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升龍
界面新聞編輯 | 劉海川
經過長期的政治實踐,美國兩黨在各州都已形成了牢固的票倉,各自基本盤“叛變”的可能性非常低。于是,兩黨候選人在最后沖刺階段都不約而同把重心放在7大“搖擺州”。特朗普在2016年當選總統時成功拿下賓夕法尼亞、密歇根、威斯康星、亞利桑那和佐治亞,但這些州卻在4年后“翻藍”。
一位或將是史上首位少數族裔女總統、一位或頂著多項刑事罪名入主白宮,無論哪方勝出都將創造美國歷史。在2024年11月5日正式投票前的最后一個周末,哈里斯與特朗普分別在重點“搖擺州”做最后一搏。
賓夕法尼亞、佐治亞、北卡羅來納、內華達、密歇根、亞利桑那、威斯康星的選民們紛紛遭到電話、短信、上門拜訪、傳單的狂轟濫炸。其中,作為現任執政黨副總統,哈里斯的競選團隊甚至動員了近10萬志愿者挨家挨戶敲響了300多萬戶選民的家門。
特朗普試圖通過民粹主義政策吸引各種族的年輕和工薪階層。他在多個活動現場再次喊出了“讓美國再次偉大”和“美國優先”的口號,同時抨擊民主黨人的經濟政策導致長期通貨膨脹經濟,并承諾上臺后終結巴以、俄烏等海外熱點沖突。他還特別就移民問題發出警告:如果哈里斯當選,美國的每個城鎮都會充斥著臟兮兮的難民營。
由于出身加州司法界和具備移民家庭背景,哈里斯在擔任副總統后就被拜登委派處理南部邊境非法越境問題,但因為結果不能讓人滿意而頻頻成為共和黨方面抨擊的對象。自3個月前被確定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以來,60歲的哈里斯逐漸淡化其身上的少數族裔和女性標簽,轉而將自己定位為帶領一代人進行變革,同時突出支持墮胎權、改變偏保守的司法體系。
11月3日,哈里斯一整天都在密歇根州活動,這里的20萬阿拉伯裔和穆斯林對拜登政府應對巴以沖突的做法非常不滿。哈里斯當天晚上在密歇根州立大學的演講中試圖尋求共識,而非加大分歧:“從一開始,我們的競選活動就不是反對什么,而是支持什么。”
接下來的一整天,擁有19張選舉人票的賓夕法尼亞將成為她的壓軸舞臺。美國總統并非由選民直接投票選出,而是由選舉人團選出,采取“贏者通吃”原則。哈里斯在當地的重點行程將是訪問工人社區。到了深夜,包括Lady Gaga和奧普拉·溫弗瑞在內的社會名人會出現在該州最大城市、《獨立宣言》誕生地費城的集會現場為她拉票。
而78歲的特朗普則試圖證明自己沒那么老態龍鐘。僅在3日一天,他就分別參加了北卡羅來納、賓夕法尼亞、密歇根3個州的4場集會。按照日程計劃,特朗普將與家人于4日深夜一同在密歇根州第二大城市大急流城造勢。這與他的前兩次參選安排如出一轍。
在這些“戰場州”以外,兩名候選人的民調數據始終膠著——自今年年初以來,雙方均未能在全美統計中取得5個百分點以上的領先優勢。另據大選預測平臺Polymarket的最新統計,特朗普贏得大選的概率降至54.5%,哈里斯則回升至45.5%。
精英階層同樣對立明顯。好萊塢、高校學術界代表大部份站在民主黨一邊。10月底,23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聯袂簽署公開信支持哈利斯。而馬斯克等大批硅谷和科技新貴都明確支持特朗普陣營。YouGov最新民意調查顯示,63%的受訪者表示特朗普在乎富人的需求,而哈里斯得到的數字為25%。
曾在過去的10次大選中成功預測了9次結果的美國大學總統歷史學教授艾倫·利希特曼(Allan Lichtman)等人通過模型預測今年哈里斯將獲勝。在他們的模型中,如果13個參考因素(包括社會穩定、經濟狀況、重大丑聞等)中有8個以上對執政黨有利,那么來自該黨的候選人將贏得選舉。
值得指出的是,利希特曼認為投票前的民調支持率并沒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因為他們選擇的樣本往往不客觀,要么是受訪者撒了謊,或者臨時改變主意。2016年的特朗普意外勝出就證明了這一點。
在4年前的選舉中,由于特朗普不承認敗選的結果,并煽動其擁護者在華盛頓舉行大規模游行,部分示威者沖闖國會大廈并與警察發生沖突,導致6人死亡。隨著投票日臨近,美國再次發生騷亂的可能性引發了擔憂。華盛頓3000多名警察將輪班工作12小時到投票日,白宮附近的拉斐特公園出現了安保柵欄與路障。
推薦閱讀:搖擺州成關鍵,美國大選怎么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