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電力(600900.SH)正式發布第三季度財報,與前三季度發電情況之公告基本對應。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收入663.31億元,同比增加14.65%,實現歸母凈利潤280.25億元,同比增加30.20%;其中第三季度收入315.22億元,同比增加17.27%,歸母凈利潤166.14億元,增速31.81%。
此前披露的前三季度發電情況,六座梯級電站總發電量約為2358.14億千瓦時,較上年同期增加15.97%。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總發電量約為1151.96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5.05%。烏東德水庫來水總量約為888.52億立方米,較上年同期偏豐12.56%;三峽水庫來水總量約為3131.10億立方米,較上年同期偏豐20.26%。
前三季度,長江電力凈利潤增速快于收入增長,其中一項原因是財務費用的下降。前三季度,長江電力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增加了365.9億,增長42.79%,達1221億;資產負債表中,公司長期借款減少125億,余額1572億;這導致前三季財務費用同比減少了9.77億,降幅10.36%。
就商業模式而言,由于水電站初期投入較大,水電公司通常為此背負較高債務。水電資產的超高現金流/凈利潤覆蓋率,令其得以逐漸償還負債。由于較高的折舊占比,公司自由現金流通常遠超歸母凈利潤,如前三季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就高達476億元。長遠來看,不斷減少的財務費用,是成為推動公司業績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
長江電力是世界第一水電上市平臺,目前公司管理運行三峽、葛洲壩、溪洛渡、向家壩、烏東德、白鶴灘等6座巨型水電站,均位于長江干流/金沙江下游。在烏東德和白鶴灘電站兩座上游電站納入聯合調度后,公司電力生產和資源管理效率將進一步提升,并在來水量波動面前保持韌性。
根據此前投資者交流,長江電力對降水和來水的預測準確性非常重視,已建立了完善和可靠的氣象業務系統及水文預報系統。公司能夠提供短中期(1-10天)的逐時段(每3小時)降水網格預報產品和相應逐小時的流量過程預報,預報精度在行業內處于領先水平。
此外,公司積極參與新能源領域的重大項目。目前,甘肅張掖和重慶奉節菜籽壩的抽水蓄能項目正按計劃推進,張掖項目已于2023年底開始主體工程,而奉節項目已進入施工階段。抽水蓄能項目的盈利能力受到國家兩部制電價政策的支持,其中包括容量收益、電量收益和輔助服務收益三個部分。
“風光”也是長江電力的增量。金沙江下游多能互補特性,風電和光電的季節性出力變化與大型水電站的調節能力形成互補,這增強了電網對風能和光能的接納能力。公司向家壩、溪洛渡等梯級電站具備良好的調節性能,可實現年調節能力,通過水電站配套的外送線路有效送出,從而綜合提升整個金沙江下游基地的項目收益。
公司三季度發電量加速增長,已經鎖定全年業績,年度分紅有望進一步增長。按目前執行的分紅政策規定,2021-2025年期間,長江電力每年的現金分紅不低于當年實現凈利潤的70%。該政策將于2025年到期,后續是否推出接續政策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