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這家依靠并購堆積的醫藥巨頭,敗于貪婪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這家依靠并購堆積的醫藥巨頭,敗于貪婪

依靠大幅提高“壟斷性藥物”的價格而謀取暴利,威朗制藥最終敗于自己的貪婪。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文 | 礪石商業評論 張丹

一個野心勃勃的小公司,如何在10年間成長為美國前五大制藥公司?

威朗就是答案。

2008年,麥肯錫咨詢公司的皮爾森成為加拿大威朗制藥公司CEO時,公司市值只有20億美元。2015年8月,其市值直接翻了45倍,達900億美元。

“研發是可以被低價收購的,絕大多數的員工是可以被裁掉的,公司的在研產品線就是其他制藥企業”,皮爾森的理論讓許多藥企膽戰心驚。

2017年春,威朗的股價跌去了97%,它在華爾街的支持者——比爾·艾克曼損失40億美元。這一切離不開華爾街大空頭——香櫞(Citron)的助力。

香櫞的法米·夸迪爾因為做空大賺,但她沒有“拿錢走人”,她說“在等這家公司跌至0”。

2018年,Netflix出品的紀錄片《臟錢》,赤裸裸地爆出了威朗的丑態。

威朗已被萬人唾棄,但公司更名為博世康之后,患者依然需要為其支付天價藥,公司甚至還有一個在中國如火如荼的項目為其繼續斂財……

1 遇到“救世主”

威朗制藥公司成立于1960年,是一家專注于抗癌藥和疫苗領域研發創新的加拿大藥企。本來名不見經傳的它,在2007年迎來轉折。

2007年,威朗公司聘請了管理咨詢機構——麥肯錫,幫助正陷于困境的公司推動業務增長。

彼時的藥企大都在新藥研發的陰霾之中無法自拔。醫學領域“低處的果子已經被摘光了”,突破性新藥的研發成本越來越高,FDA的嚴格審查,不但讓新藥研發的時間動輒數年,還可能讓數億的研發費付之一炬。于是威朗請來了麥肯錫公司。

作為麥肯錫咨詢團隊的領隊,48歲的邁克爾·皮爾森進入威朗公司。

這位頭發灰白、長著憨憨雙下巴的資深商業顧問,對威朗制藥業務進行一番研究后,提出了自己的大膽建議——既然研發投入收效差,那就直接放棄!去收購那些剛經歷殘酷研發階段后,經營業績不佳的醫藥企業,占有它們已經上市的藥物。

這種“坐享其成”的方法,既能免去和FDA的斗智斗勇,又能專注銷售,獲得高額回報。

皮爾森的新思路,讓他成為了公司的CEO。彼時,威朗的股價不到15美元,市值21億美元。皮爾森對媒體發出了雄心壯志:8年后讓威朗躋身行業前5名,其本人成為億萬富翁。

恐怖的是,他做到了!

皮爾森上任的第一年,就削減了11%的研發經費,第二年再度削減50%。一般情況下,制藥公司會花費18%的收入用于新藥的研發,而威朗只用了3%。

這些節省的費用,被皮爾森拿去購買年銷售1000萬-2億美元的中小型公司。加入公司三年,他做了22次并購。

威朗確實起死回生了!

2 救贖內幕

收購如何帶來收益?

皮爾森會利用債務進行收購,收購后把大部分被收購公司的員工砍掉以節省成本,交很少的稅,不做任何研發,加強銷售隊伍。

但這些并不能保證威朗業績的節節攀升。

所以,威朗真正的“智慧”在于其吞并對象的選擇。它找的都是些只服務于一些小眾群體的藥物,且這些藥物在市場上具有壟斷地位。收購之后,它們會通過不斷抬升藥價,讓公司的銷售“節節攀升”。

突然有一天,一位威爾森氏癥的患者,發現每片藥的價格竟然高達200美元。威朗將他的藥價從每個月650美元提高到了21000美元。

吃藥,他會慢慢被賬單拖死,不吃藥他會被病拖死。

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的達拉匹林,威朗將價格從每粒13.5美元提高到了750美元,翻了56倍。這正是《我不是藥神》故事的真實版本。

