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紅餐網 簡煜昊
編輯 | 景雪
前不久,紅餐網撰寫的一篇有關素食餐廳的報道,引發業內外廣泛關注。
不少餐飲人也對素食賽道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并在紅餐網后臺留言問詢賽道目前的發展現狀、機會點在哪里。
故此,我們也對整個素食賽道進行了復盤和分析。
素食賽道,正上演“冰與火之歌”
根據《中國素食餐飲業發展報告》,從2006年到2016年,中國內地的素食餐廳數量加速增長。尤其是2012年-2018年,在素食餐廳基數近千的情況下年增長率仍舊進一步加速達到57.4%,整個素食賽道突破4000家的供給規模。
彼時,憑借較為穩固的客群,以及精致的菜品,不少高端素食餐廳也成為了米其林餐廳指南上的??汀?/p>
但到了2020年,絕大部分餐廳都受到了環境的嚴重沖擊,素食餐廳的日子則更加不好過。
深圳素食品牌新梅園、北京的素食餐廳素虎,以及一度風光無限的高端素食“大蔬無界”等相繼陷入經營困境。有人開始大幅縮減人員和店面,更有甚者直接關閉了門店,暫停營業。
進入2024年,整個素食賽道又開始有了一些新的變化。
一部分素食品牌仍深陷泥潭,甚至已經關門倒閉。
比如,北京米其林一星餐廳“山河萬朵”,該餐廳從2018年開始營業,主要提供應季的素食餐飲,2024年的黑珍珠餐廳指南顯示,其人均價格高達1264元。該餐廳曾對外宣稱立志成為中國素食的國家品牌代表,但現實是,今年9月11日,山河萬朵發布公告稱,因與王府中環的場地租約到期,故決定停業閉店。
山河萬朵作為高端素食的典型代表,其突然關店令人唏噓不已。
前面提到的大蔬無界,其所屬的上海大蔬無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已于2022年5月被吊銷,創始人宋淵博如今又被限制高消費。中國法律文書網顯示,今年5月,上海大蔬無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權開始被破產拍賣。
圖片來源:大蔬無界公眾號
還有福州的“素緣堂”,在今年3月被傳出閉店跑路。有餐廳洗碗工在網上發文稱,門店還拖欠自己兩個月工資。
但另一面,也有一批素食餐廳開始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走紅。
廣州的天匯廣場igc內一家名叫“慶春樸門”的素食餐廳人氣頗高。紅餐網曾于今年國慶期間探訪過該店,當時還未到晚市時間,該餐廳就已經排起長龍。據店員介紹,廣州店在今年6月開始營業,營業第一天就爆火,目前門店排隊1小時是常態。
品牌官方消息顯示,慶春樸門成立于2021年,首店位于杭州市靈隱寺,是“慶春系”旗下的素食餐飲品牌之一。除了慶春樸門之外,該公司旗下還有慶春食堂、慶春里、漫蔬等9個素食餐飲品牌。
同樣在廣州,像慶春樸門這樣的素食餐廳還有不少。比如炳勝旗下的炳勝 禪意茶素;另外還有蔬稻 素菜、MAYS蔓蒔 創意美蔬等等。其中,炳勝 禪意茶素還入選了2024年的廣州米其林指南,蔬稻則是蟬聯了2019-2024年的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推薦餐廳。
此外,在杭州、北京、上海、廈門、寧波等地,擁有高人氣的素食餐廳也不少,比如廈門的無味舒食、鄰山素味;上海的香樁故事、臨湖素食、棗子樹等。
這批新興起的素食餐廳人均價格大都在100-150元左右,且餐廳內的產品種類都較豐富,部分餐廳還打出了做全素食的“融合菜”概念。
圖片來源:慶春樸門官方小紅書
值得一提的是,素食自助作為素食更細分的形式,今年也取得了不小的關注。包括寧波的素滿香,青島的素小禾都已經形成連鎖化、規?;l展。這批素食自助品牌,和自選快餐模式相似,人均大都在30元左右。
冷熱不均背后,新走紅的素食餐廳做對了什么?
一面沸騰,一面焦慮,為什么眼下的素食賽道出現了冷熱不均的現象?
某素食餐廳創始人跟紅餐網講述稱,雖然國內已經有不少素食餐廳和素食品牌,但大部分都沒有形成比較系統的經營模式,更沒有形成規?;l展。因此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素食賽道的發展都很慢。而那些倒下的素食餐廳要么是脫離了真實消費需求,要么就是本身模式沒跑通。
比如上述提到的大蔬無界、山河萬朵等,主打高端路線,無論是選址裝修還是菜品無一不精致。但是人均消費200+,甚至上千元,還是會讓大眾乃至很多素食人士望而卻步。
對比之下,這批新近走紅的素食餐廳在經營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調整,打造了一套相對成熟,且與當下消費趨勢相契合的運營模式。它們在門店布局、定價、產品方面,往往具有以下特點:
1、走高性價比路線,降低嘗鮮門檻
對比過去出圈的高端素食餐廳,無論是慶春樸門等素食餐廳,還是以素滿香為代表的素食自助,大都走大眾親民路線。其中,正餐的價格基本都會控制在150元以下,素食自助則是在人均30元以下。
在此基礎上,不少素食餐廳門店還會推出會員制服務或團購套餐,進一步降低門店的人均用餐價格。通過大眾化的價格和高性價比特色,這批素食餐廳能更有效地提升品牌黏性以及復購。同時,也能降低嘗鮮門檻,吸引更多對素食有興趣的消費者進店消費。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截圖
2、開進商圈,門店裝修更精致、新潮
過去,很多素食餐廳大都開在社區或街邊,在裝修上會略顯老氣,很難吸引年輕人到店消費。加上不少素食餐廳都會保留一定的“宗教化”,所以素食餐廳的主要客群大多是老年人和有素食信仰的消費者。
而這批新興的素食餐廳會十分注重空間打造,整體設計上也會更貼近年輕消費者的喜好。以香椿故事的上海首店為例,其門店開在上海靜安寺?;蹣?樓,足足占據了3樓的整層空間;店內以原木色為主色調,店內還會擺放盆栽綠植,營造輕松、愉悅的用餐環境。
另外,這批餐廳開店時也會盡量將門店開在熱門商圈或者購物中心,更加貼近年輕人和打工族。甚至有部分素食餐廳會直接開進打工人聚集的商圈,鎖定更多年輕客群,拓寬消費群體。
圖片來源:素滿香
3、產品多元化,注重融合創新
在產品方面,這批興起的素食餐廳也都主打一個“豐富、多元”,大部分門店的Sku都會超過80種,提供包括涼菜、熱菜、主食、點心、現制飲品等各類產品。
另外,這批素食餐廳還會十分注重菜品的融合創新,融合西餐、江浙菜、川菜等多種菜系特點,提供多樣口味。比如慶春樸門的黑松露炒飯,就選用了意大利進口的橄欖油和黑松露醬,在此基礎上增加黑米、糙米,中、西融合,口味更豐富。
圖片來源:慶春樸門官方小紅書
小 結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未來隨著健康飲食觀念的興起,這批興起的素食餐廳或許還會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用餐的新選擇。
而且,從口味上看,素食不同于靠重口味出圈的品類,提供的更多是口味清淡的菜品,在火鍋、湘菜包圍商圈和購物廣場的當下,也算是一種差異化的用餐選擇。
但從整個素食賽道的發展來看,想要進一步擴大,也還有一定的難度。畢竟,復購不強、市場受眾小等難題依然存在,想要改變消費者對素食的刻板印象,可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