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困于雞肉價格低迷,圣農發展2024年以來盈利能力大幅下滑。10月25日,圣農發展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37.62億元,同比下降1.18%;歸母凈利潤3.83億元,同比下降48.25%。
10月初,圣農發展在業績預告中就表示,雞肉價格下跌對公司利潤帶來一定挑戰。
今年前三季度,整個白羽肉雞市場都相對低迷。農業農村部肉雞生產監測預警專家組首席分析師、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鄭麥青文章指出,2024年1-9月份肉雞出欄量同比增加1.2%,肉產量同比增加1.8%,存欄量同比減少6.0%。9月份肉雞產業綜合收益每只2.04元/只,同比減少0.24元/只;商品肉雞生產環節,白羽肉雞養殖每只盈利0.27元/只(正常只雞盈利2元),1-9月,白羽肉雞平均盈利0.18元/只,比去年同期減少1.51元/只。
在雞肉市場,鄭麥青指出,整體來看,供給保持增長,雞肉消費市場趨于低迷,價格仍在下行。
由于市場低迷,圣農發展在2024年也深受影響。
根據西部證券測算,前三季度,圣農發展雞肉銷售均價僅為9882元/噸,同比下滑了14.08%,深加工肉制品板塊銷售均價為2.21萬元/噸,同比分別下滑11.75%。
好在,圣農發展表示,“因推進大食品戰略、降本增效、推出新品等舉措,各季度同比降幅收窄。”
分季度來看,前三季度,公司分別實現營收42.1億元、46.22億元、49.2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62 億元、1.64 億元、2.81億元。
具體來看,為了應對雞肉價格下滑的挑戰,圣農發展加大了自有品牌營銷力度,品牌建設費、銷售服務費、促銷費用等大幅增加。報告期內,銷售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1.45億元,增幅達44.86%。
此外,圣農發展還從成本端入手進行了降本增效。開源證券研報顯示,到了2024年三季度公司養殖成本降至9300元/噸以內,9月降至9000元/噸,9月單噸綜合造肉成本創下年內新低,不含原料成本達歷史最佳水平。
不過,由于產品價格下滑,前三季度,圣農發展毛利率也同比下滑至10.31%。
而與凈利潤的變化相比,圣農發展前三季度營收雖也有下滑,但整體變化不大。這也與近年來圣農發展持續擴建產能有關。
對于圣農發展創造了高達40億元凈利潤的2019年,當年公司雞肉銷量為88.5萬噸,有研報測算認為當年肉雞屠宰量約為4.43億只。
從2021年起,圣農發展提出“圣農十四五規劃”,計劃未來5年產能將從2020年的5億羽增加到10億羽,食品銷售額將增加到130億元,祖代種雞產能將占國內市場40%,加快建設“數字圣農”,爭創國內禽肉第一品牌,努力打造成世界級食品企業。
自此之后,圣農發展便走上了大力擴張之路。2024年7月,圣農發展介紹,截至目前,公司各基地白羽肉雞養殖產能合計已超7億羽(不考慮權益比例)。
在養殖產能提升的基礎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雞肉銷量不斷增長,雞肉銷售收入達101.09億元,同比增長2.13%,雞肉銷量為102.30萬噸,同比增長18.87%。
此外,圣農發展還有部分收入來自于深加工肉制品板塊。這也是近年來圣農發展正大力投資布局的板塊。今年7月,圣農食品(資溪)二廠竣工投產,至此該集團的熟食工廠數量已增至10個,年加工產能合計達45萬噸。
10月9日,圣農發展位于甘肅慶陽市鎮原縣的熟食加工廠項目也正式舉行開工儀式,該項目總投資2.5億元,整體設計產能3.6萬噸,規劃建設6條現代化肉制品深加工生產線,工藝涵蓋油炸、蒸烤、蒸煮等多種肉制品生產方式。項目預計在2026年6月建成投產。
今年前三季度深加工肉制品板塊實現銷售收入59億元,同比下滑3.52%,實現銷量26.72萬噸,同比增長9.33%。實際上,這已快接近2023年全年的水平。公司2023年食品深加工板塊實現營業收入63.94億元,產品銷量29.81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