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新蓉電纜航空專用線纜及智能制造項目開工奠基儀式在青羊航空新城舉行。該項目建成后,將填補青羊區航空專用線纜制造領域的空白,提升青羊區航空產業配套能力,促進航空全產業鏈的延伸和完善,助力航空新城建設。

總投資1.2億元 預計2025年6月建成投產
四川新蓉電纜有限責任公司始創于1995年,專注于“綠色環保、智能高效”電線電纜的研發與應用,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院士(專家)創新工作站、四川省企業技術中心,被國家工信部認定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此次開工奠基的新蓉電纜航空專用線纜及智能制造項目位于土龍路333號,總投資1.2億元、占地15.54畝,新建廠房2.2萬平方米、預計2025年6月建成投產,設計年產能10億元。

為何公司要從傳統電纜產業向航空專用線纜進行業務拓展?“航空產業是青羊的主導產業之一,航空專用線纜市場需求量很大。”新蓉電纜公司總經理李紅燕介紹,正是看中了巨大的市場潛力,公司才決定投資建設航空專用線纜及智能制造項目。項目建成后,將采取定制化等方式,全力滿足航空產業企業在線纜方面的需求。目前,已與多家意向客戶開展了初步洽談合作。
加快智改數轉步伐 推動公司從“制造”走向“智造”
今年7月,青羊區正式印發《青羊區大規模技術改造帶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行動方案》,明確每年將安排1億元區級工業發展資金支持企業,支持企業圍繞先進設備更新、智改數轉、綠色低碳改造、安全生產技改四大行動,以數字化轉型和綠色化生產為重點,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新蓉電纜啟動實施航空專用線纜及智能制造項目,是公司從“制造”走向“智造”的重要一步。“我們此項目主要包括數字化智能特種電纜車間、航空專用線纜車間、智能制造數字化指揮中心、產品研發中心、產品智能化展示中心等。”李紅燕自豪地說,為建設“綠色工廠”,公司還將同步新建裝機容量3兆瓦、年發電量320萬千瓦時的分布式光伏電站,每年可減少400噸標準煤消耗和1000噸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為加強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我們升級了ERP系統,全面啟動了MES系統。”李紅燕介紹,這兩個系統將為生產提供高效的管理和監控,并集成企業各個部門的數據用于決策,推動公司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綠色低碳發展戰略,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新蓉電纜向航空專用線纜領域拓展,是四川民營企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勇于探索創新,助力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充分展現了四川民營企業的創新實力、擔當精神和家國情懷。”四川省工商聯副主席鄭宗強表示,該項目的實施,有利于提升四川省線纜行業技術水平,促進航空航天等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省工商聯將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為新蓉電纜等高科技民營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和保障,助力企業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