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針對西部地區開發的各項政策層層加碼,年初國務院批復《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時明確定調四川省作為我國發展的戰略腹地地位;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相關政策整體性和戰略性進一步提升。
而作為四川省國資委控股的地方交建龍頭企業,四川路橋(600039.SH)近年來緊抓時代機遇,深度參與西部各省區項目投資和建設,并已將業務板塊輻射至全國乃至全球,為服務西部地區形成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持續貢獻力量。
基建市場擴容再提速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的縱深推進,我國西部地區發展取得顯著進展,已成為國家經濟增長的新引擎。2019年至2023年,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從20.5萬億元增長至26.9萬億元,年均增長4.9%,增速居西部地區、東北地區、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四大板塊之首。
基礎設施建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壓艙石,為西部地區的通達度、通暢性和均等化水平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2023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4%,高于全國0.4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分別增長19.6%、13.0%,數據顯示,去年年底云川桂黔四省高速里程已躋身全國TOP5,正向“市市通高鐵”、“市市有機場”目標邁進。
這一交通網絡建設成果中不乏四川路橋的貢獻。自1999年成立以來,四川路橋累計已修建大型橋梁3000余座,參與建設多座世界排名前十的大跨徑橋梁;累計修建公路超3萬公里,特長隧道200余座,隧道單洞累計長1600余公里;先后參建成綿樂、西成、成貴、川南城際等鐵路20余條,年市場份額超100億元。其中,成渝高速、瀘渝高速、銅資高速等高速公路及成渝中線、巴南高鐵、成達萬高鐵等高速鐵路項目均為構成西南暢通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4年以來,四川路橋累計已中標項目303個,累計中標金額776.42億元。由公司承建的古金高速(四川境)、開梁高速(四川境)、天邛高速、寧攀高速、巴南高鐵等均于年內實現通車,蜀道巴中現代物流園也建成落地,預計將成為立足巴中、服務川東北、輻射川陜渝結合部的區域物流樞紐。10月初,由四川路橋參與投資建設的川主寺至汶川、郎木寺至川主寺、川主寺至紅原三條高速公路正式開建,項目總里程約508公里,投資總額超千億元,屬于國家、省“十四五”重點推進項目,彰顯公司重大項目獲取能力。
今年4月,四川省發布《2024年四川省加快前期工作重點項目名單》,明確將擇優篩選330個擬在未來2至3年開工的重大項目,估算總投資2.15萬億元,西部地區交通基建市場仍在持續擴容,項目推進有望加速,并為以四川路橋為例的大基建企業業績增長釋放動能。
助力產業升級迎新篇
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進入深化階段,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之外,更多重點已轉為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及對外開放,包括強化能源資源保障、推進清潔能源基地建設、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因地制宜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等具體要求。9月15日,國務院《關于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更提出,要引導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從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轉移。
對此,四川路橋搶抓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契機,累計已建設市政、房建項目170余個,并積極探索城市片區開發新模式,助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公司承接綿陽科技城新區、中子科學基地建設EPC項目建設,助力綿陽、重慶等地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在能源建設方面,四川路橋持續夯實“1+2”產業布局,在水電、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領域多管齊下,在建及運營的清潔能源權益裝機達540萬千瓦。同時,公司依托西南地區自然資源優勢開展礦產資源開發及新材料產業鏈建設,目前擁有國內外在建及運營礦山超10座,并開設子公司從事三元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生產企業和電池回收,持續推進動力電池產業服務行業發展。
在對外開放方面,四川路橋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業務足跡遍及非洲、中東、東南亞等60余個國家和地區,目前正積極推進包括突尼斯比塞大大橋項目、厄立特里亞阿斯馬拉銅多金屬礦、克爾克貝特金多金屬礦、庫魯里鉀鹽礦等,助力“中國西部”走向全球。
公司在2024年半年報中表示,將繼續鞏固工程建設主業優勢,省內鎖定新上高速公路目標,省外聚焦5大核心區及中亞、東南亞、非洲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把控風險的前提下拓展市場;同時進一步聚焦礦業發展方向,錨定戰略性、緊缺性礦產資源投資開發,并推動清潔能源主業做優做強,持續儲備優質光伏、風電、水電資源,適時布局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綜合能源服務等業務,全力以赴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天風證券指出,當前四川省基建投資仍在穩步推進,相關一攬子增量政策近期陸續推出,財政資金層面逐步寬松,有望加速重點基建項目的推進以及實物工作量的轉化。在此背景下,四川路橋四季度訂單及收入或有明顯改善,為業績增長提供長期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