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野馬財經 于婞
編輯丨武麗娟
踩中減肥藥風口,深耕司美格魯肽,近年來業績和股價都如日中天的諾泰生物(688076.SH),終于還是要為早年間犯的錯誤收拾殘局了。
10月24日,諾泰生物公告稱,近日收到中國證監會立案告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公司及實控人之一趙德中被立案。
同時公司表示,經公司自查,本次立案可能涉及公司 2021 年度技術轉讓相關事宜。
實際上,能走到立案這一步,一般證監會對證據的掌握都比較充分了。而諾泰生物自查到三年前,是不想影響到現在蒸蒸日上的經營情況?還是說明諾泰生物對自己曾經做過什么是“門清”的?
對此,股民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多久之前的事情了,現在有什么好說的,還是要看公司能不能賺錢。”也有人認為:“一個只是行政立案,也只是實際控制人之一,哥倆有一個被立案,涉及只是信息披露的問題,罰點錢而已嘛,大概率是自己掏腰包。只要不是刑事立案,不是財務造假,其他都不是什么大問題。
來源:股吧
舊事引發立案,二級市場也受到了影響,公告披露后,諾泰生物股價連跌兩天,截至10月29日,諾泰生物報收51.7元/股,總市值114億元。
01、股民可以索賠了
實際上,2021年正是諾泰生物剛剛上市的時間。
資料顯示,諾泰生物成立于2009年,2021年5月在科創板上市。上市之初,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定制類產品業務和自主選擇產品業務,其中定制類產品業務包括CDMO業務、CMO業務和技術服務與轉讓業務。
而問題可能就出現在了“技術轉讓”方面。
據此前公告顯示,當時諾泰生物技術服務與轉讓業務涉及的項目主要包括阿托伐他汀鈣片項目、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項目、阿普思特原料藥及制劑技術轉讓項目、諾氟沙星原料藥藥學研究項目等,其中阿托伐他汀鈣片項目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項目貢獻了公司當年主要的技術服務與轉讓收入。
不過諾泰生物表示,公司尚未收到中國證監會的最終調查結論,立案調查事項的最終結果將以中國證監會出具的結論為準。
對于諾泰生物及實控人被立案一事,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厲健律師表示,根據證監會立案公告,諾泰生物及實控人涉嫌證券虛假陳述,受損投資者可依法索賠。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虛假陳述司法解釋,上市公司、實控人等因證券虛假陳述行為導致投資者權益受損,投資者可以依法起訴索賠,索賠范圍包括投資差額損失、傭金和印花稅損失。”厲健律師表示,“根據司法解釋,暫定:在2024年10月23日前買入諾泰生物股票,并在2024年10月23日收盤還持有該股票的受損股民,可索賠。索賠條件將根據證監會調查結論進一步調整,最終以法院認定為準。”
02、有信披違規“黑歷史”
對于長期關注諾泰生物的投資者來說,如今公司信披問題東窗事發并不陌生。實際上,早年間諾泰生物就因信披問題幾次被監管問詢并引發市場的關注。
往前推,2021年的三季報,諾泰生物曾因財務信息披露不準確被監管警示。
具體來看,2022年4月28日,公司披露會計差錯更正公告稱,公司進行2021年年度報告審計時,決定將2021年第三季度收到的部分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從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調整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計入遞延收益,并在相關資產使用期限內按照合理、系統的方法分期計入損益。
上述會計差錯更正后,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非經常性損益調減1530萬元,歸母凈利潤調減1530萬元,占更正后凈利潤的20.88%,不影響扣非凈利潤。
再往前推,在籌備IPO時,公司還“自爆”此前一起重大資產重組未披露關聯關系。
具體來看,2016年11月,諾泰生物提出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擬定增購買五星生物、鵬亭貿易、伏隆貿易等持有的杭州澳賽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澳賽諾”)100%股權。
澳賽諾主要從事新藥注冊中間體的工藝開發、生產和銷售,定制化學品服務,收購完成后,澳賽諾的凈利潤直接拉高了諾泰生物整體的利潤。
然而2015年諾泰生物資產總額只有1.97億元,卻斥資2.44億元拿下澳賽諾,這場收購可謂是“蛇吞象”。