華爾街哪會管病人的死活,資本感到興奮的只有節節攀升的財務數字,不斷增長的利潤,還有吸血帶來的繁榮景象。

通過皮爾森嫻熟的數據操控,威朗公司為自己和股東帶來了實打實的好處。被稱為“華爾街之狼”的潘興廣場資本管理公司掌門人比爾·阿克曼(新冠疫情暴發中,美股多次熔斷,阿克曼卻以2700萬美元贏得26億美元,收益率近百倍),賺得盆滿缽溢。

公司每年都要提高并購交易的數量,以給其膨脹的收入帶來更大的增長。為支撐并購,威朗借貸了巨額資金。公司會用一系列誤導人的非公認會計準則指標,讓投資者相信皮爾森的戰略進行得很好。

2010年,在幾次并購提案被拒絕后,威朗和加拿大的拜維爾公司達成合并協議。拜維爾是一家有“道德污點”的公司,曾在2008年3月,因為隱瞞虧損、虛增利潤被證券交易委員會起訴。但一心想著增長,想著抬升股價的威朗公司并不在意這些。

華爾街果真對將要合并的消息歡呼雀躍,股價也因此上漲,并在合并結束后的幾個月內持續上漲。

為了獲得獵物,威朗漸漸不擇手段。2011年,威朗對美國生物制藥公司塞法隆發起收購,當對方回復答復說:不感興趣時,威朗則威脅說要加入塞法隆的董事會,并提名自己的董事會成員。雖然最終收購未果,但威朗的敵意收購越來越多。

為了維持增長的“繁榮景象”,很多操縱數據的手段,在并購之前就開始了。美地奇公司通過延遲確認等方法,在并購前將收入增長“放慢”,為以后威朗的收入增長做貢獻。

2013年初,美地奇公司并購案結束若干月之后,皮爾森準備干一票更大的。

他想要收購博士倫公司。2007年,因為產品質量問題導致面臨巨額罰款、財務狀況每況愈下的博士倫,被華平投資杠桿收購,此后還爆出了非常嚴重的會計丑聞。威朗并不介意,還開出了87億美元的高價,華平投資拿著這筆意外之財開心轉讓了。

雖然博士倫的業務增長乏力、盈利狀況很差,現金流量由2012年的0.788億美元下降至2013年的-1.145億美元,還有42億美元巨額負債,但皮爾森還是通過這個“魯莽”的收購,讓威朗保持著勝利的姿態,并且股價節節攀升。

2015年,威朗完成了對塞利克斯制藥公司的收購。這家因為會計舞弊問題CEO、CFO都辭職的公司,卻正合威朗的胃口,并為此支付了110億美元的高價。與此前的并購一樣,威朗的股價又一次上漲。

2015年8月5日,威朗股價達到歷史新高263美元,公司總市值達到了900億美元的巔峰。

每一次并購,它的公認會計準則下的凈損失就會進一步惡化,但是管理層強調的非公認會計準則下的“現金利潤”卻在不斷增大。

3 氣球吹爆了

作為納斯達克的第一大板塊,生物科技一直是“牛股”集中營。

從2008年至2015年的六年間,威朗制藥共發起100多次并購,將幾十家公司收入囊中,其市值從21億美元漲到了900億美元。

增長的原因是罕見藥物銷售的增長。

但事實是,病人沒有增加,威朗只是讓這些患者傾家蕩產而已。

原本順風順水的威朗,卻在美國大選之時,迎來了命運拐點。

2015年4月12日,希拉里正式宣布參選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為了獲得政治支持,她將刀口對準了逐漸高企的藥價,“藥價飆升”成為敏感政治議題。希拉里稱,要阻止這種掠奪性價格。

這時,空頭們同步行動了,給媒體和華爾街基金發去他們的做空報告。

香櫞推了威朗一把。

威朗制藥被人揭露兩款心臟病藥Isuprel和Nitropress在原研發公司被收購后分別漲價525%和212%。甚至日常用的抗生素藥Doxycycline也從2013年10月的每瓶20美元漲到2014年4月的每瓶1849美元。

威朗制藥及其他制藥公司利用一個專業郵寄藥房網絡Philidor,維持其高價藥品的銷售,并阻止病人和保險公司改用價格較低的仿制藥。

在接下來的3個月,威朗制藥公司成為眾矢之的,批評之聲四面八方而來。公司的股價開始自由落體。

著名財經網站The Street評選“2015年度最差生物制藥公司CEO”,皮爾森以最高票(52%)當選,并于次年3月被公司解雇。

從2016年一直到2017年年初,威朗的崩潰一直加速進行,股價跌至每股9美元以下。

威朗制藥公司高管皮爾森等人在聽證會上接受調查

2017年4月,威朗制藥公司的前高管都受到舞弊犯罪調查。當皮爾森在國會接受質詢被問道:“去年公司排名前30的藥品中,平均價格上漲了78%,在你并購以后沒有漲價的?說出一種就行”。

