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隨著9月底市場開啟大反攻行情,公募基金的凈值紛紛回血。截至10月25日,公募基金三季報披露完畢。
截至三季度末,管理規模在200億元以上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增加至25位,相比二季度末的18位增加了7位。
具體來看,張坤仍以690.82億元的規模獨占鰲頭,二季度末他的在管規模為616.81億元。三季度增加了74.01億元,主要是基金凈值增加所導致的,張坤管理的基金在三季度均出現了凈贖回。易方達藍籌精選、易方達優質精選、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易方達亞洲精選三季度的凈贖回份額分別為5.7億份、0.5億份、2.09億份、1.25億份。
張坤表示,三季度對持倉結構進行了調整,優化了科技和消費等行業的結構。個股方面,仍然持有商業模式出色、行業格局清晰、競爭力強的優質公司。以規模最大的易方達藍籌精選為例,三季度阿里巴巴-W(09988.HK)、百勝中國(09987.HK)新晉成為前十大重倉股。
專注在消費、科技板塊的劉彥春,三季度在管規模也增加到494.23億元,相比二季度增加了40.69億元。由于9月末的行情上漲,劉彥春代表作景順長城鼎益混合三季度回報率為8.86%,另一只新興成長三季度回報率也達到了11.5%。但同樣仍面臨著投資者“回本就賣”的困境。以景順長城新興成長為例,該基金A份額三季度凈贖回為4.87億份。
受醫藥生物行業基本面的改善,葛蘭的代表作中歐醫療健康三季度回報率為18.53%,超過了申萬醫藥生物指數的17.6%,更超過了滬深300指數16.1%的漲幅。葛蘭表示,三季度在創新藥械及其產業鏈、OTC、消費醫療等領域進行了重點配置。中歐醫療健康三季度凈贖回份額為8.04億份。

大成基金劉旭三季度管理的規模大增43.25億元,達到了216.29億元。代表作大成高新技術產業三季度凈申購份額為5.47億份,A/C份額規模合計146.3億元。9月19日,該基金宣布將單日單賬戶的申購額度控制在100萬元以內。
25位基金經理中,僅鮑無可的在管規模相比二季度縮水了15.62億元,但仍位居第15位。這主要是基金凈值增長較慢、贖回份額較多的原因。以代表作景順長城能源基建為例,三季度凈贖回份額3.56億份,凈值增長率僅為5.46%。
劉旭、歸凱、劉慧影、張萍、傅鵬博、朱璘、董理等7位基金經理的在管規模也升至200億元以上。
除了傳統的消費和醫藥外,一些主動權益基金經理抓住了科技板塊的回彈,基金凈值有了較大的漲幅。以劉慧影管理的諾安成長為例,三季度回報率為13.04%,三季度末基金規模達到了177.75億元。不過,該基金凈贖回份額為2.03億份。劉慧影表示,將繼續堅定看好芯片國產化方向,之前強調的中國芯片長期向上的未來行業趨勢已經逐漸開始體現在股價中。未來,國內芯片國產化板塊或將迎來加速擴產帶來的業績持續高增長。
隨著近兩年管理規模的縮水,再加上基金的降費趨勢,基金經理所管產品的管理費會顯著下降。“管理費的降低意味著基金公司可用于獎勵基金經理的資金池縮小,讓基金經理的薪水受到較多影響。”某公募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目前行業并不鼓勵過度關注短期投資業績,業績考核周期往往是三年至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