年營收217億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看這次全球重大調整的細節。自2025年1月1日起,可口可樂公司的旗下業務具體將發生哪些變化呢?
首先,總部位于倫敦的innocent是一家擁有25年歷史的果汁和果昔制造商,該業務將向歐洲運營部門匯報。可口可樂公司自2009年以來一直擁有innocent的所有權。目前,innocent飲料銷往歐洲各地。
其次,Costa仍將是獨立運營的業務(remain a stand-alone business),并將向歐洲運營部門匯報。Costa總部位于倫敦,該公司的大多數咖啡館門店和Express自助咖啡吧位于英國和歐洲其他地區。
最后,較為特別的一點是,Costa即飲業務是一個例外。Costa在歐洲以外的即飲業務將向當地運營部門匯報。
另外,Dogadan是一家總部位于土耳其的茶葉企業,成立于1975年,近年來與 Costa業務合作密切,將向Costa在歐洲的零售業務(retail,注:零售主要指的是咖啡門店)匯報。Dogadan自2007年以來成為可口可樂公司的一部分。
至于可口可樂公司對Monster(魔爪)的投資,這一業務的監管職責將直接移交給可口可樂公司總裁兼首席財務官John Murphy,而各個地區將負責基礎運營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重組涉及的業務年營收規模達到217億元。
小食代翻閱的財報文件顯示,2023年,可口可樂全球風投部門的凈營收為30.6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7.51億元);經營利潤為3.2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35億元);營業利潤率為10.7%。
按照不同品牌來看,這一全球風投部門2023年的大部分收入來自Costa咖啡,其次是innocent。兩者合計占該部門2023年收入的約90%。
去年,可口可樂全球風投部門在可口可樂公司的凈營收中占比6.7%,在經營利潤中占比2.9%。小食代留意到,在該公司所有六大運營部門中,可口可樂全球風投部門的凈營收和經營利潤占比都是最小的。
盡管在一年入賬超過3000億元的可口可樂公司的大盤中“存在感”并不強,但這家飲料巨頭對全球風投部門的投資卻并不低。
財報顯示,2023年,可口可樂公司在物業、廠房和設備方面的總資本支出為18.52億美元,其中全球風投部門占比為10.4%,高于歐洲、中東和非洲區,以及中國市場所在的亞太區運營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