皮爾森的回復,讓人倒吸一口涼氣,他說:“美國沒有”。

威朗答應國會降價,但沒有照做。因為降低了藥品價格,就沒辦法支付大肆收購欠下的巨額債務。

2017年春,威朗的股價跌去了97%,他的支持者——比爾·艾克曼損失了40億美元。香櫞(Citron)的法米·夸迪爾因為做空大賺,但她沒有收手,她“在等這家公司跌至0”。

2018年,威朗制藥更名為博士康,“幸運”的是,它從醫藥轉向健康,并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熱瑪吉。

在2013年、2014年先后收購了博士倫和索爾塔后,威朗萌發了借助博士倫的渠道,將索爾塔的熱瑪吉技術在亞太推廣的想法,“進入他們的醫美市場”。如今熱瑪吉確實是威朗制藥虧損的業務線中,僅剩的幾個仍在盈利的項目之一。

也許令人很難以置信,動輒幾萬元的熱瑪吉,嚴格意義上講,并沒有經過雙盲隨機對照試驗驗證,但在資本一輪又一輪的推動下,在東方被捧上“抗衰神壇”,讓明星和路人們趨之若鶩。

盡管劣跡斑斑,但威朗卻沒有停止公益捐款這些“表面工作”。一邊偽善地捐錢,一邊毫不留情地砍掉員工,操弄股價挖空股民的腰包,抬升藥價提高患者的“買命錢”。

越過社會道德邊界的“嗜血者”,終將因為對社會價值的不屑一顧而臭名昭著。

但總會有新的公司再次卷土重來,再次引起資本的追捧……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這家依靠并購堆積的醫藥巨頭,敗于貪婪

依靠大幅提高“壟斷性藥物”的價格而謀取暴利,威朗制藥最終敗于自己的貪婪。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文 | 礪石商業評論 張丹

一個野心勃勃的小公司,如何在10年間成長為美國前五大制藥公司?

威朗就是答案。

2008年,麥肯錫咨詢公司的皮爾森成為加拿大威朗制藥公司CEO時,公司市值只有20億美元。2015年8月,其市值直接翻了45倍,達900億美元。

“研發是可以被低價收購的,絕大多數的員工是可以被裁掉的,公司的在研產品線就是其他制藥企業”,皮爾森的理論讓許多藥企膽戰心驚。

2017年春,威朗的股價跌去了97%,它在華爾街的支持者——比爾·艾克曼損失40億美元。這一切離不開華爾街大空頭——香櫞(Citron)的助力。

香櫞的法米·夸迪爾因為做空大賺,但她沒有“拿錢走人”,她說“在等這家公司跌至0”。

2018年,Netflix出品的紀錄片《臟錢》,赤裸裸地爆出了威朗的丑態。

威朗已被萬人唾棄,但公司更名為博世康之后,患者依然需要為其支付天價藥,公司甚至還有一個在中國如火如荼的項目為其繼續斂財……

1 遇到“救世主”

威朗制藥公司成立于1960年,是一家專注于抗癌藥和疫苗領域研發創新的加拿大藥企。本來名不見經傳的它,在2007年迎來轉折。

2007年,威朗公司聘請了管理咨詢機構——麥肯錫,幫助正陷于困境的公司推動業務增長。

彼時的藥企大都在新藥研發的陰霾之中無法自拔。醫學領域“低處的果子已經被摘光了”,突破性新藥的研發成本越來越高,FDA的嚴格審查,不但讓新藥研發的時間動輒數年,還可能讓數億的研發費付之一炬。于是威朗請來了麥肯錫公司。

作為麥肯錫咨詢團隊的領隊,48歲的邁克爾·皮爾森進入威朗公司。

這位頭發灰白、長著憨憨雙下巴的資深商業顧問,對威朗制藥業務進行一番研究后,提出了自己的大膽建議——既然研發投入收效差,那就直接放棄!去收購那些剛經歷殘酷研發階段后,經營業績不佳的醫藥企業,占有它們已經上市的藥物。

這種“坐享其成”的方法,既能免去和FDA的斗智斗勇,又能專注銷售,獲得高額回報。

皮爾森的新思路,讓他成為了公司的CEO。彼時,威朗的股價不到15美元,市值21億美元。皮爾森對媒體發出了雄心壯志:8年后讓威朗躋身行業前5名,其本人成為億萬富翁。

恐怖的是,他做到了!

