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天下財道 楊帆
ETF基金規模增減已成為行情冷暖的晴雨表。
10月17日,即近期行情調整最低點附近,多只ETF基金遭遇凈贖回,其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遭凈贖回近56億元,高居ETF產品贖回金額榜首。

這絕非偶然,在近期市場調整期間,即10月14日至18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遭凈贖回金額共計約99億元,同樣居ETF凈贖回金額第一。

贖回金額高,除了和行情表現相關,也和產品特征有關系。
以10月17日為例,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凈贖回金額約占總規模的1.46%,比許多同為滬深300ETF的基金,贖回比例高了好幾倍。
為什么差異如此大?華泰柏瑞又是一家怎樣的基金公司?
費率偏高
華泰柏瑞全稱是華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目前共有3家股東,并列第一大股東柏瑞投資,原名友邦投資,是一家美資企業。
因此,華泰柏瑞屬于中外合資基金公司。

總體看,華泰柏瑞總規模排名相對靠前,也算是頭部基金公司。但公司旗下各類型產品發展極不均衡,主動權益類產品規模明顯偏低。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華泰柏瑞總規模4759億元,主動權益類,即股票型、混合型,管理規模分別約為7億元、495億元,合計502億元,占比不到11%。
這和管理層一直倡導的發展方向,顯然并不相符。
近觀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是其代表產品之一。
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是國內首批跨市場ETF,于2012年成立,當時以近330億的首募規模創下發行紀錄。華泰柏瑞也由此搶占先機。
另一方面,華泰柏瑞滬深300ETF還多少有些“逆勢而行”的意味。
自2023年公募基金費率改革推進以來,基金“降費潮”已從主動權益類產品擴展至ETF領域,在同質化競爭的壓力下,降低費率成為基金公司的競爭手段之一。
以跟蹤滬深300指數的ETF產品為例,易方達、南方、民生加銀、匯添富等多家公司管理費年費率皆調低至0.15%,而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管理費率則仍高居0.5%。而且,后者的托管費率、最高認購費率和最高贖回費率都要高一些。


有業內人士向《天下財道》表示,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具有先發優勢,而且規模較大,應該起到示范帶頭作用,但卻堅持不降管理費率,有點令人費解。
業績欠佳
不把投資人利益放心上,最終必然失去投資人的信任。10月17日的凈贖回數據,也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資者的態度。
此外,數據顯示,華泰柏瑞目前有70只產品(各類型分開計算,下同)規模不足5000萬元,面臨清算風險。
9月25日,華泰柏瑞中證香港300金融服務ETF發布提示性公告,因基金連續3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

就在此前的6月6日,華泰柏瑞發布提示性公告稱,截至2024年5月30日,華泰柏瑞有色礦業ETF因連續5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 萬元被終止。
令人唏噓的是,華泰柏瑞有色礦業ETF剛于2023年11月30日成立,募集規模2億多元,而從成立到終止,滿打滿算也不過6個月出頭。
當然,主動權益類產品規模過小與業績表現也息息相關。
三季度末A股市場大幅上漲,但至今華泰柏瑞旗下仍有29只混合型基金處于虧損中,更有5只產品虧損超20%。
以華泰柏瑞聚優智選一年持有期混合A為例,該基金成立兩年多以來虧損超過54%,今年以來虧損接近25%,同類排名處于底部位置。

在基金吧中,投資者也表達了不滿情緒。但在該基金半年報中,基金經理只是簡單描述了基金業績表現,既未向投資者解釋大幅虧損原因,也未有任何道歉。

人事震蕩
華泰柏瑞旗下部分基金業績較差,或許和多名資深老將先后離去有關。
2023 年,華泰柏瑞一手培養起來的兩位老將陸續離開。
2023年6月9日,累計任職時間超過9年的張慧,一口氣卸任了在管的全部13只產品。張慧曾是華泰柏瑞權益團隊的領軍人物,任期內最佳基金回報為337%。

董元星則于2023年4月就因個人原因離職,他曾任華泰柏瑞副總經理,5月就跳槽到中信保誠基金擔任總經理。

此外,公司內部治理水平也有待提高。
2023年11月29日,華泰柏瑞因私募資產管理業務與投資顧問業務未能有效分離,被上海證監局責令改正并出具警示函。

天眼查顯示,華泰柏瑞周邊風險接近700條,其中大量涉及所投項目和股東。


業績和規模雙重壓力下,華泰柏瑞管理層也出現震蕩。
今年7月2日,華泰柏瑞任命柳軍、王文慧擔任副總經理。7月13日,原副總經理李曉西因個人原因離任。
當然,華泰柏瑞也有其自身優勢,外方股東在國際投資領域具有較豐富的經驗和資源,中方股東華泰證券在國內資本市場也有較強的實力和影響力,公司旗下的指數基金也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然而,就近期來看,產品端、業績端、人員端都有難題需要面對,對華泰柏瑞來說,如何度過“陣痛期”?
有業內人士向《天下財道》分析說,華泰柏瑞應多管齊下嘗試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比如,優化迷你基金管理,加強產品創新;提升投研能力,加強風險管理;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積極回應投資者關切。
對于旗下ETF基金遭遇巨額贖回,以及應對上述一系列難題,華泰柏瑞有何良策?相關窘況何時才能好轉?《天下財道》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