后經監管調查,在上述交易前,實控人趙德毅、趙德中兄弟便透過旗下公司分別出資323.75萬元,通過伏隆貿易和鵬亭貿易各持有澳賽諾生物約16.19%的股權,合計持有澳賽諾股權將達到32.38%。而為了掩人耳目,這兩兄弟都選擇了由他人代持股權。
這起關聯交易隱瞞了3年之久,最終在公司籌備上市時曝出。監管部門也對此作出了處罰,股轉公司監管部認為諾泰生物違反有關關聯交易回避表決的規定,構成信披及公司治理違規,趙德毅、趙德中需要對上述違規行為負有責任,因此對諾泰生物、趙德毅、趙德中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
繼續往前推,新三板時期,諾泰生物先后修正過2016年、2017年、2018年的會計差錯及追溯調整,當時公司、時任董事長趙德毅和時任財務總監都曾被出具監管意見函。
03、“資本高手”趙氏兄弟
總是在信披問題上“栽跟頭”的實控人趙氏兄弟已經是資本市場的“老玩家”了。
據此前《招股書》披露,哥哥趙德毅1963年6月出生,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專科學歷。此次被立案的趙德中比哥哥小5歲,他1968年7月出生,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學歷。
二人都非生物醫療專業出身,且早期從事的都是建筑行業,都在諸暨工業設備安裝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
直到2004年9月,兄弟二人一起投資了杭州諾泰制藥技術有限公司(已轉讓,現更名為杭州阿諾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才開始涉足多肽藥物領域。
如今大熱的司美格魯肽就是是一種新型的多肽類降糖藥物,通常用于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也有一些愛美人士將其用于輔助減肥。
2009年,前身為江蘇諾泰制藥技術有限公司的諾泰生物成立,杭州諾泰制藥技術有限公司出資比例90%,兄弟二人在公司擔任董事。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后,趙德毅、趙德中兄弟又分別在公司擔任董事長、副董事長。
2016年,諾泰生物在新三板掛牌。與此同時,趙氏兄弟又在當年成立伏隆貿易、鵬亭貿易,又在后來左手倒右手,通過收購兩家公司,從而將澳賽諾收入囊中,不但賺了一大筆,還為諾泰生物業績增色不少,為將來公司上市做好準備。
2021年2月,諾泰生物在新三板摘牌,緊接著2021年5月20日,諾泰生物又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上交所敲鐘當日,諾泰生物收盤價為77.5元/股,較發行價上漲397.8%。
截至今年上半年,趙德毅、趙德中兄弟二人分別直接只有公司6.1%股權,并通過伏隆貿易、鵬亭貿易間接持股,且二人為一致行動人,合計直接、間接持有諾泰生物25.7%的股權,以及30.63%的表決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來源:企查查
不過在資本市場和投資領域頗有建樹的趙氏兄弟,把對諾泰生物的經營交給了更專業的人。2022年第二屆董事會后,趙德毅、趙德中分別從董事長和副董事長的位置卸任。目前公司董事長童梓權畢業于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工系,研究生學歷,加入諾泰生物前曾在葛蘭素史克制藥公司、輝瑞制藥公司等國際知名藥企任職。
如今在董事長童梓權的帶領下,奧泰生物提前布局司美格魯肽,成功抓住了減肥藥的風口。2023年,諾泰生物實現營業收入10.34億元,同比增長58.69%,歸母凈利潤為1.63億元,同比增長26.2% ,其中,多肽原料藥銷售收入顯著增長,推動了公司整體業績的提升 。
2024年上半年,諾泰生物業績繼續飆升,實現營業總收入8.31億元,同比增長107.47%;歸母凈利潤2.27億元,同比增長442.77%。
諾泰生物披露,業績同比實現較大增長,得益于其自主選擇產品的持續放量及收入占比提升。自主選擇產品包括多肽類原料藥,目前諾泰生物旗下司美格魯肽、利拉魯肽等6個原料藥品種已在美國通過與制劑的關聯技術審評。
2024年第三季度諾泰生物實現營業收入約4.21億元,同比增長36.31%;歸母凈利潤1.23億元,同比增長146.86%。
而除了司美格魯肽當前風頭強勁外,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計獲得10余個制劑及10余個原料的生產批件,涵蓋了多個治療領域,重點領域為抗腫瘤藥物、循環系統疾病藥物及血液系統疾病藥物等。
業績大幅度增長的同時,諾泰生物股價也是乘風而上。2023年以來,諾泰生物股價漲幅137.91%,市值突破百億。
然而公司正在大步向前進的時候,因為一些“陳年往事”,公司和實控人突然被立案。諾泰生物能否順利地邁過這道坎?你了解過司美格魯肽嗎?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