皮爾森上任的第一年,就削減了11%的研發經費,第二年再度削減50%。一般情況下,制藥公司會花費18%的收入用于新藥的研發,而威朗只用了3%。

這些節省的費用,被皮爾森拿去購買年銷售1000萬-2億美元的中小型公司。加入公司三年,他做了22次并購。

威朗確實起死回生了!

2 救贖內幕

收購如何帶來收益?

皮爾森會利用債務進行收購,收購后把大部分被收購公司的員工砍掉以節省成本,交很少的稅,不做任何研發,加強銷售隊伍。

但這些并不能保證威朗業績的節節攀升。

所以,威朗真正的“智慧”在于其吞并對象的選擇。它找的都是些只服務于一些小眾群體的藥物,且這些藥物在市場上具有壟斷地位。收購之后,它們會通過不斷抬升藥價,讓公司的銷售“節節攀升”。

突然有一天,一位威爾森氏癥的患者,發現每片藥的價格竟然高達200美元。威朗將他的藥價從每個月650美元提高到了21000美元。

吃藥,他會慢慢被賬單拖死,不吃藥他會被病拖死。

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的達拉匹林,威朗將價格從每粒13.5美元提高到了750美元,翻了56倍。這正是《我不是藥神》故事的真實版本。

華爾街哪會管病人的死活,資本感到興奮的只有節節攀升的財務數字,不斷增長的利潤,還有吸血帶來的繁榮景象。

通過皮爾森嫻熟的數據操控,威朗公司為自己和股東帶來了實打實的好處。被稱為“華爾街之狼”的潘興廣場資本管理公司掌門人比爾·阿克曼(新冠疫情暴發中,美股多次熔斷,阿克曼卻以2700萬美元贏得26億美元,收益率近百倍),賺得盆滿缽溢。

公司每年都要提高并購交易的數量,以給其膨脹的收入帶來更大的增長。為支撐并購,威朗借貸了巨額資金。公司會用一系列誤導人的非公認會計準則指標,讓投資者相信皮爾森的戰略進行得很好。

2010年,在幾次并購提案被拒絕后,威朗和加拿大的拜維爾公司達成合并協議。拜維爾是一家有“道德污點”的公司,曾在2008年3月,因為隱瞞虧損、虛增利潤被證券交易委員會起訴。但一心想著增長,想著抬升股價的威朗公司并不在意這些。

華爾街果真對將要合并的消息歡呼雀躍,股價也因此上漲,并在合并結束后的幾個月內持續上漲。

為了獲得獵物,威朗漸漸不擇手段。2011年,威朗對美國生物制藥公司塞法隆發起收購,當對方回復答復說:不感興趣時,威朗則威脅說要加入塞法隆的董事會,并提名自己的董事會成員。雖然最終收購未果,但威朗的敵意收購越來越多。

為了維持增長的“繁榮景象”,很多操縱數據的手段,在并購之前就開始了。美地奇公司通過延遲確認等方法,在并購前將收入增長“放慢”,為以后威朗的收入增長做貢獻。

2013年初,美地奇公司并購案結束若干月之后,皮爾森準備干一票更大的。

他想要收購博士倫公司。2007年,因為產品質量問題導致面臨巨額罰款、財務狀況每況愈下的博士倫,被華平投資杠桿收購,此后還爆出了非常嚴重的會計丑聞。威朗并不介意,還開出了87億美元的高價,華平投資拿著這筆意外之財開心轉讓了。

雖然博士倫的業務增長乏力、盈利狀況很差,現金流量由2012年的0.788億美元下降至2013年的-1.145億美元,還有42億美元巨額負債,但皮爾森還是通過這個“魯莽”的收購,讓威朗保持著勝利的姿態,并且股價節節攀升。

2015年,威朗完成了對塞利克斯制藥公司的收購。這家因為會計舞弊問題CEO、CFO都辭職的公司,卻正合威朗的胃口,并為此支付了110億美元的高價。與此前的并購一樣,威朗的股價又一次上漲。

