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IEA)近日在最新發布的《2024年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 2024)中提到,在當前能源政策情境下,全球核電裝機容量預計將從2023年的416GWe增至2050年的647Gwe;在不同情境下,核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都呈增長態勢,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是這一增長的主要推動源。
IEA還提到,尤其是中國到2035年,在既定政策情境(STEPS)下,全球新增核電裝機容量中有40%來自中國;在2050凈零排放情境(NZE)下,則有近50%來自中國。IEA強調,在各種情境下,到2030年左右,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核電裝機規模最大的國家。對此有券商發布研報認為,應重點關注傳統核電設備供應商,相關上游材料供應商的投資機會。
近日,上市公司巨力索具(002342.SZ)在深交所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參與過得核電項目有山東榮成石島灣核電站、“華龍一號”核電機組整體吊裝、紅沿河核電站、漳州核電站、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站等。
公開信息還顯示,巨力索具此前參與的國家重點工程項目還包括港珠澳大橋、楊泗港大橋、2020年冬奧會場館之一的速滑館、國家體育場“鳥巢”、北京大興機場、上海中心大廈、北京中國尊大廈、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貴州清水河大橋、福清核電(華龍一號)、紅沿河核電、臺山核電、寧德核電、陽江核電、三門核電、秦山核電(方家山)等。
此外,公司近年來還堅持在圍繞海洋裝備領域研發新的產品,包括專門用于海底資源勘探的海洋物探節點連接器,以及用于海上漂浮式風機、深海養殖、深海油氣開采的海洋系泊系統等產品。
尤其是在海洋系泊系統研發領域,巨力索具已經成功研發單股永久系泊鋼絲繩、纖維系泊纜、索具結構連接件,均已拿到挪威DNV工廠認證證書,也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夠獨立研發、設計和制造系泊系統的公司,而且上述產品已成功應用于“三峽引領號”、福建深海養殖、海上漂浮式光伏等項目。
財務數據顯示,自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以來,巨力索具業績總體穩定提升,2023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達23.28億元,相比2010年累計增幅約在50%。在上市以來的14年中,除了2018年和2022年之外,有12個年度實施了現金分紅,累計分紅金額超3億元,平均分紅率高達34.31%。
另據各期財報披露,由易方達基金管理的中央匯金資管單一資產管理計劃,以1820.89萬股的持股量,位居巨力索具第4大股東,成為中央匯金投資的、為數不多的非金融企業之一,更凸顯出機構資本對于公司基本面的認可。
展望未來,巨力索具更具產能提升并帶動經營效益提升的空間。突出體現在公司正在實施的、總投資額高達47893.3萬元的“年產10萬噸鋼絲及鋼絲繩項目”,該項目的一期工程已于今年初進入試生產階段,未來還將依托于一期項目投資建設“年產5萬噸粗直徑高端鋼絲繩及配套索具項目”,進一步鞏固公司在高端鋼絲繩及索具行業的領先地位。
隨著我國對新基建領域投入的繼續加大,以及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更推動了基礎設施建設效率和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巨力索具工程類產品更有我受益于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等市場的前景廣闊,并帶動公司實現更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