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間,同興環保發布2024年三季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6億元,歸母凈利潤1949.69萬元;實現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1.11億元,同比增長171.92%。
面對競爭加劇的市場,同興環保積極采取了拓市場、重研發、增效益等多項舉措,報告期內主業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
市場方面,在鞏固國內市場占有率的同時,公司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業務。報告期內,同興環保進入泰國市場,與Delta Daiki Metal(Thailand)Co., Ltd簽訂了再生鋁雙室熔煉爐脫硝設備工程項目,為泰國汽車制造業的持續發展及全球綠色循環事業貢獻力量。
同興環保表示,公司將把海外市場拓展作為發展的“重頭戲”,目前已承接了泰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的環保產業項目,取得了新訂單的突破。未來,公司還將加大海外項目的拓展力度,培育傳統主業的新增長點。
與此同時,同興環保還發揮了研發技術優勢,第五代CO催化劑的研發取得了重要進展。近日,公司在互動平臺表示,第五代CO催化劑在下游客戶開展的蜂窩體撬裝實驗中表現穩定,CO脫除效率達到了90%-93%,目前已有多家客戶表達了在CO催化應用方面的合作意向。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工業排放的一氧化碳大部分源于鋼鐵行業,其中燒結工序的排放量占行業總排放的40%。據估算,全國目前有約580臺燒結機,每臺燒結機的CO催化劑平均用量約達70m3,CO治理市場的空間較為廣闊。伴隨第五代CO催化劑推向市場,公司有望創造新的增長極,推動主業業績持續改善。
公告顯示,截至6月底,公司煙氣治理業務的在手訂單規模已達7.35億元。其中,與柳鋼集團簽訂的總承包合同累計金額約3.08億元,目前項目已陸續開工建設,四季度將進入收入確認階段。
除深耕非電行業煙氣治理業務外,公司還不斷拓寬業務領域,積極布局CCUS和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等新的降碳業務板塊。
CCUS業務方面,公司自主研發的吸收劑體系關鍵助劑已獲國內知名高校采購,實現了CCUS銷售訂單的零突破。同時,公司吸收劑產品在性能評價實驗中相較于同類產品顯示出了顯著優勢,獲得中國船舶711所等公司邀請,進行工程化試用測試。未來,公司將持續加大CCUS新技術的研發,推動CCUS吸收劑的銷售和總承包工程項目的落地,推進產業發展。
鈉電材料業務方面,公司目前已具備了鈉電聚陰離子正極材料研發和制造能力,中試第一代產品(NFPP)經內部實驗數據表明,材料性能已達國內一流水平。產品容量高達110mAh/g,3000次充放電循環后容量保持率在80%以上,5C容量保持率達90%,PH值低至9.3,在電芯端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經第三方檢測機構制成軟包電池后,電池安全性能和電化學性能均表現優秀,產品已向包括鵬輝能源、國軒動力、力神新能源、興儲世紀、維科技術等在內的下游客戶送樣檢測。
據了解,寧德時代近日發布的“驍遙”超級增混電池正是鈉離子電池技術的落地應用,在低溫場景下,鈉離子電池技術實現了零下40度極寒環境下可放電、零下30度可充電、零下20度仍能提供強勁動力輸出的突破。華泰證券表示,2024年或為鈉電池規劃運用的元年,市場看好鈉電池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