2015年8月5日,威朗股價達到歷史新高263美元,公司總市值達到了900億美元的巔峰。

每一次并購,它的公認會計準則下的凈損失就會進一步惡化,但是管理層強調的非公認會計準則下的“現金利潤”卻在不斷增大。

3 氣球吹爆了

作為納斯達克的第一大板塊,生物科技一直是“牛股”集中營。

從2008年至2015年的六年間,威朗制藥共發起100多次并購,將幾十家公司收入囊中,其市值從21億美元漲到了900億美元。

增長的原因是罕見藥物銷售的增長。

但事實是,病人沒有增加,威朗只是讓這些患者傾家蕩產而已。

原本順風順水的威朗,卻在美國大選之時,迎來了命運拐點。

2015年4月12日,希拉里正式宣布參選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為了獲得政治支持,她將刀口對準了逐漸高企的藥價,“藥價飆升”成為敏感政治議題。希拉里稱,要阻止這種掠奪性價格。

這時,空頭們同步行動了,給媒體和華爾街基金發去他們的做空報告。

香櫞推了威朗一把。

威朗制藥被人揭露兩款心臟病藥Isuprel和Nitropress在原研發公司被收購后分別漲價525%和212%。甚至日常用的抗生素藥Doxycycline也從2013年10月的每瓶20美元漲到2014年4月的每瓶1849美元。

威朗制藥及其他制藥公司利用一個專業郵寄藥房網絡Philidor,維持其高價藥品的銷售,并阻止病人和保險公司改用價格較低的仿制藥。

在接下來的3個月,威朗制藥公司成為眾矢之的,批評之聲四面八方而來。公司的股價開始自由落體。

著名財經網站The Street評選“2015年度最差生物制藥公司CEO”,皮爾森以最高票(52%)當選,并于次年3月被公司解雇。

從2016年一直到2017年年初,威朗的崩潰一直加速進行,股價跌至每股9美元以下。

威朗制藥公司高管皮爾森等人在聽證會上接受調查

2017年4月,威朗制藥公司的前高管都受到舞弊犯罪調查。當皮爾森在國會接受質詢被問道:“去年公司排名前30的藥品中,平均價格上漲了78%,在你并購以后沒有漲價的?說出一種就行”。

皮爾森的回復,讓人倒吸一口涼氣,他說:“美國沒有”。

威朗答應國會降價,但沒有照做。因為降低了藥品價格,就沒辦法支付大肆收購欠下的巨額債務。

2017年春,威朗的股價跌去了97%,他的支持者——比爾·艾克曼損失了40億美元。香櫞(Citron)的法米·夸迪爾因為做空大賺,但她沒有收手,她“在等這家公司跌至0”。

2018年,威朗制藥更名為博士康,“幸運”的是,它從醫藥轉向健康,并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熱瑪吉。

在2013年、2014年先后收購了博士倫和索爾塔后,威朗萌發了借助博士倫的渠道,將索爾塔的熱瑪吉技術在亞太推廣的想法,“進入他們的醫美市場”。如今熱瑪吉確實是威朗制藥虧損的業務線中,僅剩的幾個仍在盈利的項目之一。

也許令人很難以置信,動輒幾萬元的熱瑪吉,嚴格意義上講,并沒有經過雙盲隨機對照試驗驗證,但在資本一輪又一輪的推動下,在東方被捧上“抗衰神壇”,讓明星和路人們趨之若鶩。

盡管劣跡斑斑,但威朗卻沒有停止公益捐款這些“表面工作”。一邊偽善地捐錢,一邊毫不留情地砍掉員工,操弄股價挖空股民的腰包,抬升藥價提高患者的“買命錢”。

越過社會道德邊界的“嗜血者”,終將因為對社會價值的不屑一顧而臭名昭著。

但總會有新的公司再次卷土重來,再次引起資本的追捧……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辽县| 玛多县| 高雄县| 方正县| 乌兰察布市| 玉树县| 木兰县| 伽师县| 米易县| 古田县| 周口市| 长岛县| 花垣县| 梧州市| 改则县| 宜兰市| 张北县| 通海县| 四会市| 红原县| 三亚市| 凤山县| 揭阳市| 鹤峰县| 河南省| 平阳县| 昌黎县| 渭源县| 丹寨县| 渑池县| 长子县| 庆阳市| 彰武县| 呼图壁县| 绵竹市| 突泉县| 旅游| 阿坝县| 城市| 宁波市| 玛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