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張曉迪
初代“味精大王”梅花生物(600873,SH)艱難轉型,業績持續低迷。日前,梅花生物發布發布2024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2024年前三季度,梅花生物實現營業總收入186.81億元,同比下降8.99%,歸屬凈利潤19.95億元,同比下降7.65%,扣非凈利潤17.69億元,同比下降15.7%。
對于營收下滑的原因,梅花生物稱,主要原因為公司子公司蘇氨酸、黃原膠、飼料級纈氨酸等產品產能釋放帶來銷量增長,但主要產品味精、黃原膠及淀粉副產品市場銷售價格下降,從而導致主營業務收入減少。
對于歸屬凈利潤的下滑,梅花生物稱主要系公司毛利減少6.74%,而毛利減少主要是因為前三季度主要產品味精、黃原膠及淀粉副產品銷售價格下降大于原材料價格下降幅度。
梅花生物系初代味精大王,曾以“梅花味精”而聞名。受味精致癌謠言影響,梅花生物縮減味精業務規模,并向合成生物技術領域轉型。
目前,梅花生物已形成動物營養氨基酸、鮮味劑、醫藥氨基酸、大原料副產品等全方位業務布局。其賴氨酸、味精、蘇氨酸、黃原膠、呈味核苷酸二鈉、醫藥氨基酸等產品規模居全球前列。
據梅花生物介紹,賴氨酸和蘇氨酸產品,是蛋白質的基礎單元,也是動物生長必需的氨基酸。
2023年,梅花生物動物營養氨基酸營收已超過公司營收的一半,占比為52.37%。不過梅花生物的轉型不可謂不艱辛。
盡管其動物營養氨基酸業務不斷擴產,但其營收已連續出現了下滑。此次三季度業績下滑,已創下其業績五連降。據公開財報顯示,2023年中報、三季報、年報以及2024年一季報、中報,梅花生物當期營收分別為135.9億元、205.3億元、277.6億元、64.87億元、126.43億元,分別同比下滑4.44%、1.42%、0.63%、6.67%、6.96%。
而味精產品價格下滑,是梅花生物的老難題。據Mysteel數據,2024年下半年開始味精價格屬于低位下滑的狀態,9月份延續了價格下滑趨勢,傳統旺季也沒有給味精帶來明顯紅利。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對界面新聞表示,梅花生物的味精業務在國內處于行業領先地位,但味精屬于高度成熟行業,因此預計上述業務在未來或不會有太大的增長空間;而氨基酸產品的應用領域之一在于牲畜飼料方向,禽畜養殖的規模受到市場價格的抑制,這是報告期內公司業績增速不太明顯的原因之一。
近年來,梅花生物優勢產品規模持續擴大。2023年6月新擴產的黃原膠項目、9月份擴產的蘇氨酸項目、通遼纈氨酸技改項目等實現滿產滿銷,產品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而據梅花生物披露,其2024年新增項目,包括通遼味精擴產及技改項目、新疆異亮氨酸技改、黃原膠工藝提升項目等。
梅花生物表示,多品類布局并協同發展減少了單一產品周期波動對利潤的影響,助力公司實現了凈利潤同比增長。與此同時,梅花生物在成本持續得到控制,2024年前三季度,梅花生物成本總額166.49億元,同比下降7.87%。
在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看來,梅花生物產品價格下降、營收下滑,可能與市場需求變化、行業競爭加劇以及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因素有關。